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團
作為造物主的藝術品,貓科動物身體的每個部分都很完美,哪怕是那個最細長的部位,也能時刻引起人們的關注。甩來甩去的尾巴,暗藏了不少跟健康有關的小秘密。
尾巴的解構
包裹在華美的被毛里面,有時軟綿綿,有時又顯得剛勁有力的尾巴啊,你為何如此神秘?其實貓咪尾巴的構成并不復雜。
外觀
從外表來看,貓咪的尾巴由被毛覆蓋著,僅僅看尾巴的被毛形狀,就足以判斷這是一只長毛貓還是短毛貓。
● 長毛貓的尾巴上被毛茂密,通常像一把大大的毛刷,還有一些長毛品種的貓尾巴像狐貍尾巴一樣華麗。
● 短毛貓尾巴上的被毛則細膩濃密而又短小,它們通常與身體的花紋對稱,比如虎斑貓的尾巴也會層次分明。
● 只有在一些被毛非常稀少的品種,比如柯尼斯卷毛貓或斯芬克斯貓的身上才能看到尾巴去除被毛后的本來面目——尖尖禿禿的,有點像老鼠的尾巴。
骨骼
貓咪的尾巴由尾椎骨構成,它的形狀是一小節(jié)一小節(jié)的骨頭通過軟骨連接形成的,尾椎骨與貓咪的骶骨相連接。尾巴比較長的貓咪擁有18截尾椎骨,骨頭數量占了身體骨架的10%。貓尾巴另一個能自由活動的原因是每節(jié)尾椎骨之間的間隔很大,而軟骨能減少摩擦并分散和平衡骨關節(jié)的壓力,這讓貓咪的尾巴既能有效掌握平衡,又能充分表達貓咪的感受。
肌肉
貓咪的尾巴以運動靈活,表現力豐富而著稱,這多虧了尾巴上分布的肌肉。尾巴上的肌肉雖薄,但卻很有力,在貓咪的尾椎骨周圍,大概分布著4塊肌肉,它可以使貓咪向前后左右自由移動。除此之外,尾巴上還分布著一些肌肉,可以讓貓咪的尾巴做出各種很細微的動作,比如抖動尾巴尖、自如地轉動、來回甩動尾巴等。
長長短短?
尾巴類型也不少
如果按照長短來區(qū)分,其實貓咪的尾巴類型也不少。
長尾
我們看到的大多數貓,都屬于這個類型,尾巴有25~30cm長,這可以說是最完美的貓咪尾巴,因為它不僅擁有超強的平衡能力,用來表現情緒也很到位。
沒有尾巴
曼島貓是惟一一種天生的無尾貓,然而所謂無尾,其實有相當一部分還是有短小的尾巴。另一些則完全沒有尾巴,甚至還有一些尾骨處是凹進去的。
表皮覆蓋下的尾巴
被毛下面就是皮膚,這沒什么可說的,有趣的是,貓咪的皮膚很松,十分有彈性,但尾巴處的皮膚卻似乎是個例外,沒什么可供抻拉的空間。這可能是由于貓咪的尾巴里骨骼、肌肉、皮膚緊密無間,而皮下脂肪又較少。
中等
也有些貓咪的尾巴短得多,大概有10~15cm,它們在表達情緒方面和長尾貓區(qū)別不大,但是平衡感就要稍遜一籌了。
短尾
世界上有一些知名品種的貓咪,正是以短尾著稱,比如日本短尾貓、美國短尾貓等,它們的尾巴大概只有5~7cm,有的像毛茸茸的兔子尾巴,由于尾巴短,這種貓咪很喜歡坐姿。
家養(yǎng)生活與平衡能力
眾所周知,貓咪利用長尾巴來調節(jié)身體的平衡,尾巴越長、越靈活,平衡感就越好,這有利于它們在野外飛檐走壁捕捉獵物。然而被人類馴養(yǎng)之后,因為衣食無憂,所以也沒有什么出門捕獵的機會,于是尾巴的平衡能力對于生存來說也不那么重要了。
不知道從喵星人的角度來說,這算是進步還是退步呢?
