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強
摘 要:知情權是行政相對人的基本權利之一,是政府管理部門與群眾良性互動與溝通的基礎。強化對行政相對人知情權的尊重,一方面是對行政相對人參政、議政權利的基本保障,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實現(xiàn)政府部門與公眾間的和諧,有助于使行政相對人更好地履行社會監(jiān)督職能,從而促使政府部門提高工作效率與執(zhí)政能力。結合我國當前信息社會發(fā)展的特點,針對當前社會管理過程中如何更有效地保障行政相對人知情權問題,從“頂層設計”與“微觀對策”等維度給予思考。
關鍵詞:行政相對人;知情權;保障
中圖分類號:D91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08-0126-02
伴隨著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和互聯(lián)網等新媒體的普及,我國廣大民眾的民主意識得到提高,其中一個非常顯著的表現(xiàn)之一就是老百姓的知情權觀念日漸強烈。近年來,關于行政相對人知情權的保護在我國的立法和執(zhí)法環(huán)節(jié)均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國家制定并頒布了《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等規(guī)范性文件,很多政府部門也建立了新聞發(fā)言人制度。但是,與現(xiàn)實百姓的“知情度”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如何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切實把保障行政相對人的知情權落到實處,除在頂層制度建設方面繼續(xù)完善既有政策之外,著實需要從以下微觀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
一、充分重視和弘揚網絡新媒體的溝通價值
盡管互聯(lián)網在我國的發(fā)展處于初級階段,但是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成長為當下的“第一媒體”,我國網民的數(shù)量已經躍居世界第一位并且仍在迅速增長。這種傳播技術的發(fā)展,使得信息傳播在“質”與“量”上都實現(xiàn)了徹底的飛躍,傳播內容的廣泛性和傳播時間上的即時性是傳統(tǒng)的報紙、電視、廣播等媒體無可匹敵的。尤其是在互聯(lián)網的傳播模式中,每一個網民都擁有了“受眾”和“傳播者”的雙重身份,使得互聯(lián)網演變成為“民主”的舞臺,一部普通的智能手機成為“民主”的便捷工具,一條微博就會“一呼百應”……這種傳播與溝通的效率,使得我們的公共管理主體常常陷于“還沒有來得及去想,它就出現(xiàn)”的窘境,以至社會公共管理常常落后于網絡,甚至跟著網絡在跑。從“網絡問責”到“網絡反腐”,從“躲貓貓”到“房姐”……網絡政治迅速崛起并且勢不可擋。事實表明,“網絡民主”和“網絡政治”不僅帶來了政治福音,也暗藏政治危機。這一切無不考驗著政府的執(zhí)政能力和智慧,考驗著公民的政治參與能力和媒介素養(yǎng),同時也要求媒介重新審視自身,發(fā)揮其應有的政治功能和社會功能。就政府管理而言,互聯(lián)網開辟公眾“政治參與”的新渠道,為現(xiàn)有社會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熬W絡民主”使得社會監(jiān)督不再是一句空話,它能夠使政府管理降能提效,助力政府體制改革,加快我國政治民主化發(fā)展的步伐。當然,陽光下總會有陰影?;ヂ?lián)網上的“虛擬身份”使得人們“暢所欲言”,必然有人利用這個平臺傳播不當信息,甚至從事一些非理性的活動。但這絕不能把網絡傳播與“無序性”畫上等號,正確的態(tài)度是以更加積極的境界來推動和引導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古人云,“君子性非異,善假于物也。”如何更好地發(fā)揮和利用好網絡平臺的特點,使之更加有效地服務于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與發(fā)展,值得我們“思”與“行”。
二、堅決防止行政主體的刻意隱瞞,在調查詳盡的基礎上盡快給出準確結論
盡管互聯(lián)網是一個信息“海量”的載體,但同時也伴隨著嚴重的“信息污染”。當一條信息在互聯(lián)網上迅速傳播時,人們常常是“良莠不分”的。這就依賴和掌握公共權力的國家機關能在第一時間調查和核實信息的準確性,并及時向公眾披露信息的各方面屬性。比如2012年公眾最為關注的河南“房妹”事件、陜西“表叔”事件等,當這類事件的最初處理結論映入公眾眼簾的時候,受到愚弄的不僅僅是公眾本身,更是對做出處理結果的行政主體無形的嘲諷。因為當?shù)卣S诔@?、無關痛癢的“結論”常常是違背一個正常人所理解中的常理。而當?shù)卣块T之所以愿意以這樣的調查結論面對公眾,一方面是由于其低估了公眾的正常智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其主動介入案件調查的匱乏和對自身責任的忽視。公眾之所以有強烈地向公共機構了解事實真相的訴求,是因為這是它們的職責所在。因為掌握公共權力,政府是最大的信息擁有者,也是信息真實性“最易接近者”。因此當面對公眾質疑的時候,行政主體必須要做到切實履行法律和人民賦予自己的職責,對公眾關心的事件進行細致詳盡的調查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以平復公眾的好奇心或不滿情緒。同時,也能夠使民眾與政府一起去分享信息所帶來的巨大價值。
