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兆松
建里穴位于人的腹部,屬于任脈的穴位。建是建筑、建立,與“健”相通;里是居的意思。我們知道,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是人體的糧倉。嬰兒切斷臍帶之后,營養(yǎng)的供給來源就靠脾胃,食物在這里被消化,形成精氣進入肺里,再由肺進行分布,滋養(yǎng)五臟六腑。建里穴形成中焦脾胃之氣,臟腑也因此而強健。就好像我們建房子先要打地基一樣,地基打好了,然后上面的門窗樓臺才能成立,所以稱為建里。
有些人健康意識很強,平時有事沒事去弄點養(yǎng)胃的東西來吃。其實,真正平和的補藥就在我們的身上,建里穴有很好的健脾安胃、升清降濁、益氣升提的作用,經(jīng)常刺激建里比什么補藥都強。
大家都知道秋冬進補,但歷經(jīng)夏季的酷熱,胃口大減,驟然補之,難免有虛不受補之虞,因而需要先調(diào)養(yǎng)胃氣。此時,按摩建里穴有意想不到的作用。
還有些人食欲很差,沒有胃口,其實是消化功能不良。此時,用拇指沿著建里穴的位置旋轉(zhuǎn)按摩,能增進食欲,讓您大開胃口。
建里穴益氣升提作用最強,治療胃下垂有顯著療效。中醫(yī)認為,胃下垂主要是由于心血不足,繼而導(dǎo)致脾胃虛弱。當(dāng)胃缺少氣血的營養(yǎng)后,無力收縮,就會導(dǎo)致胃下垂?;颊弑憩F(xiàn)為上腹經(jīng)常隱隱作痛,吃一點東西就飽了,嚴重時還有厭食、惡心、嘔吐、打嗝等癥狀。老年人脾胃虛弱,吸收不好,容易氣血不足,胃下垂就更容易發(fā)生。建里穴位于胃的中部,經(jīng)常按摩可以直接作用于胃腑,起到益氣升提的作用,逐漸托起下垂的胃,使之恢復(fù)正常的位置。因為胃下垂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所以解決它也不是十天半月就能完成的,長期堅持才有效果。
以肚臍為中心,在肚臍直上3寸的地方即是建里穴。正坐或仰臥,先把雙手輕搓到微熱,用左手掌的掌心按在穴位上,右手掌的掌心向下,覆蓋在左手的手背上;雙手掌同時用力按揉穴位,以有酸痛感為度。每天早晚兩手上下交替揉按穴位,每次揉按3~5分鐘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