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讀書與傳媒》與《圖書館學情報學》的比較

2013-04-11 19:29:47陳業(yè)奎
河南圖書館學刊 2013年5期
關鍵詞:圖書館學文摘人文

張 瑜,陳業(yè)奎

(1.信陽師范學院傳媒學院,河南 信陽 464000;2.信陽師范學院文獻研究所,河南 信陽 464000)

《新華文摘》與《圖書館學情報學》都是轉載、選錄或摘編高質量、有重要參考價值的學術論文的文摘期刊。兩者絕非平庸思想地來回搬運和信息模塊的復制拼接,必然加入了編輯團隊的追求、信念、理想,是整體期刊編撰思想的綻放,是讓人敬重的精神瑰寶。前者是刊物《新華文摘》的重要專欄,后者是系列刊物《人大復印報刊資料》中的一種?!白x書”是兩者關注的“關鍵詞”。兩者皆以關注讀書問題研究學術成果為本命,但學術定位的標桿不同,形成了有趣味與有意義的差異。

1 相同的問題源

有的學者做過其他刊物與《新華文摘》的比較研究,如《讀者》與《新華文摘》的比較研究[1],也有學者單獨對《新華文摘》進行研究,比如對“《新華文摘》(1979年~2009年)全文轉載的圖書館學論文的統(tǒng)計與分析”[2],但沒有學者做一個專欄與另一種期刊的比較研究。為什么筆者拿一個刊物中的專欄與另一種刊物來做比較?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提問,也是一個嚴肅的學術問題,更是一個有實踐意義的問題。

“有共同的問題源”是兩者可做比較的根本原因:①讀書問題研究貫穿于人類文明史,是人類學術研究永恒的主題。人生無法回避讀書活動,比如如何寫好讀后感和日記是我們的入門課。讀書問題的研究“進入門檻”較低,其參與度較大,人人皆有感知?!皶奔仁菆D書館人又是傳媒人的“衣食”。兩者不可能回避讀書問題的研究?!皶菆D書館學永遠的DNA。圖書館學刊物思想的主角與場景永遠是讀書?!保?]傳媒行業(yè)也非常關注人類讀書活動,如備受知識分子關注的CCTV欄目《讀書時間》、《讀書》等就是如此。②讀書問題研究具有可持續(xù)性、動態(tài)性、豐富性,是人類永遠要探索下去的“慢問題”,如名著產(chǎn)生的學理問題、基本閱讀書目問題、讀后感、書史研究等。它們沒有標準答案與定論,人類可以找到更美、更有詩情畫意、更有道德情操的人文答案。這些人類重要的精神財富是機器思維成果無法取代的。③讀書問題是古典問題、現(xiàn)實問題,又是后現(xiàn)代問題。眾所周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30多年來,我們的經(jīng)濟社會快速發(fā)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但矛盾和問題也不少。時代在發(fā)展,新的讀書問題層出不窮,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困惑、苦思、求索,已是習以為常的事。有些問題絕非純粹書齋式的問題,而是有現(xiàn)實針對性與理論生機的問題,舉例如下:如何看待SCI問題、“SCI核心期刊”政策推進,還是阻礙了中國科學的發(fā)展等問題;如何看待讀書活動出現(xiàn)的后現(xiàn)代問題,如郭英劍在文章《<虎媽戰(zhàn)歌>:中西教育的正面沖突》所提到的問題;網(wǎng)絡閱讀存在諸如淺閱讀、碎片化閱讀、功利性閱讀、文化不確定性等新情況、新問題,需要研究與探討等問題。這些問題既為前者關注也為后者關注;諾獎作品的出版與閱讀熱等新問題。

2 不同的發(fā)展路徑

兩者在人類文化發(fā)展史中留下不同的痕跡,同樣的問題源,但有不同的境遇、命運和經(jīng)歷,有不同的內(nèi)在資源建設,不同的實踐意義。

問題源是客觀的,但問題意識是主觀的。兩者的編撰思想具有主觀性。這是兩者有區(qū)別的主觀原因。面對同樣的問題,有人有研究的強烈沖動,有人成為疲弱無力的失語者。正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是閱讀狀況調(diào)查研究就有不同的調(diào)查方法與結論。兩者圍繞讀書問題研究而表現(xiàn)的旨趣、觀點、思想、路徑不同,兩者轉載或轉摘的文章很不相同,這樣就形成了許多有趣的,有意義的差異。差異是兩者同時存在的意義。正因如此,持諸如“希望《文摘》聘請一些圖書館學界的權威來選擇與審定應該摘引哪些圖書館學論文”[4]此類觀點就沒有學理支持了。

