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再榮
(貴州省遵義公路管理局, 貴州 遵義 563000)
隨著我國交通運輸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公路工程項目的數量與規(guī)模持續(xù)增長。近年來我國公路車流量、荷載量逐漸增加,對公路工程施工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路基作為公路的基礎,其平穩(wěn)定性和耐久性對整個公路的服務性能和使用壽命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因此控制好路基質量,避免路基病害的發(fā)生是提升公路工程施工質量的重要途徑。
路基沉陷是公路工程路基施工的常見病害,引起路基沉陷的原因通常為以下兩種情況:
a)路基填筑材料選擇不當,填筑方法不合理,路基壓實度達不到設計要求,導致路基穩(wěn)定性、密實度不足,在荷載作用、水及溫度的影響下產生沉陷;
b)路基施工原地面為軟土路基,且實施路基填筑前并未對原地面進行壓實或換土處理,地基產生沉陷從而引發(fā)路基不規(guī)則下沉。
路基邊坡病害在山區(qū)公路工程中十分常見,其中邊坡塌方最為普遍。邊坡塌方的產生往往與施工地段的地質條件、邊坡防護形式的選擇等有關,常見的邊坡塌方類型包括碎落、崩塌和滑塌等。
路基翻漿指在冬季,潮濕地段路基中的水分在冰凍的過程中向上聚集,當氣溫回升時,冰凍融化、路基變軟,路基強度迅速降低,在行車荷載作用下,路面產生冒漿、車轍和鼓包的現(xiàn)象。
路基填料的選擇及壓實度對于公路路基的穩(wěn)定性和強度有著決定性的影響。控制好路基填土質量和控制路基壓實度是提升路基施工質量、避免路基病害發(fā)生的最為經濟有效的途徑。首先,在選擇路基填料時要對材料的最大粒徑、最小強度進行嚴格控制,如果路基填料達不到規(guī)范標準,可通過摻料、換填和用石灰對材料進行穩(wěn)定處理等手段來提升填料質量,進而有效控制路基壓實度。其次,在進行路基壓實施工時,可通過選用大噸位壓路機來提升壓實效果,而對于潮濕地段,則應通過摻加生石灰等手段改善填料性質,選用合適的吸水材料也是提升路基壓實度的有效途徑。
水的浸泡和侵蝕是損壞路基的重要原因,許多公路工程路基病害都是由于排水施工不當造成的。另外,公路工程的施工會對周邊水利設施等造成一定的影響,合理設計和實施公路排石系統(tǒng)是提升公路工程與周邊設施、環(huán)境協(xié)調性的必要舉措。公路工程排水施工應注意以下幾點:
a)地面排水 公路工程施工中常采用的地面排水措施包括邊溝、截水溝、急流槽和地表排水管道等,對于高等級公路,要對地表排水溝渠進行鋪砌加固,從而提升排水溝渠施工質量并確保路基穩(wěn)定性;
b)路面排水 為了及時排除路面范圍內的降水,避免對路基的損壞,路拱橫坡應大于等于2%;
c)地下排水 常用的地下排水措施包括盲溝、暗溝和滲井等,這些排水措施均為滲透式排水,適用于排水量較小的情況,而對于特殊路段,若排水量較大,應采用帶滲水管的滲溝進行排水。
按公路施工條件及設計類型選擇合適的路基防護形式對于提升路基穩(wěn)定性和避免路基病害的發(fā)生十分重要,路基防護施工要做好以下三個方面:
a)坡面防護 坡面防護的作用是避免地表水流沖刷、風化剝落等造成的路基病害。坡面防護也是使公路工程與周圍自然環(huán)境實現(xiàn)協(xié)調的有效途徑,公路施工中常采用種草防護,當邊坡較高時則采用砌石框格種草防護;
