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艷豐 蔣昌國
小學作文教學歷來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盡管各種輔助資料鋪天蓋地,應有盡有;盡管老師耐心引導,但是學生還是覺得“無話可說,無處著手,無事可寫,害怕寫作文”。 作文指導是一個線性系統(tǒng),包括作前收集、積累、整理資料的指導,作中分析材料、處理材料、語言表達的指導,作后修改、評講的指導。如何從根本上扭轉這種局面呢?我認為關鍵在于引導學生學會動腦、動口、動手和認真觀察,并學會積累詞匯和生活素材。因此,我在教學實踐中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了嘗試。
在教學過程中,怎樣去把握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呢?我認為應鼓勵學生多觀察、多寫一些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最感興趣的事,并運用潛移默化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觀察和寫作的興趣,這樣學生在創(chuàng)造情景美的同時鍛煉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那么,我們也應該多方面地考慮到孩子們所學所想以及所看到的事物,到大自然中去找一些他們喜愛的自然景物,激發(fā)他們說出自己親眼看到的真實情感,消除學生的恐懼感和自卑感,使學生自強自信,不怕說錯,敢于做駕馭語言的主人,敢于主動大膽交談。要做到這一點,關鍵在于平時的訓練。于是在教學中,我不斷鼓勵學生要敢于亮出自我,想說什么就說什么,要不卑不亢,敢于展現(xiàn)自己,擺正自己的位置。針對學生口頭語言的表達及時給予恰如其分的表揚、肯定。這樣以來,班里的情況大有好轉,每位同學都能暢所欲言,由過去的“教師講,學生聽”,變?yōu)椤按蠹艺f,大家議?!币源藖砼囵B(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效果顯著。另外,我還利用地域優(yōu)勢,把孩子們生活中的趣事和豐富多彩的勞動實踐活動以及他們最熟悉的自然景物和豐富景象作為寫作內容,使寫作內容具有地區(qū)特色、生活特色和時代特色。因此我們應該把作文教學納入美的神奇力量中,啟發(fā)他們由事物遷移到虛幻的事物,由眼前的觀察引起對往事的回憶聯(lián)想,充分調動和強化學生接受教育的信心。
另外,如何使學生學會積累詞匯和搜集生活素材,也是寫好作文的關鍵所在。俗話說:“學會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偷。”詩詞是語言精華的濃縮,書讀得多了,不僅有助于提高賞析能力,寫作能力,還能陶冶情操。我認為,學生寫作文也無秘訣可言,無捷徑可走,只有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地積累語匯,才能做到出口成章,妙筆生輝。為此,我們開展了“每日讀范文、記筆記”活動。這個活動堅持了兩年,現(xiàn)在學生作文的語言有了很大的變化,作文中的詞匯豐富了,文章也顯得流暢了。
其次,還應認真批閱。學生的勞動很需要得到老師的肯定,每當拿到作業(yè)本最想看到的是老師給自己寫了什么, 因此在批閱作文時不能總是“句子通順,內容豐富,中心明確”,這樣反而弄得學生很不明確。老師要從學生的用詞到句子,認真批點,指出精華所在,以及不足之處。好的句段要重點劃出,最后再從寫作方法上給以總結,給以鼓勵,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懂得作文的方法。
總之,作文不能草率,方法需要每位老師細心去探索。
人們常說,生活是寫作素材的源泉,只有深入生活,從生活中提取素材,才能寫出有血有肉的文章。
學生由于條件的限制,生活經(jīng)驗有較大的局限性,為了讓學生間接體驗生活,積累寫作素材,我指導學生開展“三個一”活動,即每日講一個故事,每日寫一篇日記,每周讀一篇好文章。書報雜志刊載了大量的信息,學生讀書讀報不僅能了解到外界的情況,還可以學到不少寫作知識。
在指導學生讀書讀報活動中,我還引導學生注意品味文章的標題,記錄一些有價值的典型的人和事,并注意學習、積累文章中富于表現(xiàn)力的語言。一篇好文章,可以讓學生從中領略到文章精美的語言和作者匠心的構思,從而豐富自己的知識。
實踐證明,現(xiàn)在學生的生活規(guī)律雖然還是往返學校、家庭和社會,但他們的見識更廣了,知識更扎實了,語匯更豐富了,學生把寫作文當作一件愉快的事,再也不害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