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lu Bao
“女王”元素周期表
眼光
都說女人直覺特別準,這到底是假設還是真理很難說,但有眼光的女人總是很難失敗的。眼光不是瞎蒙豪賭,而是受教育程度、個人經歷、內心信仰的綜合結果,獨到的眼光能幫你做出正確的判斷。
貴人
別把“貴”看得太重,重點在“人”,學會感激,身邊的每個人也許都是貴人。在前進的過程中享受每一次善意的來臨:貼心叫飯的實習生(這可沒有在實習工資中)、犀利批評的上司(無藥可救的人不會被批評)、加油鼓勁的同事……
糊涂
“女子無才便是德”在某些場合特別重要,“難得糊涂”是風度和品德,還能上升為全局觀。千萬不要讓縝密思維找到失誤的快感演變成“有理取鬧”。電影里對“女強人”吹毛求疵的鏡頭表達只是為了戲劇效果,現(xiàn)實生活中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外貌
不要自欺欺人,丑是“視覺犯罪”,男人不好看尚可將就,女人卻有太多補救措施,精心布置自己就是尊敬他人的表現(xiàn)。形象遠不是五官身材這么簡單,品味、教養(yǎng),連個人衛(wèi)生都在細節(jié)中被曝光。不過美貌是雙刃劍,能帶來機會也能招惹蒼蠅蚊蟲,請善加利用。
自信
就算沒有站在白金漢宮檢閱帥哥部隊的經歷,“行走在任何地方都好像是這里的女主人”的主人翁精神總能使人保持清醒冷靜。堅定的自信應來源于女漢子一般強壯的內心,是敦實的、深沉的,而非多了幾分見識或姿色,就輕易地顯擺。
信任
凡事親力親為只說明你人緣不夠好而且離病假不遠了。沖鋒陷陣太激烈往往讓人望而卻步、評頭論足,而非贊賞有加。信任不是負擔,而是一種依賴和感謝的方式。學會給別人機會,就像當年別人給你機會一樣。
執(zhí)著
制定目標堅定方向,然后只想著怎么執(zhí)行,不要活在目標意義質疑中。成就感只會在多次困難和挫敗后來的更加猛烈,撒切爾夫人也是受盡了選舉失敗的挫折方才走上了政治神壇成為風云人物的,她注定不能一輩子在家洗碗刷鍋。
太多人在去摘“女王”桂冠的道路上狂奔,其實像拿破侖所說的“做你自己的主人”,所有的規(guī)則都不再是規(guī)則,活精彩就好。與諸君共勉。
Alexander Calder
亞歷山大·考爾德
比起嚴肅的傳統(tǒng)歐洲銅雕塑,考爾德的作品充滿了美國人的樂觀主義和幽默感,他把本土特色的創(chuàng)造才能與廣泛汲取的國際藝術養(yǎng)料巧妙結合,為20世紀雕塑界帶來革新力量。他從事巨大的鋼鐵雕塑、繪畫、掛毯到寶石設計,其中最為人所稱道的動態(tài)雕塑有手動、風動、機動、直接懸吊等各種樣式,擁有微妙的的機械性,色彩大膽、體積龐大。由于考爾德的雕塑作品造型獨特,Peggy常常為了運輸它們而和海關打交道至精疲力竭。1938年,Peggy為舉辦當代雕塑展而和英國海關大戰(zhàn),成為轟動一時的社會事件。Peggy最后的棲息地——威尼斯的維尼爾公館中的銀質床頭也由他設計。
Mobile (Arc of Petals), 1941 [上圖]
作品如同一個反重力的小瀑布,一方面大的、重的、成熟的形狀在上層平靜地擺動,另一方面,那些小的、未分化的、躁動的、新的形狀在下面形成下沉與晃動。這些由金屬線和不同質感的鋁片構成的莖與脈形成有機形態(tài),形狀、大小、顏色、空間和運動的聯(lián)合與重組變化構成的均衡關系成為和諧大自然的等同物。
Constantin Brancusi
康斯坦丁·布朗庫西
生于羅馬尼亞,長期在法國活動。他毫無疑問地被稱為20世紀最具原創(chuàng)性的重要雕塑家,沒有卷入任何流派,始終保持個人獨特風格,堅持用作品探尋現(xiàn)代主義美學的核心課題——造形與材質。他關注自然的理想化形象,同時又能把真實中的鳥、魚、蛋和人體結構的本性表達出來,極端抽象與微妙的作品造型頗具象征性。Peggy與布朗庫西有著非常深厚的交情,“青年古根海姆畫廊”的第一場展覽就是為他舉辦的。1938年,她又在倫敦舉辦布朗庫西等人的展覽,作品遭英國海關扣留,稱這些東西不是藝術品,只能以“銅、石、木塊”的名義過關,征收高關稅。
Fernand Léger
費爾南德·萊熱
法國畫家,立體主義運動的先鋒。一戰(zhàn)退役后,他開始創(chuàng)作以機械物體為題材的半立體主義作品。他與著名建筑設計師勒·科布西埃的友誼,加強了他作品中的結構性。他以濃重的原色調、機械般的形狀和簡單的粗線條輪廓描繪20世紀的機械之美,融匯了抽象主義、未來主義等特點。盡管Peggy在自傳中誠實地描述萊熱“長得像屠夫”,然而當得知納粹已經攻入挪威,幫助萊熱懇請盧浮宮保管作品被拒絕后,Peggy將他的全部作品轉移到維希附近的一處城堡,藏在倉庫的干草堆下。她在回憶錄中明確寫道:“盧浮宮覺得我的收藏不值得保護”。
Jackson Pollock
杰克遜·波洛克
