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丕
不久前,媒體報道的兩個教育案例,引起了筆者對教育及信念的一些思考。
2012年10月12日,南方都市報:福田中學高三學生王坤琪,2歲時被確診為腦癱綜合二級傷殘(最高級別傷殘),到了上小學的年齡仍不會走路。2006年從湖北轉(zhuǎn)入深圳就學,第一次英語考試只考了20分。由于家長精心照顧、老師耐心教育,他成為學校的優(yōu)秀學生。高二全年級成績第一名,高三第一學期全年級第二名,150分的英語試卷,他能拿148分,被同學們稱為“琪神”。
2012年10月12日晚,浙江衛(wèi)視的“中國夢想秀”,一位來自黑龍江鶴崗市的加油站女工鄭亞波和她15歲的智障兒童,把三百位夢想觀察團成員感動得淚流滿面。這個15歲的孩子,出生四個月時因腦積水導致腦癱,九歲時仍不會說話。做醫(yī)生的父親因為失望,在孩子四歲那年離開了母子二人。這位單親母親,含辛茹苦獨自撫養(yǎng)腦癱的兒子,聽說彈鋼琴有助于腦癱兒恢復,十年如一日自學音樂,陪兒子練琴,使本來嚴重智障的兒子,順利讀到了小學五年級,并且能彈唱優(yōu)美的樂曲。
這兩個智障兒童不僅智力恢復良好,而且都很陽光,他們的康復,可以稱之為奇跡??墒沁@類奇跡在我們周圍并不少見。它看似偶然,實則必然。奇跡反復驗證了一條信念:“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何謂“信念”?現(xiàn)代漢語詞典:“信念”是自己認為可以確信的看法。和信念緊緊關(guān)聯(lián)的還有“信仰”,“信仰”是對某人或某種主張、主義、宗教極度相信和尊敬,拿來作為自己行動的榜樣或指南。很顯然,信仰包涵著信念,信仰是信念的高級表現(xiàn)形態(tài),具有更豐富的內(nèi)涵和更高層次的精神指向。這兩個詞早已成為人們耳熟能詳?shù)目谔?,但現(xiàn)實生活中堅守信念、堅定信仰的人仍然不多。上述案例中的兩位創(chuàng)造奇跡的母親,是堅守教育信念的典型,她們堅定的信念無非就是“愛能改變一切”、“有付出就有回報”之類吧。作為血脈相連的母子,不放棄,不拋棄,數(shù)十年如一日堅守著樸實的信念,確實不容易。作為社會個體,在社會公共事務中,堅定信念則更加難能可貴。紛繁復雜的社會,充斥著太多的誘惑和干擾。特別是在文化和傳統(tǒng)已然毀滅,非黑即白的意識形態(tài)、絕對的權(quán)力,加上市場化的經(jīng)濟運作疊加的時候,最基本的信念和信仰也可能土崩瓦解。而一旦底線不保,就意味著常識不保。常識不保,必然亂象叢生。
當下新的“讀書無用論”泛濫,最近幾年每年幾十萬應屆高中畢業(yè)生放棄高考,盡管直接的原因也許來自就業(yè)的困境,但“知識改變命運”這一信念的失守是不容置疑的;出于自我保護抑或所謂“正面教育原則”,“教師討好學生”成風,以至教師是否擁有批評學生的權(quán)利還作為社會話題公開探討;從幼兒園開始,唯恐輸在起跑線上,各種特長培訓層出不窮,而極具諷刺意味的是,大學生不得不反復接受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的教育;為了一場年年都有的高考,連父母去世的消息都可以對學生隱瞞……諸如此類的教育亂象,恐怕全世界無出其右者。
上個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發(fā)布的《國際人才藍皮書:中國留學發(fā)展報告》顯示,中國輸出的出國留學人數(shù)達到全世界留學生總量的14%,位居世界第一,而且越來越低齡化,直接出國讀中學的人數(shù)大幅增長。這說明什么?也許有人會說中國人口基數(shù)最大,輸出最多也很正常;中國人富起來了將子女送出國門是自然選擇云云。那么請關(guān)注兩個基本事實:其一,中國一直是全球第一人口大國,基數(shù)之說不能成立;其二,有資料顯示:1960年,中國人均收入水平排名世界第78位,2010年排名第127位。所謂富裕起來了,那只是極少數(shù)人的事,與普通大眾無關(guān)。相當部分出國留學者,都有移民的意向。出國留學人數(shù)的快速增長是典型的對教育用腳投票。