兩者的比較有理論意義。兩者在理論資源內(nèi)在建設等方面發(fā)展的狀況不同,從而表現(xiàn)在方法論的突破、研究對象的確立、學科范圍的劃定、書寫內(nèi)容的取舍、脈絡系統(tǒng)、觀念框架、問題意識、價值取向、話語系統(tǒng)、書寫規(guī)范等幾個方面不同。兩者一起豐富、發(fā)展與傳播了讀書問題研究的理論成果。兩者可以相互借鑒。正如波普爾所說的那樣,“知識的增長完全依賴于見解不一?!边@是比較兩者的積極意義。

兩者的比較有實踐意義。正所謂的,理論是灰色的,實踐是常青樹。兩者對當代讀書活動的實踐批判性與實踐指導意義不同。讀書問題研究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發(fā)表文章,重要的是為了改造讀書活動的現(xiàn)狀,指出人類讀書活動的正確方向。尤其網(wǎng)絡時代,人類讀書活動的研究需要各種理論指導。我們既需要像《中國圖書館學報》中讀書問題的研究文章,又需要《中華讀書報》中的讀書問題研究文章。這是比較兩者的最重要目的。后者對圖書館事業(yè)的業(yè)務工作有重要指導意義。比如,作為一名圖書采購人員我們可以經(jīng)??纯辞罢咧械暮梦恼?,作為一名理論研究者可以經(jīng)??纯春笳咧械暮梦恼隆?/p>

3 精神格調(diào)不同

前者是大眾的,后者是精英的;前者重實際,后者重引進。讀懂前者并不難,文中談的問題大多為人文知識分子切身體會,讀后,清新樸實文風撲面而來。一些高深的理論并非言之無物,并非空洞乏味,也不味同嚼蠟,比如《傳世之書的十大特點》(《新華文摘》全文轉載2011年18期)具有很強的學術性,但樸實無華。學術性極強的文章《譯者的本分》,藝術性極強的話語“譯事同樣通于造化,而造化萬千,通者活,不通者死”(《新華文摘》全文轉摘2003年12期),讀者讀后定有收獲。前者的精神格調(diào)與《新華文摘》一致,目的是弘揚人文精神,著重提升人們讀書的審美情趣、道德情懷與精神理想等思想境界。比如,我們閱讀何明顯《天下誰人不識君——毛澤東著作的海外傳播》(《新華文摘》全文轉摘2011年18期)后,既可普及知識又得到精神享受。同樣的讀書問題,前者多用感悟與思想的關懷來表達,文章多為優(yōu)美的散文,后者多用統(tǒng)計、理論來表達,多為學術論文形式。比如同樣是書評,前者多談讀后的思想喜悅、悲情,后者多談該書如何發(fā)展理論與如何在學術界產(chǎn)生影響。

