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川
“她背起藥箱,他再背起她。他的心里裝的全是她,而她的心里還裝著整個村莊。一條路,兩個人,二十年……”這是2013年2月19日晚,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播出的“感動中國2012年度人物評選頒獎典禮”上的一段頒獎辭。獲獎的是重慶市北碚區(qū)一對特殊夫婦,妻子周月華因患先天性小兒麻痹癥,導(dǎo)致左腿殘疾,終生無法正常行走,但20多年來,她靠著拐杖和丈夫艾起的后背“爬”遍了方圓13平方公里的大小山嶺,為轄區(qū)近5000名村民服務(wù)。丈夫艾起這一背就是20年,無論是白天黑夜,還是刮風(fēng)下雨,只要有出診,他便用寬厚的肩膀背著妻子前行,是他給妻子的夢想插上了一雙美麗的翅膀……
殘疾女孩實現(xiàn)“天使夢”
今年43歲的周月華,出生于重慶市北碚區(qū)柳蔭鎮(zhèn)西河村的一個農(nóng)村家庭。她出生8個月時,被醫(yī)生診斷患有先天性小兒麻痹癥,并斷定她左腿殘疾,也許終生都將無法正常行走。這樣的不幸無疑讓原本困難的家庭雪上加霜,但這并沒有減少父母對這個寶貝女兒的疼愛。周月華從小就很爭氣,她見同伴們陸續(xù)上學(xué)后,也堅持讓父親將自己送進(jìn)學(xué)校,開始自己的求學(xué)生涯。
由于左腿殘疾,周月華只能拄著拐杖艱難地行走,每當(dāng)看到同學(xué)們在操場上活蹦亂跳時,她就打心眼里無比羨慕。
“媽媽,為什么同學(xué)們都能跑,我卻不能?”小小年紀(jì)的周月華有時候也會心理不平衡地問父母?!昂⒆樱驗槟闵陷呑邮翘焓?,所以才會與眾不同。”母親總會撫摸著她的額頭輕聲安慰道。“天使是什么樣子?”周月華好奇地問。母親就翻出一本畫冊,指著上面穿著潔白裙子的女孩說:“孩子,這就是天使。天使可要受盡苦難才能擁有一對漂亮的翅膀……”從此,那本畫冊便一直陪伴周月華成長,她多想有一天自己也能變成漂亮的天使,哪怕經(jīng)受再多的苦難和磨煉。
漸漸地,周月華懂事了,她更加刻苦努力地學(xué)習(xí),雖然十分羨慕那些身體健康的同學(xué),但從不怨天尤人,因為她知道自己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天使,而那副拐杖就是讓自己飛翔的翅膀。
就這樣,周月華順利上完了小學(xué),繼而開始上中學(xué)。這時,她也徹底明白小時候母親所說的天使只是一個傳說,好在這個故事一直激勵著自己堅強(qiáng)地面對生活,也正因為這個故事,初中快畢業(yè)的周月華便有了自己的人生目標(biāo),決定做一名真正的“白衣天使”。
1986年,周月華憑著自己的努力與執(zhí)著,終于考上了市里的一所衛(wèi)校,更加用功地學(xué)習(xí)。對醫(yī)學(xué)有了一些了解后,周月華又有了一個夢想,那就是有朝一日自己能治好自己的病,用知識創(chuàng)造奇跡。
1989年,周月華結(jié)束了衛(wèi)校三年的苦讀生涯,懷著無限憧憬,開始自己的求職之路。然而,她很快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是殘酷無情的。求職四處碰壁,像一盆冷水澆滅了周月華的夢想,最后她只得選擇回家?guī)透改缸鲆恍┝λ芗暗募覄?wù)活。
周月華所在的村子比較偏遠(yuǎn),山路蜿蜒崎嶇,偌大的村子有5000多名村民,卻連一家診所都沒有。誰家有個頭疼感冒要看醫(yī)生,都必須步行幾個小時到鎮(zhèn)上的醫(yī)院。有次深夜,周月華的父親胃疼,躺在床上捂著肚子縮成一團(tuán),額頭上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滾,看得周月華心如刀割。但由于交通不便,夜路難行,一家人拖到第二天清晨才急忙將飽受病痛折磨的父親送往鎮(zhèn)上的醫(yī)院就診。慶幸的是,盡管拖了一夜,經(jīng)過打針吃藥,周月華父親的病情很快得到控制。此事讓周月華越想越后怕,幸虧父親只是患了胃病,要是其他急性病,后果豈不很嚴(yán)重?!后來,周月華和鄉(xiāng)親們聊天時得知,許多村民都面臨看病遠(yuǎn)、看病難的困境。有位老人急性心臟病發(fā)作,如果及時吃藥就能救命,卻因為前往鎮(zhèn)上的醫(yī)院路途太遠(yuǎn),拖延時間太長,而沒來得及救治,不幸去世。這讓周月華的心里很難受,隨之她萌生了一個想法:求人不如求己,自己就是學(xué)醫(yī)的,為什么不開家診所來幫助鄉(xiāng)親們呢?
