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感受過孤獨嗎?
當你擁有兩臺電視機,大的有聲音沒圖像,小的有圖像沒聲音,那么它們就是孤獨的;當瓢潑大雨洗刷著天空,你推開門,發(fā)現(xiàn)門外站著一只淋透了的公雞,那么這這只“落湯雞”也是孤獨的。
最喜歡陳奕迅的《孤獨患者》:“掉眼淚時用笑掩過,怕人看破,顧慮好多……”無論你此刻沉浸在孤獨之中無法自拔,又或者遠離孤獨微笑而過,生活都將一如往昔地絢爛和寂寞著,那不如打開一袋巧克力,因為孤獨也是相似的。
心是孤獨的獵手
故事源自于兩顆孤獨而又遙遠的心,一顆在澳大利亞墨爾本,一顆來自美國紐約。
生活在墨爾本的女孩兒瑪麗樣貌平凡,什么都不出眾,雪上加霜的是她的額頭上長了一道難看的褐色胎記,為此她要忍受著同學(xué)的冷嘲熱諷以及深深的自卑。沒有人愿意走進她的世界,而她的世界除了巧克力、煉乳和最喜歡看的動畫片《阿諾一家》,剩下的便僅是一只從屠宰場運貨客車上掉落的公雞,忠誠地陪伴著她。
生活在千里之外的紐約人馬克思愛好徒手在空中抓蒼蠅,這是為他心愛的金魚準備的魚食。他的另一個愛好是替換魚缸里要么觸電身亡、要么頭撞缸壁死去的金魚,并給它們起名為“亨利一世”、“亨利二世“,到如今已經(jīng)變成“亨利八世”。已經(jīng)四十三歲的馬克思至今仍舊孤身一人。被肥胖和自閉癥所困擾的他沒有一個朋友,唯獨腦海中虛構(gòu)出來的人物拉維歐利以及金魚亨利陪伴著他。
一次偶然的機會,被“自己是從啤酒杯中出生的”這個問題所深深困擾的瑪麗,決定寫信給一位陌生人,并隨信附贈了一根櫻桃巧克力棒,想問問對方是從哪里出生的。而這個陌生人的收信人恰巧就是馬克思。
自此兩顆同樣孤獨的心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距離,逐漸地靠攏,通過一封封真實感人的信箋互訴衷腸,相互取暖……
這就是改編自真實故事、由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導(dǎo)演亞當·艾略特執(zhí)導(dǎo)的黏土動畫片——《瑪麗和馬克思》。
他聞起來像干草和舊書,
點亮了她雨后泥潭般的眼睛
最為感人也是最使人難忘的定格在影片的最后一幕:
多年后,瑪麗終于鼓足勇氣去探望這位信箋交流長達二十年卻從未謀面的筆友。踏上那扇古舊的電梯,走上那條昏暗的長廊,瑪麗背上的嬰兒散發(fā)出一股新鮮飽滿的生命的味道。瑪麗敲了敲門,透過門縫,可以看到屋子里電視閃爍起伏的銀光。
“馬克思,馬克思!”瑪麗難以抑制心中的激動,喊出了她筆友的名字,然而沒有回應(yīng)。她擰了一下門扶手,門沒鎖,她走了進去,臉上仍舊一副天真喜悅的表情?!榜R克思,是我們呀!我們來了!”可是當她說完最后一句,敏感的瑪麗似乎已經(jīng)預(yù)感到了什么,她的臉凝重而失落,進而轉(zhuǎn)為無盡的悲傷和怕失去的恐懼——因為她看到了在沙發(fā)上,馬克思已經(jīng)安詳?shù)锚q如一只笨重的小天使,仰著頭一動不動地倚在那里,他的頭上還戴著瑪麗送給他的絨球,鮮艷紅潤,仿佛在跳動。
瑪麗沉默地坐在了沙發(fā)上,一只手哄著嬰孩兒,另一只手伸過去輕輕地攥住了馬克思冰涼僵硬的手。瑪麗環(huán)顧了一下屋子,驚喜地發(fā)現(xiàn)了一個玻璃瓶,上面寫著“送給瑪麗的眼淚”,鏡頭再往上拉,又發(fā)現(xiàn)鏡子中夾著瑪麗送給馬克思的自畫像,而再往上看,瑪麗禁不住驚嘆出來——因為整整一面墻,竟然完整地貼著瑪麗寫給馬克思的每一封信!
“他聞起來像干草和舊書,點亮了她雨后泥潭般的眼睛?!爆旣愊氲搅诉@句,兩行眼淚順著面頰滑落下來……
編輯/苗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