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河
關(guān)于幸福,林語堂曾有妙悟,他說人生幸福無非四件事:一是睡在自家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飯菜;三是聽愛人講情話;四是跟孩子做游戲。
如上四條,乍看十分簡單,無非就是睡覺、吃飯、談情、玩耍這些極平常的俗事,大多數(shù)人應(yīng)該都是極易做到的。但仔細(xì)一咂摸,要將這四條貌似簡單的平常之事,真正“心無旁騖”地落實(shí)到點(diǎn)點(diǎn)滴滴的生活中,卻絕非那么容易。
先說一,一個人倘若居無定所,抑或寄人籬下,所睡之床,便不能冠以“自家”之稱,自然也就談不上高枕無憂了。想想人生大半時光幾乎都要在床上度過,而這床恰恰又不是自家的,豈不悲催之至!再者,還有人即使睡在自家床上,但夢境甚至心境卻常在別處,如此魂不守舍,自然也難言幸福。因此,一個人要做到身在、心在、夢也在,唯有這樣的睡在自家床上,才能夠不但高枕無憂,而且還會做夢笑醒。
再說二,舉凡一日三餐都能吃到父母所做飯菜的情景,大抵都在兒時,而人生真正意義上最快樂的時光,亦莫過童年。假如成年,尤其自己也有了兒女后,還能常常吃到父母做的飯菜,那就不僅僅是小口福,而是大幸福了。試想,這時的父母還能下廚為兒女熬湯煮粥,首先說明身體是基本無恙的,子欲養(yǎng)而雙親恰巧健在,何況在這個世界上最熟知你味蕾的又非他們莫屬。有人說,人生原本就是一場盛宴,而這場飯局,倘若我們的父母能夠參與大半,我想還有什么比這樣的人生更接近圓滿的呢?
還有三,其實(shí)聽愛人講情話原本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了,但現(xiàn)實(shí)中往往有好多人也的確很享受愛人在他的耳畔呢喃,可這個愛人卻不一定是那個與他朝夕相處的枕邊人,而是他心里偷偷愛著的那個人。同樣是愛人,本質(zhì)上卻南轅北轍。試想,本是歷經(jīng)千年才修來得共枕眠,卻彼此心照不宣,同床異夢,又何談幸福?所以,不管是一見鐘情,還是月老牽線,只要兩情相悅,牽手就是夫妻,也是彼此的愛人。愛人是什么?愛人本是兩粒團(tuán)聚在人間的塵埃,讓家生起煙火。所謂煙火就是你洗菜我淘米,你熬湯我切菜,日子雖然瑣碎,鍋碗瓢盆交響曲里流淌出來的卻是恩愛的音符,而這音符就是愛人之間最幸福的情話。
最后一條是跟孩子做游戲。做到這一條的前提是你人生境遇不管好壞,都必須要葆有一顆童心,你只有以一個孩子的姿態(tài)跟孩子玩耍,也才可以真正體會到那種游戲的樂趣。林語堂以為,一個女子最美麗的時候是在她立在搖籃前的時候;最懇切最莊嚴(yán)的時候是在她懷抱嬰兒或攙著四五歲小孩行走的時候;最快樂的時候則如我所看見的一幅西洋畫像中一般,是在擁抱一個嬰兒睡在枕上逗弄的時候。的確,女人的慈母之態(tài)加上孩子的純真可愛,如此和諧美麗的畫面,堪稱極致,林語堂對孩子的喜愛由此可見一斑。他還說:一般人之所以不能領(lǐng)略這個塵世生活的樂趣,那是因?yàn)樗麄儾簧類廴松焉钆闷椒?、刻板、而無趣。
因?yàn)樯類?,所以眼里的一切事物皆有樂趣。林語堂正因?yàn)槲虻搅诉@種幸福的真諦,所以他才有足夠的底氣和資格感慨道:自己這樁以婚姻本身為基礎(chǔ)的婚姻居然非常美滿,我與發(fā)妻廖翠鳳結(jié)婚時才栽下的那棵愛情之樹,也居然逾半個世紀(jì)而常青。
(張志軍摘自《家庭百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