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蓉蓉 揭淑紅
績效審計萌芽于20世紀40年代中期的西方國家,最初僅在少數經濟發(fā)展較快的國家得到小范圍的實施;20世紀70至80年代,由于世界各國經濟的復蘇和飛速發(fā)展,績效審計得到迅猛發(fā)展;20世紀90年代,績效審計與財務審計并存的現代審計發(fā)展階段。目前世界各國都廣泛開展績效審計,績效審計已領引了績效評價的主流。審計署的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大部分審計項目都已包括績效審計內容,全國審計機關涉及績效審計的工作量大約已占到全部審計工作量的一半,可見我國政府也正在積極開展績效審計。
一、我國行政事業(yè)單位開展績效審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行政事業(yè)單位開展績效審計是我國經濟發(fā)展尤其是國民經濟發(fā)展的必然要求。首先開展績效審計是經濟發(fā)展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我國政府加大了對行政、事業(yè)單位的資金扶持力度;另一方面,人民收入日益增長,人民要求民主的呼聲日益高漲。其次國有經濟在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yè)和關鍵領域占支配地位,支撐、引導和帶動整個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我國國民經濟要得到發(fā)展歸根到底還是要依靠國有經濟。這樣,我們有必要加強行政事業(yè)單位的績效審計,評價其對財政資金使用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加強審計的明晰性和透明性。
2.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占有絕對優(yōu)勢,國家的財政支出巨大,而在國家財政支出中存在著大量的鋪張浪費行為,為了使財政資金得到合理使用以及用到真正有用的地方,我們就必須在行政事業(yè)單位開展績效審計,從而從源頭上杜絕鋪張浪費的行為。
3.財政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為行政事業(yè)單位開展績效審計創(chuàng)造了條件。近年來,我國財政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國家加強了對行政事業(yè)單位財政資金使用的監(jiān)管力度。
4.行政事業(yè)單位由于是政府職能部門,它所開展的工作具有可評估性,這為行政事業(yè)單位開展績效審計創(chuàng)造了條件。行政事業(yè)單位有政府部門明文規(guī)定的任務和目標,因此在開展績效審計時較多使用定量指標,而定量指標是比較容易量化的,因而評估時更易于做到客觀、公正,評估結果也易于被接受。
二、行政事業(yè)單位開展績效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1.存在的問題。
我國績效審計起步較晚,目前績效審計尤其是行政事業(yè)單位的績效審計還處于低級階段,因而面臨的困難和存在的問題比較多。目前存在的問題有:
(1)觀念落后,對審計的認識仍然停留在財政財務收支審計上。首先,部分事業(yè)單位領導人的觀念落后,認識不清在事業(yè)單位開展績效審計的重要性;其次,審計工作人員的觀念滯后,跟不上時代發(fā)展的潮流。我國雖然引入了績效審計,在政府工作中的許多方面都廣泛開展了績效審計,但真正接觸過和利用過績效審計開展過工作的審計人員畢竟在少數,大多數審計人員對績效審計僅僅停留在表面認識的角度,對績效審計的真正內涵認識不清和理解不透徹,在開展審計工作時仍然使用的是財政財務收支審計。最后,社會公眾的觀念落后,對自身所能行使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理解不清,因而不能理解開展績效審計的積極意義,認為在行政事業(yè)單位開展績效審計是一項浪費人力、物力和財力的行為,這就使得政府工作的開展缺乏必要的社會基礎。
(2)審計人才結構單一、審計方法比較落后,難以勝任績效審計的要求。我國審計隊伍在知識結構上懂財務的多,熟悉經濟、法律、工程技術及造價等方面知識的復合型人才少;在業(yè)務能力上,查賬的能力強,能進行綜合分析問題和提升審計質量,運用審計成果的能力弱;在思維方式上,由于大多數審計人員長期從事財政財務收支審計,已形成了較固定思維方式,大量采用傳統(tǒng)方法如統(tǒng)計分析法、比較法、因素分析法等方法進行績效審計。
(3)績效審計評價體系不健全。我國績效審計起步較晚,各方面法律法規(guī)不健全,績效審計還未走向正規(guī)化,因而在開展時各單位使用的評價體系和評價方法不一,對不同行業(yè)、不同部門缺乏可比性,即使是對同一單位來說,采用不同的評價體系就會產生不同結果,從而對其工作的好壞無法進行判斷。目前績效審計尤其是事業(yè)單位的績效審計還沒有全國適行的評價體系。
(4)缺乏公認績效審計標準。我國各地區(qū)經濟發(fā)展不平衡,被審計的事業(yè)單位所處的環(huán)境不同,具體情況不同,產生問題的原因不同,審計人員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就會出現琳瑯滿目的審計標準。
2.根據存在的問題,我們提出如下建議:
(1)改變現有觀念,提高對績效審計的認識和理解。我們要認真學習和運用績效審計,改變現有的觀念。在審計人員提高認識的基礎上,帶動全民提高對績效審計的認識,從而將審計模式由財政財務收支審計轉變?yōu)橐钥冃徲嫗橹鳎斦攧帐罩徲嬇c績效審計并存。
(2)改善審計人員結構,提高審計人員的素質。必須進行專業(yè)化建設,改變單一的人員結構,使審計人員走向多元化,從而建立復合型人才結構;加強審計人員培訓,提高審計人員的素質,提高審計人員的組織和協(xié)調能力以及綜合素質,使審計人員成為精通財務、經濟、法律、管理、宏觀經濟理論和計算機等各方面知識的全才。
(3)改進審計方法??冃徲嫴荒芡A粼谘赜秘斦攧帐罩徲嫹椒ǖ膶用嫔希瑧捎眠m應績效審計評價的方法開展工作,改進我們現有的方法,從而應對經濟、社會變化發(fā)展的要求。
(4)建立健全績效審計評價體系。我國缺乏在全國范圍內通用的審計評價體系,如何建立健全績效審計評價體系是我們面臨的首要問題。我國應先建立一個通用的績效審計評價體系,然后各地區(qū)可根據自身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通用評價體系可進行某些修正,但必須獲得批準或進行備案。
行政事業(yè)單位開展績效審計在我國雖然起步較晚,尚未走上正規(guī)化日程,但績效審計在政府工作中和一些行政事業(yè)單位已取得顯著效果,堅定了我們在事業(yè)單位開展績效審計的信念,績效審計將成為我國審計發(fā)展的主流,將引領我國審計發(fā)展的方向。我們必須積極引導,使我國審計模式從財政財務收支審計向以績效審計為主、財政財務收支審計與績效審計并存的模式轉變。要使我國事業(yè)單位的績效審計真正科學、合理的開展,我們應認真總結經驗,吸取審計失敗的教訓,借鑒國際上成功的經驗,積極探索適應于我國行政事業(yè)單位開展績效審計的模式、審計方法、審計評價體系和審計標準,使我國行政事業(yè)單位的績效審計盡早走上國際化日程。
(作者單位:江西省審計廳、贛南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