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飯食小吃花樣繁多,不過要說其中最為著名的,當(dāng)推鹵肉飯。據(jù)稱,風(fēng)味獨(dú)特的滷肉飯,全世界只有臺灣人會做。
鹵肉飯,是臺灣流行的一道豬肉飯料理。近年臺灣官方有意將鹵肉飯英譯,改為臺語發(fā)音的直譯(仿日本壽司、韓國泡菜英譯,以當(dāng)?shù)卣Z言直譯,突顯專有特色)。
一般常見魯肉飯的“魯”,其實(shí)是積非成是、約定俗成的字,應(yīng)該是“鹵”字才對。鹵者,用濃汁烹調(diào)食物也。至于“魯”則是取其音相近者,但臺灣在數(shù)十年前已經(jīng)出現(xiàn)“魯肉飯”的用法。各地作做法稍有不同,但皆以醬油鹵過的肉末為主,如臺灣鹵肉飯通常是醬鹵豬肉澆淋白飯,搭配筍干或是腌蘿卜干等;在香港的臺式餐館,“鹵肉飯”大多是使用鹵五花肉塊,而“魯肉飯”或“肉燥飯”才大多是使用鹵肉碎。
鹵肉飯?jiān)谂_灣南北地區(qū)有不同的意義
鹵肉飯是臺灣常見的,也是經(jīng)典的小吃。鹵肉飯的特色在于肉醬和肉汁,它們是制作的關(guān)鍵部分。鹵肉飯?jiān)谂_南、臺中、臺北的制作方法和特點(diǎn)均有差異。
鹵肉飯?jiān)谂_灣被視為極具臺灣特色的民眾小吃,南北地區(qū)有不同的意義。在臺灣北部,鹵肉飯為一種淋上含有煮熟碎豬肉(豬絞肉)及醬油鹵汁的白飯的料理,有時醬汁里亦會有香菇丁等的成分在內(nèi),與鹵肉飯不同,而此種做法在臺灣南部稱作“肉臊飯”;而所謂的“鹵肉飯”在臺灣南部是指有著鹵豬三層肉的鹵肉飯。其實(shí)兩種做法只有肉的差別,鹵肉飯用到五層三花的肉丁,而肉臊飯用的是碎絞肉。臺灣的鹵肉飯鹵汁一般都會持續(xù)使用,只是不斷的添加主料,老鹵汁越陳越香,味道也格外醇厚。
《米其林指南》曾指臺灣鹵肉飯發(fā)源自中國山東的“魯肉飯”(山東簡稱“魯”),但可能是誤會一場。鹵肉飯的“鹵”是一種烹調(diào)方法,而“魯”則是臺灣業(yè)者對鹵肉飯的另一種寫法,與山東無關(guān)。書中還描述其食材是切塊豬肉再加上“洋蔥”(實(shí)為紅蔥頭)等調(diào)味做成的食品,令臺灣鹵肉飯業(yè)者大感不解。經(jīng)查證,可能是翻譯過程出錯,造成撰文的美食家誤會。
對于一碗鹵肉飯來說,完全不需要濃墨重彩的配其他煎炸食物,只需要搭上清爽的豆干、爽口的蘿卜即可。
噴香松軟的米飯上舀上一勺粒粒鮮嫩多汁、晶瑩剔透的鹵肉汁,再配上一枚入味鹵蛋,即成為這款臺灣的地道美食——鹵肉飯。
而臺灣金峰鹵肉飯,它的特色在于一碗軟硬適宜的白飯,配上蔬菜和鹵蛋,然后澆上濃濃的帶有厚重口感的鹵肉,看似隨意的澆灑可以讓米飯吸飽湯汁,讓粒粒都潤滑鮮香同時又能減淡鹵汁油膩,可謂是香濃四溢。加上大口咬下的鹵蛋,瞬間巨大的滿足感充滿了口腔,讓人欲罷不能。
選用肥瘦適度的大土豬肉,或者選油較少的豬前腿,先爆香炒過,將油逼出;再加入細(xì)碎的香菇丁,紅蔥頭用文火長時間的鹵煮,到最后鹵汁和肉臊有著無比的嫩滑纏綿之味。臺灣的鹵肉飯常常為了去其油膩,會再添上一些蘿卜丁,腌咸菜,實(shí)在是可口無比。上等的臺灣醬油膏和米酒的香味成就一鍋好鹵汁。而香菇丁、紅蔥頭、冰糖、五香粉的融合,顆粒香甜的一碗好米飯都是鹵肉飯的增色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