但是,為什么屢屢出現(xiàn)某些政府部門對信息的真實性“顧左而言他”,甚至“欲蓋彌彰”呢?從信息作為一種產權來看,現(xiàn)代政府信息公開制度實際上是對公共信息產權的一種新的制度安排。在當下我國的公共信息制度安排中,“官僚擁有最大、最多的產權,是現(xiàn)行產權結構體系的受益者,改革既有的模式,建立現(xiàn)代信息公開制度,必然構成對官僚利益的一部分或相當多的剝奪,實質是對現(xiàn)有的公共信息產權結構的重新調整。”正是由于信息公開涉及到政府、公眾之間利益的爭奪,政府對于信息公開缺乏主動性。因此,為確保公眾的知情權,就必須要防止各級政府及其職能部門的“刻意隱瞞”和“無理拖延”,以求實現(xiàn)信息公開的最大化,勇于向公眾呈現(xiàn)事件的真相。
三、通過合法途徑平息公眾質疑,提升面對公眾質疑的反應速度
無論是歷史還是現(xiàn)實社會,不存在“十全十美”的公共政策。當政府的公共管理行為遭到來自公眾的理性質疑時,恰恰是政府公信力建立過程中的一個不可或缺的必要環(huán)節(jié)。借助互聯(lián)網這個平臺,公眾的質疑聲往往會隨著發(fā)生質疑的時間不斷地推進呈幾何倍增的趨勢,同時這樣的趨勢在事件發(fā)生之初尤為明顯。因此作為保障公眾知情權的主體,政府部門必須要做到以最快速的速度來回應公眾的質疑,從而在源頭上切斷惡意傳播的信息以及抑制公眾的恐慌情緒。誠然,公眾的質疑必然會對政府的工作造成巨大的壓力,促使政府積極地去改進工作。反之,通過政府工作的改進便會贏得公眾對政府的信任,從而使政府的公信力增強。由此看來,公眾存在質疑的過程和政府部門解決質疑的過程都是政府與公眾互動的基本的環(huán)節(jié)。正因為如此,面對公眾獲取信息的訴求,政府部門不能采取任何非法律途徑解決,更不能以不負責任的態(tài)度敷衍了事。在高度的信息化與法制化并存的今天,只有“堂堂正正“的公開面對,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平息公眾的質疑。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人們擁有了快速了解各類信息的渠道和手段。一旦政府部門錯過了出面平息公眾質疑的最佳時間,再有說服力的解釋也難以扭轉公眾固有的認知。為此,必須重視利用公眾質疑的契機。只有及時、透明、客觀、全面地公眾質疑,才能獲得“化干戈為玉帛”的社會效果。
四、正確處理好“信息公開”與“減少公眾的盲目恐慌”之間的關系
無論是由于客觀存在的信息不對稱,還是政府的“刻意隱瞞”,很多時候是為了減少“公眾盲目恐慌”帶來的社會失范和無序。而這樣做的結果,又與保障公眾的知情權形成矛盾。例如發(fā)生在2004年的“非典”事件、2005年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都鮮明地反映了兩者之間難以平衡的關系。其實,信息公開到何種程度的“底線”是看其對民眾生活中影響的程度。也就是說,政府管理過程中對公眾知情權保障的缺失,大多情況下與其可能對公眾的生產、生活造成的負面影響是對應的。由于受到教育發(fā)展條件的制約,我國公民接受教育的程度普遍較低,在國際“HDI”指數(shù)排名中我國也處于中下游水平。這就導致我國公民的“科學素養(yǎng)”嚴重缺失。2011年2月,中國科協(xié)發(fā)布的第八次中國公民科學素養(yǎng)調查報告顯示,我國具備基本科學素養(yǎng)的公眾比例只占3.27%,相當于主要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20世紀80年代末的水平。正是因為公眾對于相關問題科學認識的匱乏,面對各類事件時就會產生盲目的恐慌情緒。甚至基于自身知識和經驗的欠缺對相關現(xiàn)象片面解讀,并且散布和傳播這些信息,最終導致了一輪輪的“綠豆風波”、“搶鹽風波”、“世界末日風波”等風波的形成和蔓延。換個角度而言,如果政府“有目的”的不去公開這些信息,又勢必會被公眾解讀為“掩蓋”或對公眾知情權的不尊重,這又“蠶食”了政府的信用。而公眾對政府信任的不足,就會體現(xiàn)在當危機發(fā)生之時,公眾首先想到的不是求助、求解于政府,而是盲目恐慌和選擇“從眾”。如何扭轉當前的這一局面,最根本的途徑無非是提高公眾的素養(yǎng),大力加強科普工作。同時,政府也應調整工作思路。只要我們始終本著對公眾負責的理念,及時的、科學的應對所有的“事件”和“風波”,即使短暫造成或出現(xiàn)“混亂”,但很快就會因回歸理性而平息,而且還會為政府的信用添磚加瓦。
公眾知情權的保護始終是困擾我國民主發(fā)展的一個大問題。從當前社會發(fā)展的現(xiàn)狀來看,政府部門在公眾面前的形象與信任仍然不高。在西方國家,“誠信”被封為“帝王”原則。在一個國家里,最可怕的就是人民不信任政府。構筑我國政府的誠信,最基本的就是從保護公眾的知情權開始。建立“陽光政府”,不應停留在口號階段。任何事物的發(fā)展,都是需要過程的。只要我們從每一個“細節(jié)”做起,“涓涓細流”終將形成推動我國社會發(fā)展的龐大引擎。
參考文獻:
[1]劉源.論行政相對人知情權的司法救濟[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科版,2008,8(2).
[2]覃暉.論行政公開制度下的公民知情權[J].政法論壇,2011,(1):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