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洋
(河北省成套招標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莊 050051)
隨著近年來國內(nèi)交通建設投資的迅速增加,在該類項目招投標階段進行有效的成本控制已成為控制項目造價的當務之急。由于招投標階段需對所有投標人的報價、綜合單價以及施工方案等進行多方面的綜合評價,其最終目的是評選出報價低、施工組織合理、技術方法可靠的中標人,因而深入研究招投標階段造價控制方法對投資方和承建方均具有實際意義。
交通建設項目招投標制是國內(nèi)建筑市場逐步規(guī)范、完善的重要舉措,多年來其在施工造價控制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但現(xiàn)實中仍存在一系列不規(guī)范的做法,該類做法不僅不能有效控制造價并且還會在施工中引起爭議。不規(guī)范做法中的一項是由于施工緊迫或施工圖不完善,業(yè)主方以施工圖預算下浮系數(shù)作為標底,因此在評標過程中則以投標方下浮率作為評價指標。該種做法難以對工程造價實現(xiàn)有效控制,首先不能直接確定工程造價,并且使得價格的形成不夠透明,投標方報價也不能真正體現(xiàn)出其在勞動消耗水平上的差異;同時該方法所確定的價格缺乏合理性,一旦施工圖預算不準確則導致報價也不準確,因而不能真實控制工程造價。
當前國內(nèi)評標制度中對評標委員會成員的地位和作用的界定降低了業(yè)主對項目的直接影響程度,從理論上增強了評標過程的民主程度。但在實施過程中,評委僅有評標權利而沒有定標權利,同時無論后果如何評標人員無需承擔任何責任,同時一般評標過程均較倉促,導致評標人員不能對投標文件進行系統(tǒng)地分析和評價,使得整個評標過程流于形式而不能實現(xiàn)其預定功能,最終會影響造價的合理性。
部分投標方在投標時為了能夠承攬工程而忽視了市場風險,甚至采取惡意降價的行為換取中標,最終會出現(xiàn)中標價連材料購置都不夠,因而在施工中不得不采取非正常手段來降低成本,或采取系列手段來追加費用,最終的后果是工程質(zhì)量受到嚴重影響,而實際結算費用遠遠超過其報價價格,使得工程造價失去控制[2]。
部分工程在編制標底時往往忽視客觀條件而人為壓低造價,不采取相應措施降低投標限額,甚至出現(xiàn)規(guī)定超過限額部分直接按照廢標處理的現(xiàn)象,以上不合理現(xiàn)象均會導致所編制的標底脫離實際,不能真實地反映工程造價。而標底不合理則會導致招投標工作缺乏必要的公平和公正,投標方為中標而不顧成本向標底靠攏,該種做法的后果是損害承包商利益,而一旦中標則必須采取系列措施。
部分區(qū)域或行業(yè)內(nèi)為了維護該系統(tǒng)或區(qū)域內(nèi)的利益,在編制招標文件過程中刻意制定出帶有保護色彩的條文,導致后期的招標工作缺乏客觀公正性和透明度;部分招標方為保護地方利益而將整體工程拆分為數(shù)個小標段,并將其中施工條件優(yōu)越、利潤豐厚的部分留給內(nèi)部或關聯(lián)投標方,而其他人中標部分則條件恰恰相反。
工程量清單是當前建設項目投標報價的主要依據(jù),也是造價控制的核心內(nèi)容,因而在編制時首先應充分了解施工意圖、技術規(guī)范以及實際施工條件以盡量減少日后變更;應將工藝及質(zhì)量標準表述清楚既便于計量也便于報價,在論述上應言簡意賅,便于投標方同實際情況進行對照。另外,清單編制一定要符合招標文件要求,應做到每個子目報價所含工作內(nèi)容與標書要求一致,同時盡量減少暫定項目以防后期追加造價,在評審各單位報價時應嚴防投標方采取不平衡報價法等措施達到在竣工結算時追加工程款的目的。