前者是人文的,后者是科學的。前者重思想,后者重技術。人類讀書活動既是科學事業(yè)又是人文事業(yè)。但每種期刊都有側重點。就讀書問題研究而言,前者走的是大眾化發(fā)展之路?!拔覀?nèi)康淖饑涝谟谒枷搿保?],這句話用來概括它的貢獻很恰當。從選題重點可以看出,前者有“讀書方法與感悟研究”、“閱讀狀況的實證與調(diào)查”、“解讀書史”、“名著與經(jīng)典的編撰過程及其流變史”、“名著與經(jīng)典的學理研究”、“名著與經(jīng)典的傳播研究”、“圖書、報紙與期刊發(fā)展研究”、“編撰技術與對策研究資料”、“圖書館概論”、“圖書館技術”[6]。它的主旨在于發(fā)展文化事業(yè),表現(xiàn)出從容與淡定的學術風格,起著“潤物細無聲”、“潛移默化”的學術作用。學界以科學化為榮的今天,它仍然堅持轉摘讀書感悟、書史研究、古籍整理、目錄學、經(jīng)典問題研究、書史類文章。這些是人文社會科學工作者的必修課,也是一生關心的平凡的問題。人文社會科學者都充分認識到這些問題研究的重要性。這些問題的感應、頓悟是培養(yǎng)問題意識的重要途徑。亞里士多德的“驚訝”,馬克斯韋伯的名言“熱情是‘靈魂’這一關鍵因素的前提”的“熱情”,海德格爾對技術本質的“追問”,庫恩的“猜想”等,實質上就是哲人強烈的問題意識。這些人類最重要的問題意識離不開經(jīng)典的閱讀。后者走的是精英化發(fā)展道路,主旨在發(fā)展圖書館學學科建設。其中論文是非要引經(jīng)據(jù)典不可的,有些甚至全靠各路引文支撐著,從中可以見學問。比如,全文充斥著數(shù)字圖書館、引文分析、數(shù)字挖掘、云計算、web2.0等專業(yè)概念。再比如,2012年11期的專欄《科技情報工作》、《文獻計量學》、《圖書館建設與發(fā)展》、《公共圖書館》、《信息網(wǎng)路》、《數(shù)字化》、《信息資源管理》,兩者的差異實質上是人文與科學的差異。

前者重內(nèi)容,后者重形式。前者的讀者群是文化人,后者的讀者群是圖書館學情報學專業(yè)人士。文化人歷來具有“桀驁不馴”的天性,對形式要求不強,看重文章內(nèi)容的深刻性與豐富性。

4 學理產(chǎn)生機制不同

兩者學理產(chǎn)生的機制不同,兩者的研究立場不同,其一,領域研究立場,其二,學科研究立場。

前者兼收并取,綜合性,是研究讀書問題的“思想庫”、“信息庫”、“小百科全書”。筆者的切身體會,通過30多年的閱讀,學到了許多諸如版本、SCI、善本、題錄、數(shù)字版權、基礎閱讀書目等圖書館學專業(yè)知識,也了解了諸如“經(jīng)典的重版與名著的重譯”、“《水滸傳》的三個版本”、“暢銷小說”、“毛澤東著作的海外傳播情況”、“傳世之書的十大特點”等問題。讀者不僅能在專欄中找到所需要的專業(yè)信息,還能從總體上把握社會整個人文社會科學的學術動態(tài)和發(fā)展方向。后者強調(diào)專業(yè)性,表現(xiàn)出相對獨立性。前者有強烈的領域研究立場,具有強烈的學派意識,只要是讀書問題研究皆可選取。學派意識主要是一種個體意識,它強調(diào)通過研究者個體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影響、改造、構筑學科群體或整體。[7]正因如此,雙方的取材不同。前者集全國人文社會科學之力,它還在不斷地汲取全球人文社會科學的精華。《新華文摘》編輯部每月訂閱大約1500種報紙雜志,此外還有一些編輯部郵寄贈送的近500種報紙雜志。它沒有學科立場的限制,有相對自由。它可以從大量的優(yōu)秀的人文報紙雜志選取文章,比如從《光明日報》、《中華讀書報》、《學習時報》、《秘書工作》、《中國社會科學報》、《法制日報》、《讀書》等報紙雜志中選取。也正因為《山東圖書館學刊》有讀書問題研究的專欄《東方閱讀書院》,它受到《讀書與傳媒》的青睞,如陳亮先生發(fā)表在《山東圖書館學刊》2011.4期上的文章《“瀏覽式閱讀法”與“精讀式的閱讀法”》被《讀書與傳媒》全文轉摘(《新華文摘》2011年第23期)。后者主要從圖書館學、情報學專業(yè)刊物中選材。

后者有強烈的學科意識。正因如此,它的文章主要轉載于圖書館學情報學期刊。在學科日益細化、項目中心主義的學術環(huán)境的今天,后者不可避免有強烈的知識規(guī)劃的訴求。學科意識主要是一種群體或整體意識,它傾向于研究者個體遵從學科群體規(guī)范,學科整體引導、支配著研究者個體。學科研究立場者的一般模式為,學科問題提出、文獻綜述、做出假設、數(shù)據(jù)來源與處理、模型與方法、計量、發(fā)現(xiàn)和結論、政策含義,這八個部分一個都不能少(因此有人稱之為“新八股”)。不可否認,學術研究遵循某種范式有助于構建共同的學術平臺和統(tǒng)一的話語體系,便于研究者在同一個“屋檐”下探討問題,比如圖書館學人可以就一個問題進行探討。學科意識的立足點是建設基本的、公共的學科知識體系,具有穩(wěn)定性和保守性。前者所關注的問題難免跌宕起伏,沒有連續(xù)性,有時的確難以把握,而后者變現(xiàn)出連續(xù)性和集中性,比如數(shù)字圖書館研究、數(shù)字版權、分類法等。