周月華的想法得到了家人的支持,診所的場地就設(shè)在自己家的堂屋里,母親拿出了全家僅有的600元儲蓄,再加上周月華平時省吃儉用攢下的200元錢,購置了一些必要的器具,然后由兩個弟弟用小竹筐將藥品從鎮(zhèn)上背回家。1990年11月,“柳蔭鎮(zhèn)西河村衛(wèi)生室”終于開張了。那天,周月華穿上白大褂,變成了一名真正的“白衣天使”。自己的所學(xué)有了用武之地,周月華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滿足。
這間簡陋的診所,一開張就立刻受到村民們的歡迎。因為周月華是方圓10多平方公里唯一的一名鄉(xiāng)村醫(yī)生,誰家有人生病了都上門來找周月華看病。盡管為村民解決了不少生命攸關(guān)的大事,但周月華仍然感到不足的是,因自己身體殘疾不便出診,很多同樣行動不便的老人生病后求醫(yī)之路依然坎坷。
幸福愛情為天使插上翅膀
盡管診所的生意不錯,但周月華并沒有因此而賺多少錢,因為她開診所的初衷就是為了方便村民。周月華的藥品比鎮(zhèn)上的醫(yī)院還便宜,而遇到貧困的患者,她只肯收成本費,甚至還常給一些有困難的老人免費治療。村民們無不稱贊周月華的仁義:“有病就找村里的周醫(yī)生看,絕對不坑錢?!?/p>
作為一名鄉(xiāng)村醫(yī)生,其中的苦與樂也只有周月華自己能體會。許多時候,因為病人無法上門治療,而周月華身體不便,明明可以拒絕出診看病,但她一想到患者正遭受病痛的煎熬,就實在無法坐視不管。這時,她會右肩挎著一個沉甸甸的藥箱,左手拄著拐杖,風(fēng)雨無阻地到患者家中看診。出診時,她最害怕下雨、下雪天,天寒地凍不說,路面還很容易打滑,有時候一不小心,就會重重地摔倒在地,弄得滿身污泥,但她毫無怨言地爬起來,堅持救死扶傷的使命。
就這樣,周月華靠自己勤勞的雙手,漸漸改變了生活現(xiàn)狀。這時周月華也到了適婚年齡,一些好心的媒婆總會隔三差五地上門提親。可令周月華尷尬的是,一些不太熟悉她情況的媒人都會旁敲側(cè)擊打聽她的身體情況,當(dāng)?shù)弥肋h(yuǎn)都無法像正常人一樣行走后,最終都不了了之。然而,一份從天而降的緣分說來就來了。1992年底的一天,周月華像往常一樣出診治病。此時正值寒冬,寒意沾著雨絲紛紛襲來,周月華穿著雨衣、拄著拐杖艱難地在山路上行走。由于患者家離診所較遠(yuǎn),周月華已經(jīng)走了半個多小時,累得額頭上都滲出了汗珠。雨后的山路格外濕滑,周月華一不小心腳踩到一塊青苔,“咚”的一聲摔倒在地,她忍住疼痛,掙扎著要爬起來,可由于左腳無力,嘗試了多次也沒能站起來。
“來,我扶你?!蓖蝗唬恢粶嘏辛Φ氖稚斓街茉氯A的面前。周月華一抬頭,看到是一個年輕的帥小伙,頓時羞得滿臉通紅?!爸x謝你了!”“不客氣。我叫艾起,剛從外地打工回家,家就住在附近……”小伙一番自我介紹后,周月華也自在多了,兩人相談甚歡。最后,熱情的小伙硬是將周月華送到了病人的家里才回家和親人團(tuán)聚。