現(xiàn)實工程實施過程中投資方同勘察設計方簽訂合時往往忽視了限額設計及賠償責任,即忽略了由于勘察設計等方面的失誤而導致造價增加時需承擔的責任。投標方一旦中標則會緊密抓住招標文件的漏洞,在施工過程中屢屢提出更改設計、變更項目以達到其追加工程款并增加利潤的目的,因而相關各方應清楚地認識到勘察設計工作質(zhì)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工程最終質(zhì)量,不合格的勘察設計勢必導致施工中屢屢出現(xiàn)設計變更、現(xiàn)場簽證等現(xiàn)象,并最終導致投資增加,而使招投標工作失去本來的意義[3]。若在合同中做出相應的規(guī)定則利于勘察設計單位增強責任意識,并促使其認真負責地做好相應的工作。
交通建設項目招標文件中對部分建材等級以及質(zhì)量要求均應標注清楚,若未標注清楚則會導致投標人利用該漏洞來大力壓低報價,并在結算時引發(fā)價格爭議。因而在編制施工招標文件前,業(yè)主方或代理方應充分了解項目的具體情況,并結合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商務條款,并應詳細描述商務條款,尤其是工程款支付、材料價格調(diào)整方法、工程量增減確認方式等。對工程中重點和關鍵部位的技術參數(shù)等應盡量具體、細化,避免其中不確定因素的存在。整個招標文件應做到使投標方報價相對準確并接近實際報價,降低由于招標文件敘述不清而導致施工方提出費用索賠的風險。
在招投標過程中采用的評標方法應同建設項目規(guī)模、工期等特點相匹配,目前國內(nèi)多采用最低投標價法和綜合評估法兩種,無論采用哪種方法均應結合具體工程的完整性、施工方法的正確性以及施工組織和措施的可行性和報價的構成等幾方面制定評標細則,對其中的重點部分應進行重點評審。在評審投標文件時應將商務部分和技術部分分開評審,若采用最低價中標則應以商務評審作為重點,便于選擇真正合理的低價中標,并應防止其低于成本價格;在開標后也應重視商務評審部分以防低于成本價格的報價中標。在評審過程中評標委員會應認真核對各分項工程及工程量清單有無遺漏和增減以及其報價是否能滿足實質(zhì)性要求,并應比較查對各投標報價便于找出問題所在,最終應通過詢標、調(diào)整等工作,并在充分了解投標人的基礎上核對其報價是否低于成本,即通過嚴格評審來實現(xiàn)在投資控制目標的前提下確保工程的順利完工。
詢標是指在評標過程中對各投標人投標文件內(nèi)單價組成、綜合報價中存在的論述不明確、表達不準確或缺陷漏項部分要求投標方進行澄清、說明或訂正的過程,詢標的目的是排除投標文件中所包含的帶有非實質(zhì)性、欺騙性等不合理部分,便于為確定合理的合同價格打下良好的基礎。
若待建項目工藝簡單則宜采用一步制開標以節(jié)省評標費用,若代建項目工藝復雜、技術含量高則應采用兩步制開標方式,即要求投標方先報出技術響應書,招標方先對各投標方技術方案進行篩選并將其中技術不過關部分淘汰,而后要求投標方結合自己的技術資料進行綜合平衡來制定新的招標書,并結合新的招標書要求投標方進行二次報價,以二次報價為依據(jù)來確定最終中標人。
招投標階段是交通建設項目控制造價的關鍵階段,該階段的主要任務既要選擇理想的施工方,又應注重發(fā)承包雙方的權利、責任和義務,因而在招投標過程中應結合當前實際中存在的問題針對性地制定解決措施,方可在招投標階段有效地控制工程造價。
[1]崔志軍.關于招標活動中關鍵點控制的思考[J].安徽建筑,2009,(5):151-152.
[2]槐紅霞.基于AHP的交通建設項目招投標階段造價控制方法研究[J].交通世界:建養(yǎng)·機械,2009,(5):24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