5 社會評價不同

毫無疑問,兩者都有學術評價及文獻檢索功能,學術交流的功能,給人不同的精神享受。

前者的學術影響力遠強于后者。它的政治責任感、文風、立意等編撰思想看似無形,卻對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學術環(huán)境起著“潤物細無聲”的作用。其可讀性、完整性、學術性在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發(fā)展過程中的地位與作用是巨大的。它激勵錢學森、錢三強等社會精英與普通人的故事很多,人文社會科學界對它的肯定與獎勵的故事很多。學術界對被前者全文轉摘文章的作者給予的物質獎勵與精神激勵,遠大于被后者全文轉載文章作者所獲得的獎勵。自改革開放以來,學術界與期刊界皆以文章被《新華文摘》全文轉摘為榮。專欄的社會反響也是巨大的,后者主要是圖書館學情報學專業(yè)內(nèi)部的反響,對推動學科化建設起著一定的作用。

通過比較,我們需要明白這樣一個道理,人們疏遠的往往是那些無助于認識和解決問題的讀書問題研究的“理論”,也就是無用的、無幫助的“理論”,而不在意是轉摘在前者上還是轉載在后者上。言之有物,言之在理,啟迪人,引導人,幫助人們認識和解決問題的讀書問題研究理論成果,不僅不會受到冷淡和疏遠,相反受到追捧和崇尚。所謂的范式、技術、方法、工具都是“仆人”,都是為了讀書問題研究的需要,不能反客為主。前者與后者將長期存在,并一起為我國讀書事業(yè)做出貢獻。

[1] 許麗.文摘期刊的兩個杰出代表[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01(9).

[2][4]王萃.對《新聞文摘》(1979年-2009年)全文轉載的圖書館學論文的統(tǒng)計與分析[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1(5).

[3] 陳業(yè)奎.書:圖書館學永遠的DNA[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2(2).

[5] (法)帊斯卡爾.思想錄[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

[6] 張瑜.2011年度《新華文摘》對圖書館事業(yè)的關注點及啟示[J].新世紀圖書館,2012(3).

[7] 陳業(yè)奎.學科研究立場與領域研究立場[J].新世紀圖書館,2009(4).

猜你喜歡
圖書館學文摘人文
2023 年寧夏圖書館學會年會順利召開
人文
北京紀事(2024年1期)2024-01-03 03:16:55
IAPA文摘
人文紹興
中國三峽(2017年3期)2017-06-09 08:14:59
文摘
寶藏(2017年2期)2017-03-20 13:16:46
人文社科
全國新書目(2016年5期)2016-06-08 08:54:10
讓人文光輝照耀未來
中國圖書館學之當下:反思與瞻望
圖書館論壇(2014年9期)2014-03-11 18:48:08
廣西圖書館學會2013年年會暨第31次科學討論會在貴港舉行
圖書館界(2013年6期)2013-03-11 18:50:45
廣西圖書館學會2012年年會暨第30次科學討論會在南寧舉行
圖書館界(2013年1期)2013-03-11 18:50:04
论坛| 墨脱县| 桐乡市| 巢湖市| 南皮县| 昌都县| 孟州市| 龙里县| 营口市| 梅州市| 黄大仙区| 浮梁县| 洪江市| 乡城县| 宕昌县| 扎兰屯市| 临海市| 驻马店市| 晋宁县| 建始县| 福建省| 南涧| 蓬安县| 邹平县| 乐至县| 南安市| 鸡泽县| 灵山县| 庆元县| 白沙| 长岛县| 探索| 铅山县| 理塘县| 河北区| 诸城市| 江门市| 疏勒县| 卢龙县| 乌兰察布市| 舞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