這次偶遇,讓周月華對艾起充滿了好感,但考慮到自己是殘疾人,她沒敢多想。讓周月華意想不到的是,正當(dāng)她有意將艾起淡忘的時候,艾起竟托媒人上門提親了。周月華嬌羞地問艾起:“我左腿有殘疾,行動不方便,你為什么會喜歡我?”“因為你善良又美麗。我看到你摔倒在地上的時候,當(dāng)時就有種想保護(hù)你一輩子的沖動……”艾起認(rèn)真地說,周月華被感動得淚流滿面。
1993年秋天,周月華和艾起在親友們的祝福中,在村里舉辦了一場熱鬧的婚禮?;槎Y上,艾起信誓旦旦地對周月華說:“無論你的腿以后會怎樣,我都會背你一輩子,無怨無悔!”
轉(zhuǎn)眼一年過去了,無論是白天黑夜,還是刮風(fēng)下雨,只要有出診,艾起便會用寬厚的肩膀?qū)⒅茉氯A背到病人的家里。即使在日常生活中,只要周月華需要行走的時候,艾起也總會堅持背妻子,不肯讓妻子受累。
有了丈夫的幫助,陡峭的山路不再是周月華出診的障礙,這種生命共同體的生活模式,讓夫妻倆的感情更加融洽。一年后,他們的孩子來到了這個世上。為了補(bǔ)貼家用,艾起一邊照顧妻子,一邊在家里干起了養(yǎng)殖業(yè),將這個家經(jīng)營得紅紅火火。
20年真情“感動中國”
因為有丈夫背著自己出診,周月華節(jié)省了不少路途中消耗的時間,甚至一次次避免了悲劇的發(fā)生。
一次,周月華夫婦正在準(zhǔn)備午飯,突然接到10里外四坪村打來的電話,稱該村一位70多歲的老人突發(fā)心臟病,急需治療。周月華掛斷電話,立馬叫上丈夫:“病人需要急救,晚了就不好了?!卑鹨宦?,扔下廚房里剛下鍋的菜,背上妻子就出了門。周月華知道心臟病突發(fā)的危險,但路程太遠(yuǎn),她只得在丈夫的背上不停地催促說:“快跑,怕來不及了?!卑鹋艿脻M身是汗,筋疲力盡,但一想到有一條鮮活的生命正等著妻子去急救,就咬咬牙,繼續(xù)向四坪村跑去。
當(dāng)艾起背著妻子跑到病人家時,他累得雙眼發(fā)黑,快要暈倒了。好在來得及時,經(jīng)過周月華的診治,病重老人總算逃過一劫。臨別時,在對方滿滿的感謝聲中,周月華有些不好意思地對丈夫說:“剛才要是慢了一步,老人就沒救了。老公,是你救了他一命啊。”艾起聽妻子這么一說,除了欣慰之外,也感到自己擔(dān)任著神圣的使命。
但并非每次出診都這么順利。
兒子五歲那年的一天,因為病人太多,周月華和丈夫早上出診,回來已經(jīng)是傍晚了。艾起背著妻子回家,兩人遠(yuǎn)遠(yuǎn)地就聽到了兒子凄厲的哭聲,他們的心一下子揪了起來,艾起加快了腳步,兩人剛進(jìn)屋,就看到兒子坐在一片濕地上,驚恐地哭喊著,雙眼紅腫,右邊的衣袖水淋淋的,白嫩的小手全是血,在火爐上裝滿水的鍋,此刻卻被掀翻在地。原來兒子獨自一人在家,等到中午也沒見爸媽回來,饑腸轆轆的他竟想自己動手做飯,卻不小心打翻了火爐上裝滿開水的鍋。周月華看著可憐的兒子,心都碎了,她慌忙抱起兒子,剪開衣袖,只見兒子的小手臂被開水燙掉了一層皮。給兒子治療包扎之后,堅強(qiáng)的周月華再也忍不住了,一頭撲在丈夫的懷里抽泣起來。
