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春,在美國紐約,一位美國青年問我:“為什么中國人的凝聚力那么強?”我戲答曰:“第一,我們都吃中餐;第二,我們都講中文,用漢字。”
漢字,確實是人類一絕。我們每天書寫的漢字不僅是一種凝聚著我們祖先智慧的象形文字,而且它還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如“人”字的結構是一撇一捺,雖然簡單卻代表著相互支撐。又如“愛”字,它包含著親情之愛、師生之愛、朋友之愛……漢字的形聲義俱全,信息量遠遠大于拼音文字。漢字既整齊又靈動,特別適宜于表達一種微妙的、詩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詞,往往聯結著久遠的文化底蘊:例如“中華”“神州”“大地”“海內”“天涯”“芳草”“知己”……都能使受過中華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聯翩,心潮難已,這是通過翻譯稿讀中國文學作品的人所無法體會的。
最能體現漢字中文特點的首推中國的古典詩詞,一個中國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學語的時候,就能夠背誦許多古典的詩詞了。過年時吟“爆竹聲中一歲除,__________”;中秋時吟“明月幾時有__________”;重陽時吟“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__________”;送別時吟“勸君更盡一杯酒,__________”;喜悅時吟“_____,漫卷詩書喜欲狂”……
現在,人們漸漸地明白了,漢字是不應該也不可能廢除的了。以我國古典詩詞為例,如果全部改成拼音文字以后,還能設想原汁原味的詩詞的存在么?
練一練
1.將文中的詩句補充完整,寫在橫線上。
2.看到“海內”“知己”“天涯”這些詞語,你會想到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3.將文中畫線的句子改為陳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能寫出下列象形字分別是什么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