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客——查傳倜
金庸的二兒子。曾負(fù)責(zé)父親金庸書籍的出版工作。同時查傳倜對川菜、粵菜、印度菜、法國菜都有研究,師承以美食為本的著名美食家蔡瀾,目前在深圳一家高級酒樓做美食指導(dǎo)。查傳倜也曾開過私房菜館。曾坦言自己“不是讀書的材料”,讀書成績平平。
《射雕英雄傳》里,黃蓉有一道拿手菜——“二十四橋明月夜”,端的是金庸大俠的筆下風(fēng)流;而到了次子查傳倜這里,二十四味苦涼茶卻是盛夏最難以泯忘的記憶?;浭叫↑c(diǎn),古法納涼,隨著他的娓娓道來,成就這個夏天最樸素又傳奇的生活哲理。
童年光景
金庸先生的著作中,多為英雄俠客,做的也都是除惡揚(yáng)善的壯舉。于是,與查先生未曾謀面,腦海中便早已勾勒出一系列形象性格。世間事往往意料之外,胖胖的身形,卻很是靈便??偢杏X有種孩童氣息在嘴角散開,談話間,食素,淡定,愛好美食,生活豁達(dá),現(xiàn)世洪七公般的超凡脫俗。在感嘆大家出君子的同時,也對那份童年記憶產(chǎn)生了無限聯(lián)想。
人從來都是懷念曾經(jīng)得到過、卻再也回不來的東西。關(guān)于夏日的福利,大多都是住在了記憶里。查先生喜愛的消夏美味,是童年快樂滿足的縮影。可以回不去的天真,可以找不到的單純,唯一具象記下的,便是味道了。
香港的文化交融,讓孩子從小就見識到了許多洋味十足的吃食。但注重傳統(tǒng)的老派港人也保留著完整的中國傳統(tǒng)。誠然,這個夏日,應(yīng)該說是每個夏天,在這片熱土上都有著美麗的神話,當(dāng)然,也是美味的。
涼茶,苦中回甘
香港長大的查先生,回憶著老香港的樣子。香港的夏日陽光,過于溫暖,灼熱的高溫讓空氣都能凝固。保存著廣東人的傳統(tǒng),涼茶算是這個時節(jié)下無法缺少的特飲了。家家都會熬制涼茶,金庸先生家里的阿姨自然也會做一些。但街邊的涼茶鋪子似乎對查先生的吸引力更大。三五伙伴一起,在鋪子中帶一些涼茶,微微的苦澀中偷偷地藏著甘甜。涼茶鋪子也是多功能的。菊花茶、二十四味、椰子汁、甘蔗汁,還有火麻仁,都是屬于涼茶范疇的。有的還加入百合、銀杏、陳皮、大棗、甘草、荷葉、黑芝麻、白果、紅花、蔗糖等東西,配合著喝,便成就了二十八味等衍生品。有一種比較著名的是感冒茶,喝下一口就會出汗,起到了清熱的作用。
大多數(shù)的涼茶鋪老板都是懂得幾分中醫(yī)的。在最基本款涼茶的基礎(chǔ)上,加上幾味其他中藥,也就是量身定做款的涼茶。主要還是解暑的效果,至于能不能治病,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了。涼茶一定是冰凍的,涼爽的感覺最先直觀地從口入,一直涼到全身,至于中藥的效果要慢慢揮發(fā),兩者結(jié)合,驅(qū)散暑熱。聽查先生說,新加坡現(xiàn)在還有這樣的地方,像是中藥房一樣,也經(jīng)過了望聞問切,現(xiàn)配涼茶,用以治病。