b)沖刷防護 防護沿河路基邊坡免受沖刷仍多采用直接防護,傳統(tǒng)的防護方式如砌石、拋石、鐵絲石籠和擋土墻等有所改進,用高強土工格柵代替鐵絲做石籠,用聚氨酯類土工織物混凝土護坡袋制作護面板,以此做成的邊坡對于土體的不均勻沉降有很好的適應性;
c)支擋防護 目前最常用的支擋防護形式仍是擋土墻,此外石砌的重力式擋土墻在石料取材較方便、地基穩(wěn)定性較好的工程中也較為常用,近年來,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擋土墻技術逐漸成熟,由于其受力科學、體積較小,已經逐漸在公路工程路基防護施工中得到推廣。
軟土路基的不均勻沉降嚴重干擾路基的穩(wěn)定性,軟土路基的處理一直是公路工程施工中不可避免的難題,隨著路基施工技術的不斷成熟,近年來對軟土路基的處理效果越來越理想,目前較為有效的軟土路基處理手段包括以下幾種。
2.4.1 灰土擠密樁。
當軟土層的含水量過大或者過小時,可采用灰土擠密樁的方式進行處理。對于含水量過大的軟土層,可向孔內填分石灰或干土,以吸收多余水分,當土層含水量過少時,則可先浸濕土層再進行加固。成孔順序應先外圈,后里圈并問隔進行。對已成孔,應防止受水浸濕,且應當天回填夯實;為避免夯打造成縮頸堵寒,應打一孔,填一孔;當樁孔較密,土質松軟,通暢采取間隔跳打夯實??滋盍锨皯群淮蚩椎?到4錘,根據試驗測定的密實度要求,隨填隨夯,對夯擊次數進行嚴格控制;應將回填材料攪拌均勻并嚴格控制好含水量,每個孔的填料用量應與計算用量基本符合;夯錘重應大于等于100kg,錘型以梨型或棗核型夯錘較為合適,應避免使用平頭夯錘,落距一般為大于2m;當地下水位較高時,應先降低水位再回填;對于出現(xiàn)松散和斷裂的夾層,應鏟出再重新填土直至符合設計要求。施工過程要嚴格按照工藝要求操作,灰土要按配合比稱量,攪拌要均勻,干濕要適度:每次下灰厚度、數量、夯擊次數要按試驗規(guī)定做到前后一致;
2.4.2 輕質路堤。
通過輕質材料來填筑路堤能夠降低對地基的承載力要求,目前已經投入使用的輕質材料主要是粉煤灰,實踐成效較為理想,能夠有效減輕路堤自重。另外,在利用粉煤灰填筑路堤時,還應將邊坡用1~2m的粘質土包覆,以起到穩(wěn)定邊坡的作用;
2.4.3 土工合成材料加固
對于淺層的軟土路基,可先在地表鋪上土工布,再進行路基填筑,通過土工布起到隔離、過濾、排水和加速固結的作用。軟土層厚度為3~5m,采用土工布與砂墊層聯(lián)合處治,排水砂墊層的厚度可由50cm減薄至30cm。另外也可以在路堤下面與地襲之間鋪設多層土工織物,通過土工織物的抗拉強度對地基的變形起到穩(wěn)定作用,并有效控制填土速率和加快材料固結。
總而言之,公路路基施工質量問題的出現(xiàn)往往與施工路段地質條件、施工材料、施工工藝和施工設計有關。要避免路基病害,提升公路工程施工質量,應從控制路基填筑質量、路基路面排水施工質量、路基防護工程質量以及軟土路基處理質量入手。
[1]郭明富.路基工程質量問題的成因及處置措施[J].交通世界, 2010, (15): 240-241.
[2]暢良臣.公路施工中的質量問題及其改進策略[J].交通世界, 2011, (4): 188-189.
[3]張峰輝.路基工程質量是解決公路常見病害的基礎[J].交通世界:建養(yǎng)機械,2011,(6):130-131.
[4]王國洪.淺談公路路基常見病害類型及防治措施[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0,(35):61.
[5]樸順梅,周秀民.小議公路工程質量病害及預防控制[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0,(3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