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是學校的組成單元,和諧校園要以和諧班級為基石。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學校好比一種精致的樂器,它奏出一種人的和諧的旋律,使之影響到每一個學生的心靈,但要奏出和諧的旋律,必須把樂器的音調(diào)準,而這樂器是靠教師、教育者的人格來調(diào)音的?!卑嘀魅问前嗉壍撵`魂和核心,應(yīng)理所當然地擔當起這個調(diào)音師的職責,讓班級奏出和諧的旋律。
班主任要打造形象,先讓學生欣賞自己
以良好的品行修養(yǎng)贏得學生之“信”。首先要心中裝有大愛。愛國是一個教師所有人格魅力的精神基石,班主任只有具有強烈愛國之心,才會在日常教育中,將這種“正能量”在潛意識中“滲”給學生。其次要懷有仁愛之心。有關(guān)調(diào)查表明:喜歡知識淵博型教師的學生占31%,而喜歡師愛型教師的學生占53%??梢?,學生更期望自己的老師溫和可親,具有愛心。一個具有愛心的教師比一個知識淵博的教師更具魅力,學生們愿意接近這樣的教師,向他袒露內(nèi)心世界,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也會自覺與老師合作。而且,師愛要“博”,不僅要給優(yōu)秀學生以錦上添花,也要給“邊際學生”以雪中送炭。再次要淡泊名利。教師要學會在清苦中去尋找并享受教育特有的詩意、情調(diào)和樂趣,以“無求”的心態(tài)和正氣感染和熏陶學生。
以溫文爾雅的形象贏得學生之“尊”。教育家徐特立先生說過,教師是有兩種人格的,一種是經(jīng)師,一種是人師。首先,班主任要有“儒雅之氣”,學識廣博且不滿足于腹中經(jīng)綸,在不斷學習中充實和拓展自己,以指引學生前行,為他們開啟心窗,讓他們見到不曾見到的繽紛世界,以“才”贏得學生的信服。儀表服飾要端正莊重、穿著得體整潔大方,并有時代感,向?qū)W生傳遞自己的權(quán)威、可信度和被喜愛度。其次,班主任要有“溫文之態(tài)”。莊子說:“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強親者雖笑不和……真親未笑而和?!弊鳛椤叭藥煛保瑴睾偷慕逃龖B(tài)度能營造親和力,是博得學生認同的前提。再者,班主任還需多一份時尚動感、民主平等、靈活開放的真性情。溫文爾雅的氣質(zhì)能贏得學生的尊敬與愛戴,這是一種優(yōu)秀教師身上所洋溢出的無言的高尚氣質(zhì),這需要教師在長期的教育過程中不斷修煉才能擁有。
以言傳身教贏得學生之“服”。“身教最為貴,知行不可分?!钡滦圆皇怯辛瞬抛觯墙?jīng)常做了才有。以身示教是最具有說服力,也是最具人格魅力的。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處在學生的觀察之中,班主任的言談舉止,情緒情感,待人接物,都會自覺不自覺地影響學生。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細小動作行為,都會印在學生頭腦中,匯合成學生心目中的形象,與學生對其師德期望一致甚至更好時,會讓學生因敬佩他的人格而對其教育有信任感。教師自身的形象魅力贏得了學生的信服,就能逐漸引導學生會學習、會做人、會生活。
以高超的育德能力贏得學生之“敬”。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班主任的形象魅力還應(yīng)有合乎時代要求的更加豐富和新穎的內(nèi)涵。班主任如事事親歷親為,在學生心目中充其量是一個“好人”,而能引領(lǐng)學生做一個有社會責任感和時代使命感的“賢能之才”,則能為學生所敬重。班主任要善于挖掘自身在教師隊伍中的相對優(yōu)勢,創(chuàng)造出與他人的差異點,作為自身發(fā)展的定位;要善于整合優(yōu)勢資源,并積極傳播,爭取形成聚焦效應(yīng),差異化地“外樹形象”,使自己的優(yōu)勢更加出色出眾,在自身育德能力的提升中,成為學生心目中“有一手”的“能人”,形成獨特的心理占位,樹立獨具魅力的教師形象,贏得學生的敬重。俗話說:“一招鮮,吃遍天?!卑嘀魅尾槐刈非笕?,但必須要有自己突出的“專項、強項”。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有“分量”,并彰顯自身的價值。
班主任要善于發(fā)現(xiàn)亮點,欣賞學生
從內(nèi)心深處肯定學生。一位教育專家說過:“如果孩子生活在贊賞中,他便學會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評中,他便學會譴責;如果孩子生活在敵視中,他便學會好斗;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懼中,他便學會憂心忡忡;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便學會相信自己周圍的人;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歡迎的環(huán)境中,他便學會鐘愛別人;如果孩子生活在互相幫助中,他便學會關(guān)心他人;如果孩子生活在親情、友誼中,他便會覺得他生活在一個美好的世界?!比藷o完人,人無全才。有的學生這方面很突出,有的學生別的方面很優(yōu)秀。有句話說得好:“毛病越挑越多,人越夸越美?!苯處熡眯蕾p的眼光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用贊美的詞匯和語言宣揚他們的點滴進步,甚至有時可用夸張的語句來激勵他們的斗志。在我們的內(nèi)心深處,對學生首先要有這樣的定位:我的學生都是優(yōu)秀的,只是他們的優(yōu)秀表現(xiàn)在不同的方面。