查先生說,小時候,香港的租金并沒有那么貴,涼茶鋪子也是聚會的地方。小吃必然是聚會中不可缺少的。魚蛋、魷魚、瓦豆糕等等,查先生用北京的豌豆黃來比喻這樣的小點(diǎn)心。每個涼茶店里都有一種老式的留聲機(jī),投五塊錢進(jìn)去就有一張黑條唱片出來,看著唱片緩緩轉(zhuǎn)動,喝著冰飲,嘗著小點(diǎn),一個香港的下午茶,就是這樣簡單,伴著微苦的中藥味道,怎一個悠哉了得。
紅綠豆沙,清淡甜蜜
還有一種冰品,不得不說,便是紅綠豆沙。這樣看似簡單的東西,卻是最考驗材料的。做紅豆沙的基本材料是紅豆、白蓮子、百合,還有陳皮。
紅綠豆沙從小就進(jìn)入了查先生的生活。這樣的細(xì)膩吃食,還是能讓他安心在家。在其用料中最關(guān)鍵的當(dāng)屬陳皮,十年的陳皮與二十年的相比,從口感、色澤上都是差了很多。所以紅豆沙的檔次決定于陳皮。還有冰沙的制作也是考究的方式之一,是否是手工制造,這樣帶給舌尖的感受才能前所未有。所謂手工制造,就是紅豆蒸熟,用手壓得緊緊的,煮的時候,水和沙都是有比例的。像是日本的紅豆,顆粒很大,做出來的紅豆沙自然不一樣。小時候沒有那么講究,口味也沒有這么刁鉆。要說到現(xiàn)在為止,查先生吃的最好吃的紅豆沙是在廣東的深慧,大型醬料企業(yè)也會去那里收購陳皮,剩下的陳皮絲,因碎掉無法出售,就放在紅豆冰沙里一起吃,門口放一鍋紅豆沙,隨時都會放下去,年份連老板都不知了。坐在外面,品著這樣的冰飲冰品,查老師仔細(xì)回想著,嘴角不禁上揚(yáng)了。
椰子冰激凌,難得好食
查先生最想念的還是椰子冰激凌。全是小推車推著,只是買這一種味道的冰激凌,里面還有新鮮的椰子肉。純手工的小店,因為工序的繁瑣,又不能擴(kuò)大,隨著時間就消失了。要說純正味道,肯定是天然的清爽,甜滋滋,冰爽爽,吃得很好,很開心。加之此類小店多存在于很遠(yuǎn)的地方,查老師做了個比喻,像是在北京,從王府井跑到八達(dá)嶺長城,為的就是這口椰子冰激凌。一年也只會光顧一到兩次。更顯難得了。
美食路上
都說香港人懂得生活,更知道如何愛自己。在這盛夏時節(jié),每家都有著許多偏方來消夏。
查先生喜歡陳皮,認(rèn)為此物在夏季最為適宜。切碎放入白粥中,淡淡橘香,幽幽地散出。簡單,古樸,又是防御熱火攻心的好物。也可用一兩片陳皮加上一個羅漢果,沖水,兌入蜂蜜,大人孩子,一夏不用看中醫(yī)了。
走過世界很多地方,吃過各地盡千冰品,美食家向來對美好的味道無法取舍,最不能回答的便是什么是最好吃的。來到北京,查先生特意嘗了下1981年來北京那次吃過的雙棒冰棍兒。咬上一口,雖不及回憶中的奶香,卻也是對曾經(jīng)美味的敬仰。
老北京的酸梅湯,很好的東西,為什么不做成冰棒呢?它能代表中國的風(fēng)土人情,而外來的大品牌,廣告效應(yīng)的強(qiáng)大,卻吃的不是那份情誼了。查先生說香港現(xiàn)在少了很多本土化的冰品,很是可惜。他有個愿望,希望能吃到帶著回憶的中國人自己的冰品,并且大家像追捧外來品牌一樣,喜愛著中國情結(jié)的冰品。
這是一首夏日的歌,悠悠揚(yáng)揚(yáng),冰冰的甜,甜甜的清,唱出了難得的輕快,查先生給予我們的冰品故事,讓炎熱午后,消退在安靜的心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