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臻
姜敬愛(1906-1944)是20世紀三四十年代韓國有名的女性作家。雖然她英年早逝,但卻在很短的創(chuàng)作生涯中,寫出了很多優(yōu)秀文學作品。作為第二批女流作家中的一員,因為出色的描寫了在日本帝國主義統(tǒng)治下的韓國農(nóng)民的生活悲慘現(xiàn)狀,也被歸屬為“KAPF系列”作家?!度碎g問題》作為其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一直備受關(guān)注。
《人間問題》可以稱為女性的一生的女性小說,講述女主人公善婢從幼年時期到成長為女性勞動工人的一生。在作品里,姜敬愛通過女性的獨特視角,向讀者描述了眾多的女性人物形象,其中善婢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本文以善婢為例,通過善婢對自身處境的麻木不仁、醒悟后與命運進行抗爭并最終失敗兩個階段,以小窺大地展現(xiàn)出20世紀三四十年代韓國社會的悲慘生活畫卷,以及處于父權(quán)制度下女性的生命悲劇和悲慘命運。
首先,善婢的父親金明洙勤勤懇懇一輩子為地主鄭德浩做工,卻因為一點小小的事情遭到地主的毆打含冤死去,即便如此,他至死都沒對地主做哪怕一丁點的反抗。在母親死后,對此毫不知情的善婢去做了地主家的女仆,表明她還沒有意識到地主的惡劣本質(zhì)。鄭德浩對她標榜“父女”情誼,善婢在地主家里卻做著女仆,而不是“女兒”。善婢罔顧村里人講述的其父親真實死亡原因,不僅不對虛偽的地主鄭德浩懷疑,還對鄭德浩產(chǎn)生信任并接受自己的命運。
其次,當她看到地主鄭德浩的女兒玉玷和她的男朋友劉信哲在一起的場景后,流露出對他們的羨慕,“他們真是有福的人??!”但是也僅限于對他們的羨慕,絲毫沒有去想“他們?yōu)槭裁茨敲葱腋!?,或自己為何與他們不同、人們?yōu)楹螘猩矸萆系牟町惖壬羁痰膯栴},這種默默地接受現(xiàn)實的順從與她的父親極其相似。①不僅如此,她對玉玷擁有這樣有能力的父親感到非常羨慕。
再次,鄭德浩說要送善婢去城里讀書,在這個誘餌下,善婢對鄭德浩感恩戴德??舌嵉潞茀s在獲得善婢的信任之后強暴了她。即使在遭受鄭德浩的蹂躪后,善婢在倫理意識上非常麻痹。“反正已經(jīng)是被蹂躪的身子了,還不如給他生個兒子,然后掌握這個家的權(quán)力……每當面對鄭德浩,善婢就發(fā)現(xiàn)這樣的想法正在心里的某一個陰暗的角落慢慢滋生。”②此時善婢對自己的生活一無所知,把自己的未來和人生都寄托在鄭德浩身上,沒有意識到身心被踐踏的可悲命運。
首先,因為善婢沒有生出兒子,對此而感到失望的鄭德浩把她趕出家門。只有離開鄭德浩家,善婢才會考慮自己的現(xiàn)狀。由此可知,鄭德浩家對善婢而言,不是提供保護和安樂的地方,反而是以男性為中心的監(jiān)禁和束縛的空間。完全沒有自我意識的善婢,只有在遭到拋棄而離開鄭德浩的家后,才認識到自身和現(xiàn)實的問題。
其次,善婢離開家鄉(xiāng)后,來到間南所在的工業(yè)城市仁川,并在間南的引導下醒悟是受的誰的剝削壓迫,是誰導致他們生活的艱辛,并逐漸產(chǎn)生了階級意識,開始對自己過去安心做鄭德浩的妾并為鄭德浩生個兒子的愚蠢想法感到羞愧,并且抗拒了監(jiān)工提出的金錢與升遷的誘惑,表明她已經(jīng)從無自我意識的狀態(tài)中擺脫出來,認識了現(xiàn)實社會,具有反抗意識。
最后,在工廠里經(jīng)受不同于鄭德浩的另一種性與勞動的剝削的善婢,對工人階級勞動的本質(zhì)有了深刻的意識,并接手間南的任務(wù)秘密散發(fā)傳單和文件,在這一過程中轉(zhuǎn)變?yōu)閾碛凶灾饕庾R和階級覺悟的女性,意識到“以前的善婢”和“現(xiàn)在的善婢”之間的差別。悲劇的是,在從消極懦弱的形象轉(zhuǎn)變?yōu)榉e極自主的形象的同時,善婢卻因殘酷勞動引發(fā)的肺病而悲慘死去,這也表現(xiàn)出在日帝統(tǒng)治和階級剝削的雙重壓迫下,個人對社會的抵抗效果是微乎其微和無能為力的。
綜上所述,本文通過講述善婢遭受來自地主階級鄭德浩的蹂躪,由毫無知覺到醒悟后離家進入工業(yè)城市做了紡織女工,遭受資本家和日本帝國主義的雙重剝削的善婢萌生階級意識并進行反抗,卻因病悲慘死去的過程,可知姜敬愛從階級、社會和民族層面上,塑造了善婢悲劇命運的女性人物形象,表現(xiàn)出自己對女性解放的信念,即社會階級矛盾只有通過大多數(shù)民眾的覺醒才能實現(xiàn)。
姜敬愛把現(xiàn)代女性文學從以抒發(fā)知識女性自我情感的小世界,升華為透過底層女性的苦難與悲劇來觀照民族災(zāi)難和女性悲劇的大世界,③認識到女性解放必須在民族解放和階級解放的大前提下才能實現(xiàn)。
注釋
①吳美香.蕭紅與姜敬愛小說中的女性意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23.
③李艷萍.杜鵑啼血昭示不平——蕭紅與姜敬愛小說底層女性悲劇之比較[J].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