同樣讓周月華記憶深刻的還有幾年前的一個深夜,睡夢中的周月華突然被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驚醒,她打開房門,只見村民楊光照正焦急地站在門外:“我兒媳婦要臨產(chǎn)了,求你去給我兒媳婦看看吧?!敝茉氯A揉著眼睛看了一下墻上的時鐘,已是凌晨兩點多,此時黑燈瞎火的,到楊家的山路又十分陡峭,但周月華看楊光照心急如焚的樣子,沒有絲毫的猶豫,趕緊叫醒丈夫,艾起二話沒說,背起周月華就去出診。
一路上,周月華提著藥箱,丈夫又背著她,兩人僅憑著一只手電筒微弱的亮光在黑漆漆的山路上行走。地面坑洼不平,艾起只能憑著感覺踉蹌著向前邁步,周月華一邊給丈夫擦著汗,一邊在他耳邊提醒:“小心點,注意路。”盡管兩人都小心翼翼,但朦朧的光線中,艾起一不留神,腳絆到一塊石頭,重心失去平衡的他瞬間栽倒在地上,妻子被甩了出去,周月華大叫一聲,滾落到懸崖邊,好在緊急關(guān)頭,她一把抓住了路邊的雜草,這才沒釀成不堪設(shè)想的后果。
周月華和丈夫冒著生命危險好不容易趕到楊光照的家里時,孕婦已經(jīng)大汗淋漓,正痛苦地喊叫著。周月華一看情形,馬上進(jìn)入房間為孕婦接生。隨著“哇哇”的清脆哭聲,一個新生命順利降臨人世。“周醫(yī)生,你真是我們的恩人??!”楊光照激動得流著眼淚握住周月華的手說。
回家的路上,周月華又和丈夫說說笑笑,相互依偎著,完全忘了剛才經(jīng)歷的險情。其實像這樣危險的出診遭遇,周月華和丈夫不止一次遇到,但每次都奇跡般死里逃生,他們也見怪不怪了。
2007年,周月華的診所成為北碚區(qū)城鄉(xiāng)醫(yī)療救助定點診所。幾年下來,夫妻倆已然有了默契。周月華趴在丈夫的背上出診,走遍了附近方圓13平方公里的村莊農(nóng)舍,為周邊近5000名村民服務(wù)。
2009年,周月華被衛(wèi)生部評為“全國優(yōu)秀鄉(xiāng)村醫(yī)生”。同時,周月華、艾起夫婦被評為2009年度感動重慶十大人物。雖然身上增添了不少光環(huán),但周月華夫婦依然生活樸素,像往常一樣出診看病。隨著附近幾個村莊修通了公路,艾起專門買來一輛摩托車,有路的地方就騎著摩托車帶妻子出診,沒路的地方就背著妻子前行。
2013年2月19日,在中央電視臺舉辦的“感動中國2012年度人物評選頒獎典禮”上,周月華、艾起夫妻再次獲獎。面對鮮花與掌聲,周月華和丈夫的臉上平靜而淡然。接過獎杯的一剎那,夫妻倆相視一笑,那份相濡以沫的甜蜜寫在了臉上,烙在了心里。
(責(zé)編:孫瑞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