波洛克是Abstract Expressionism(抽象表現(xiàn)主義)運動的主要力量。他的畫布不是像傳統(tǒng)繪畫那樣繃在畫框上,而是鋪在地板上,他在畫布周圍自由走動,以獨特的滴畫法潑顏料,線條縱橫曲扭,色彩變幻無常。隱居的生活造就了波洛克反復無常的脾氣,他在一次訪談中甚至承認曾對著資助人家里的壁爐小便。1943年,Peggy與流亡美國的歐洲先鋒藝術家的關系陷入了低谷,在專家建議下決定支持被《紐約客》批評家Robert Coates(羅伯特·考特斯)稱作抽象表現(xiàn)主義的藝術家們。她簽約波洛克并舉辦了他的首次個展,甚至每月給他生活津貼,幾乎換得他的全部作品,成為全世界唯一擁有最完美的波洛克作品收藏的人。她1955年慷慨贈出如今價值連城的波洛克作品,讓其妻克蕾斯娜、其他畫廊和藝術機構致富,而自己分文不取。
Joan Miró
胡安·米羅
西班牙畫家、雕塑家、陶藝家、版畫家。西班牙加泰羅尼亞民間藝術和羅馬式教堂壁畫對他影響深遠。米羅的作品自由而抒情,又帶著怪異和幽默的特征。一些線條、形的胚胎,類似于兒童涂鴉期的偶得形狀構成了他的繪畫。他運用扭曲的形體和古怪的幾何結構毀滅理性和邏輯的主宰,把無意識和非邏輯的心靈能力從中解放出來,探測不可見領域和視覺世界的奧秘。米羅的畫天真單純,描繪出生動的空想世界,無論其中的物體有無生命力都比日常所見更加真實。
Jean Arp
讓·阿爾普
生于斯特拉斯堡的阿爾普與這個城市一樣具有雙重國籍,他在德國時叫漢斯·阿爾普,在法國時則叫讓·阿爾普。他一直致力于采用木刻、編織、拼貼及其他媒介來創(chuàng)作抽象作品。Jean Cocteau(讓·考克多)與Marcel Duchamp(馬塞爾·杜尚)評價阿爾普的作品消解了抽象派和超現(xiàn)實主義之間的區(qū)別。Peggy正是通過這兩位藝術史中的著名人物首先認識了阿爾普,并從他那里購買了第一幅作品。
Marcel Duchamp
馬歇爾·杜尚
杜尚的出現(xiàn)改變了西方現(xiàn)代藝術的進程,對于西方藝術精神發(fā)展的影響至今無人能夠超越。1913年,他的畫作“下樓梯的裸女”在紐約軍械庫展覽中引起轟動。成名之后,他卻放棄了繪畫,遠離各種門派,轉而以其他手段表達自己對藝術的觀點。他以平常心做著圖書管理員的工作,常常沉浸在對國際象棋的癡迷中。Peggy與當時各國現(xiàn)代藝術家都有聯(lián)系,在收藏方面所取得成就不僅來自她猶太人精明的經商頭腦,不能不提的還有她無人不知的長期好友兼情人兼顧問杜尚。她在其自傳中披露:“杜尚有一個獨特的怪僻:他更喜歡丑的女人”。
Max Ernst
馬克思·恩斯特
這位德國畫家、雕塑家、詩人是達達和超現(xiàn)實主義運動當之無愧的先行者,他一生對潛意識都抱有強烈的興趣。一戰(zhàn)退役后,他和舊友Hans Arp(漢斯·阿爾普)等藝術家一起創(chuàng)立了科隆達達,后以拼貼作品在巴黎大受好評。恩斯特為自己的《波普主義》寫下了副標題:“真實的織錦、偽造的織錦”,不可回避的是他與Peggy的交集。二戰(zhàn)時期蓋世太保在法國橫行,他幸得Peggy幫助逃往美國,恩斯特則以一副作品作為交換。隨后,他成為Peggy的第二任丈夫,坐在她當時號稱“超現(xiàn)實主義的司令部”的寶座上,直至1943年離婚。
Piet Mondrian
皮特·蒙德里安
荷蘭畫家,風格派運動幕后藝術家和非具象繪畫的創(chuàng)始者之一,對后代的建筑、設計等影響很大。自稱“新造型主義”,又稱“幾何形體派”。他的作品以多以垂直線和水平線,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各種純幾何形體構成抽象形式之美,在其中安排原色紅、藍、黃及灰色。崇尚直線美,反對用曲線,主張透過直角可以靜觀萬物內部的安寧。蒙德里安曾建議Peggy關注波洛克,他說:“我正在試圖理解目前發(fā)生的一切……我相信這是我在美國看到的有史以來最有趣的事情。這個藝術家值得關注?!?/p>
Vasily Kandinsky
瓦西里·康定斯基
俄羅斯畫家、藝術理論家,是現(xiàn)代抽象藝術在理論和實踐方面的奠基人和先驅,也曾是包豪斯最有影響力的教師。精通音樂的康定斯基具有非凡的聯(lián)覺能力,他可以十分清晰地聽見色彩,他強調色彩的運用、點線面的節(jié)奏、空間與運動,超越可見的自然之物,甚至把自己的繪畫以樂曲的名字命名為“即興”和“結構”。Peggy為康定斯基在英國舉辦了第一個個展。她在自傳中稱他“一點不像藝術家而像股票經紀人”,但對他的畫情有獨鐘,后來曾表示后悔沒能收藏所有康定斯基的作品。她的舅舅Solomon R.Guggenheim也在Hilla Rebay的建議下收藏康定斯基的作品,Peggy向他推薦自己收藏,還產生過一段插曲,導致了兩人的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