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珍云
課堂“三導式”教學模式的嘗試,旨在促進課堂的高效有序。數學“三導式”課堂教學是通過“導學、導疑、導練”三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來體現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既讓學生明確自主學習的目標、途徑、方法,又能對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進行檢測。檢測能暴露學生存在的問題,經過教師的點撥解惑,落實學生的學習目標,能促使學生學會主動提出問題,獨立思考問題,合作探究問題,并對所學的知識進行當堂有效訓練與評價。那么,如何在數學課堂中發(fā)揮“三導”的效果呢?
一、“導學”是實現高效課堂的基礎
“導學”是學生按照導學提綱上的要求自學,實現先學后教?!皩W”不是讓學生單純看書,而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學。自學的形式多種多樣,靈活多變,可以是看例題,發(fā)現疑難做記號,做與例題類似的習題等。
如在教學列方程解應用題時(相遇問題),筆者提前一周把學案發(fā)給學生,并提示學生閱讀方法和重點。擬定閱讀思考題時,筆者注意以下幾方面:第一,符合學生的認識水平;第二,符合教材的知識結構;第三,符合數學學科特點,即重概念、重算理、重思路。學生按照思考題提出的問題、要求、方法、步驟去看課本,理思路、找難點、抓重點、想疑點。筆者擬定了以下一組思考題:第一,看例題和示意圖,體會相向的意思。第二,思考課本是如何列出等量關系的。第三,思考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步驟和關鍵是什么。第四,還能根據什么樣的等量關系列出其他的方程。第五,比較不同的方程哪種最簡便。這組思考題從審題入手,較好地引導學生掌握自學應用題的方法。學生通過看弄清了思路;通過思考找到了解題的關鍵,利用速度、時間、路程之間的等量關系列方程;通過做題,掌握了列方程解應用題的規(guī)律及方法。在此基礎上,思考題又進一步引導學生展開思路,從不同角度去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并篩選出最佳方法,使學生的思維素質及思維能力均得到了培養(yǎng)。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通過自學課本、查閱資料和與其他學生探討等方式把教師設計的學習目標和知識結構進行一番思考和探究,對照學案進行主動預習,完成自學環(huán)節(jié)所要求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要求,找出本節(jié)課要解決的問題和存在的疑問。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習慣、探索精神和自學能力,使學生由“學會”到“會學”,也使學生在學習中找到樂趣,更樂于學習,提高了數學課堂的有效性。
二、“導疑”是實現高效課堂的關鍵
“導疑”就是學生對教師創(chuàng)設的問題,在小組同學或小教師、教師的共同努力下,進行質疑、釋疑,反饋學生自學情況和預習情況,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在學生充分自學后,發(fā)動學生通過討論、質疑、交流等方式,通過生生互學、師生互學的方法自行解決自學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問題。
如在教學“分數除法”時,把6/7米鐵絲平均分成2段,每段長多少米?通過自學,學生會很快做出:6/7÷2=6÷2/7=3/7(米)。這時教師設問:“這樣做起來很對也很簡便,為什么法則中要乘以除數的倒數呢?”筆者先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與合作,教師參與小組學習并對小組學習過程做必要的指導、調控,最大限度地在小組內解決問題。對于本組的共性問題,可以求助其他小組,也可以以適當的方式(如黑板板書、口頭闡述等在)全班交流。引導中等偏上的學生分析錯誤的原因,并引導他們更正、歸納。各小組匯報情況后,教師進行適當的指導,或引導學生進一步查找資料,尋求問題的答案。教師要針對各小組的目標掌握情況、互助情況等及時作出鼓勵性評價,盡量讓中差生尤其后進生回答問題,這不僅對后進生有幫助,而且使中上等生理解得更深刻,由“無疑”到“有疑”。有的學生會問:“所有的分數除法都能直接用除法計算嗎?”這時教師不直接回答,而是給出下面兩道題:6/7÷4=6÷4/7=……5/7÷2=5÷2/7=……這樣就無法計算了,學生會恍然大悟,學生經教師的引導由“無疑”到“有疑”,進而“釋疑”。最大限度地暴露學生自學后存在的疑難問題,是實現課堂高效的關鍵。
三、“導練”是實現高效課堂的保證
“導練”是在“導學”“導疑”之后進行的。著重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一定的訓練,應用所學知識解決課本的雙基問題,加深學生對課堂上所學的重難點的理解,達到鞏固提升的目的。在學生解決疑難問題、理清知識脈絡后,教師應設計一定的練習,讓學生當堂訓練和展示,通過在黑板上做練習題、思考題,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檢驗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的熟練程度及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起到查漏補缺的作用。同時讓學生觀察板演或傾聽學生對問題的闡述,找錯誤或作比較,然后各抒已見,得出正確結論。教師進一步點撥,真正讓學生知其所以然,引導、幫助學生對本節(jié)內容進行梳理和總結,整理完善本模塊的知識系統(tǒng),尋求規(guī)律并上升為理論,引導學生預防可能出現的錯誤,架起一座從理論到理論的橋梁,指導學習實踐與運用,避免學生走彎路。
如筆者在教學“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時,安排了如下練習:
1.應用比例的意義和性質兩種方法判斷下面每組中的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基本訓練):1∶5和3∶2 10∶20和30∶60 2/5和8/20
2.判斷下面的每個式子是不是比例(內化知識的鞏固練習):10∶11 8∶10=0.8 7∶14﹤28∶14 3/7=18/42
3.填空(深化知識的技能訓練):3∶5=( )∶10 8∶( )=20∶5
4.根據5×6=3×10寫出不同的比例(深化知識的智能訓練)。
這樣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做好練習,達到再現知識、內化知識、強化知識、深化知識的訓練,真正實現了“導練”的作用,是實現高效課堂的保證。
總之,在“導學、導疑、導練”的課堂教學模式中,課堂教學氣氛更富有生機和活力,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真正實現了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的學習方式明顯變化,愿學、會學、善學,成了課堂一道亮麗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