教育問題的嚴重性,已經(jīng)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guān)注和尖銳批評,改革教育的呼聲日益高漲。由政府牽頭的教育改革已歷數(shù)輪。最近一輪始于1996年的課程改革,已經(jīng)過去16年,恕我武斷,從整體來看失敗已成定局。16年的改革并沒有挽救中國教育式微的局面,使教育走出亂象叢生的怪圈,倒有愈演愈烈之勢。16年是一個什么概念?是一個人從小學到大學畢業(yè)的完整周期。當年清華大學從創(chuàng)辦到成為世界有名的學府也不過10年時間。改革何以失???原因也許很復雜,但最根本的反思應該指向兩點:一是教育問題的真正根源,二是改革的路徑和程序。
有人曾形象地比喻:中國的改革,尤如裝著許多青蛙的大布袋,青蛙原本是被束著的一串串,有一只“改革之手”,伸進布袋解開了繩索,青蛙即刻舒展筋骨動了起來,但遺憾的是,袋口始終被那只手緊緊地攥著,青蛙沒能獲得真正的自由,口袋里的秩序卻比之前更亂。這既是中國式改革的真實圖景,也是教育改革的縮影。如果把青蛙比做教育,試想想“口袋里的教育”有多少改革的空間?再怎么折騰,都不可能獲得新生。所以教育的根子問題是教育由誰來主宰的問題。教育作為公共事業(yè),理所當然應該屬于全體國民,政府是全體國民的管家,在教育面前,政府應該有嚴格的權(quán)力邊際。教育一旦成為黨派和政府的囊中之物,必定成為政治的附庸。一旦教育成為政治的附庸,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學術(shù)自由和專家治學、專家治教、校長治校。教育就不可能有“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沒有“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教育,必然是沒有靈魂的教育,是工具化的教育、功利化的教育,豈有不亂之理?這也是中國教育“千人一面”、“千校一面”的根本原因。
中國教育和意識形態(tài)的特殊關(guān)系,使教育改革變得異常敏感、復雜和沉重。公共知識分子反思教育問題普遍投鼠忌器,最“根子”的問題往往被有意模糊和淡化。盡管這份敏感、復雜和沉重非社會變革不能承載,但是任何體制制度的變革和個體的覺醒從來都是硬幣的兩面,不可或缺。當執(zhí)政黨也公開承認政治改革勢在必行的時候,教育改革如果還習慣于繞著走,進行隔靴搔癢的技術(shù)改良,那才是真正的無可救藥。作為個體,如果能著眼于教育的具體問題,作出一點一滴的努力,改變便成為“現(xiàn)在進行時”,量變的積累,必然促成質(zhì)變,這種信念必須毫不動搖。
看透教育的根子問題,改革教育的程序和路徑就變得清晰明朗起來。有專家指出:教育改革不僅要“去行政化”,還要“去科學化,去功利化”。筆者完全贊同這種觀點。“去行政化”主要解決由誰來主導教育。政府對教育的職責主要是保障和服務,而不是具體的教育行為干預,教育應該獨立于意識形態(tài)之外,實現(xiàn)教育家辦教育、專家治學、校長治校;“去科學化”要讓教育從知識技能本位回歸“樹人”的本位,注重人格的塑造,培養(yǎng)人的尊嚴,傳播普世的價值觀念,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大力倡導人文精神,加強人文學科教育等;“去功利化”則主要糾正教育急功近利,拔苗助長的取向,按照教育的規(guī)律辦教育,防止教育市場化、產(chǎn)業(yè)化傾向,保障基礎(chǔ)教育普惠、公平、均衡發(fā)展等等。這“三去”應該成為教育改革的大眾方針和國民教育的共識。
需要指出的是,“三去”事涉文化的自覺和重建,抽象而宏大,同時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教育的改革必須“不積跬步,不擇細流”,只有每一個國民,秉持教育的基本常識,把最基礎(chǔ)的工作做好,才有文化的自覺和重建。筆者多次聽著名教育家魏書生老師談論教育,他感慨最多的是:現(xiàn)有的教育理論,足以讓教育有聲有色,教育缺少的不是理論創(chuàng)新,而是行動實踐。前文中那兩位創(chuàng)造奇跡的母親,不正是用行動在證明,即便在現(xiàn)有體制框架下,個體的努力仍然可以成就個體的輝煌嘛?如果有千千萬萬堅守教育信念的人在不懈努力,又何愁教育走不出困境呢!
(作者單位:深圳市福田小學)
責任編輯 蕭 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