練就“慧眼”發(fā)現(xiàn)學生的亮點。學生之間的差異很大,表現(xiàn)在品行習慣、學業(yè)成績、個性脾氣、為人處世等多個方面。要看清學生、尋找學生的亮點,班主任需要有一雙“慧眼”,而慧眼的練就,是班主任長期工作實踐經(jīng)驗的積淀。要詳細了解學生的家庭與社會背景,加強與家長的聯(lián)系與溝通,深入學生中間,留心觀察,細心思考……很多時候,學生的亮點往往從一些小事中反映出來,而小事往往容易被人忽視。因此班主任必須做一個有心人,善于發(fā)現(xiàn)贊美的題材,發(fā)掘潛藏于小事背后的要義。
欣賞要“懂行”,贊美要有藝術(shù)。贊美是一門學問,其中奧妙無窮,欣賞要“懂行”,“懂行”的實質(zhì)是欣賞學生什么,欣賞他哪些方面,要能抓住贊美的事或物的實質(zhì),不說外行話,讓別人聽起來在行、老練?,F(xiàn)在不少學校的課堂里,有一種并不科學的現(xiàn)象,就是見了什么都說好,見了誰都說高,這就犯了外行的錯誤;也有的班主任了解情況不夠清楚,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語言上不到位,說不到點子上,不能切中要害,缺乏力度。解決的方法就是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識,否則空懷一顆善良的心,卻找不到贊美的話題。欣賞學生、贊美學生還要有度,并把贊美和批評巧妙地相結(jié)合,而不是一味地贊美。一味地贊美并不符合教育的原則,會讓學生輕飄飄,變得自以為是。贊美和批評的目的,是由此去引導學生:你什么什么好,是因為你怎樣怎樣努力的結(jié)果,似乎你在哪些方面還不怎么樣,假如你……那么你就會……讓我們時時事事把贊美的眼光投向?qū)W生,讓我們在學生身上發(fā)現(xiàn)更多的閃光點,讓學生成長得更健康、快樂!
用智慧和本領(lǐng)引導學生相互欣賞
法國大文豪巴爾扎克說過,嫉妒者的痛苦比任何人的痛苦更大,他自己的不幸和別人的幸福都使人痛苦萬分。欣賞別人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智慧,我們要在相互欣賞中積聚力量。因為學生之間的交往頻繁而密切,他們共處的時間遠超過與教師相處的時間,他們之間的相互了解比教師更全面更深入,他們之間的相互欣賞可以是全方位的,他們之間的相互欣賞能真正實現(xiàn)班集體的和諧。班主任要用自己的智慧和本領(lǐng)引導學生相互欣賞,從中收獲友誼和合作。
引導學生:人的交往,要從內(nèi)心認同并接受他人。學會喝彩、相互欣賞是人性的公正和善良。班主任要引導學生在相處交往過程中,把握一個基本原則,那就是“眼中有他人”。要能接受生活中有異于自己的別樣存在,習慣于聽到不同的聲音,懂得去接納別人。欣賞別人是一種真誠的贊美。只有“眼中有他人”,同學之間才會在認同的基礎(chǔ)上去接受對方,才會以欣賞的眼光和心理,心誠意悅地與對方、與周邊每一個真實的人真誠地相處交往。同時,努力地發(fā)現(xiàn)他人值得自己學習的長處,這不僅是對他人的一種鼓勵,也能促進自己的發(fā)展。多看到他人之優(yōu)和他人之長,并從內(nèi)心認同它,也會讓學生在比較中了解真實的自己,知自己之短,知自己之不足,從而在學習和生活中不斷地改變和完善自己。“眼中有他人”,就有“寬容”他人之度,并從中培養(yǎng)學生的大家風范。學生在校園學習和生活中難免會發(fā)生磕磕碰碰的事,無意間說錯話、辦錯事,相互寬容就能友善地達成諒解,這樣的班集體,必定是和諧相融的集體。
引導學生:人的交往,要尊重并欣賞人際間的差異。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區(qū)域的變革,教育的進一步開放,班級學生的組成將更加多樣,差異也將更加擴大。班主任要引導學生在內(nèi)心認同并接受他人的基礎(chǔ)上,尊重與他人間的差異,并學會欣賞這樣的差異。多元的才是美麗的,正因為學生之間的差異,才使得班集體變得五彩繽紛。筆者多年來一直從事內(nèi)地新疆高中班教育管理,班級學生由多個民族組成,與本地班級相比,學生在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異更大。我常常給這種班的學生講“三個離不開”:漢族離不開少數(shù)民族,少數(shù)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shù)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各民族在歷史長河中都創(chuàng)造出了優(yōu)秀燦爛的文化,彼此都應(yīng)當認同,并在認同的基礎(chǔ)上去接受,大家都應(yīng)當相互尊重,并努力學會欣賞。
英國著名思想家培根說過,欣賞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長年盛開的花朵;漠視者冰結(jié)心城,四??萁撸瑓采交氖?。學會欣賞是社會的需要,是學校的需要,更是班主任工作的需要。打造一個和諧的班集體,需要班主任花費很多心血,但也能從中收獲樂趣,收獲成功的精彩。(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高新區(qū)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