尾巴陰云
貓咪尾巴常見病
很強大的尾巴也有很軟弱的時候,有關貓咪尾部的常見病也不少。
腰薦關節(jié)病
有時貓咪的尾巴從尾巴根開始就耷拉下來,無法活動,腰椎與尾椎的連接處也會腫大,這不一定是骨折,而可能是神經壓迫和關節(jié)不穩(wěn)定造成的腰薦關節(jié)病,一旦發(fā)病,貓咪會感到很疼痛。
骨折
正常的貓咪尾巴應該是柔韌靈活,弧度圓潤的,但貓咪的尾巴特別是靠近尾尖的部分可能會骨折。這時候貓咪的尾巴就會形成一個小折角,如果觸碰它,貓咪會有很明顯的疼痛反應,尾巴也不能靈活行動了。
不過,大部分情況下,如果貓咪尾巴骨折,只需要外部固定即可,然后給予消炎止痛的藥物,骨折處就會自己長好。
外傷
由于貓咪很淘氣,尾巴也是經常會受傷的地方。比如碾傷、夾傷、折斷或打架造成的咬傷等。其實尾巴的外傷還是比較好發(fā)現的,因為受傷的貓咪行動會很怪異,尾巴敏感,不讓觸碰,外傷還會引起過度舔舐。
如果外傷很嚴重,比如碾斷尾巴,造成骨頭暴露,可能就需要截斷一部分尾巴之后再進行傷口包扎。
動脈血栓
一些局部的問題很可能是全身性的疾病引起的,比如貓的動脈血栓發(fā)病時,因缺血產生神經損傷,后肢以及尾部可能會癱軟無力,如果發(fā)生這種狀況,主人應該立刻帶去醫(yī)院搶救,否則貓咪會在24小時內死亡。
皮膚病
有時一些疾病也會反映在尾部皮膚上,比如貓咪的尾腺增生。它通常發(fā)生在公貓身上,特別以未絕育的公貓居多,尾部靠近臀部的地方,被毛會變得油膩、雜亂,還會患上因皮屑以及油脂堵塞毛孔產生的毛囊炎。一般公貓絕育后就會好很多,平時只要注意清洗和梳理,問題就不大。
也有一些皮膚病比如癬菌、螨蟲發(fā)病時也會影響尾部皮膚,甚至可能導致貓咪啃咬尾巴,這時候就要去醫(yī)院看看,到底是什么皮膚病引起的。
拍個X線片
尾巴方面的疾病,不能只通過肉眼觀察,必要的時候,一張X線片能夠很直觀地看到究竟貓咪的尾巴出了什么問題,更不要憑自己的猜想瞎治療。去醫(yī)院徹底檢查、確診對治療尾巴的疾病很重要。
Point!
蘇格蘭折耳貓軟骨發(fā)育不良
如果要說遺傳造成的尾巴問題,不得不提到蘇格蘭折耳貓的軟骨發(fā)育不良,這種疾病非常痛苦,并且發(fā)病時會反映在尾巴上。
多災多難的蘇格蘭折耳貓
蘇格蘭折耳貓軟骨發(fā)育不良是一種與品種相關的特發(fā)性疾病,這是在繁殖過程中遺留下的問題,且在純種貓的遺傳病中屬于非常嚴重的。疾病影響骨骼的生長和關節(jié)軟骨形成,導致四肢遠端和尾部畸形。潛在的骨骼改變會導致骨骼負擔體重的能力下降,步態(tài)異常,最后導致跛行。如果關節(jié)損傷加劇,最終會導致貓不能行走甚至死亡。
尾部癥狀明顯
蘇格蘭折耳貓的這種遺傳疾病一般在1歲以下的青少年期發(fā)病,在尾巴上的癥狀很明顯。很多貓咪的尾巴僵硬,尾椎中上段有不自然的彎曲,有些貓觸碰其尾巴會感到關節(jié)腫大,貓咪有疼痛反應。除此之外,貓咪的四肢也會腫脹畸形,十分痛苦。
腹瀉?不科學
實際上,并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拽拉貓咪的尾巴會引起貓咪腹瀉。有人會這樣認為,也許是其他原因引發(fā)了貓咪腹瀉,但主人又碰巧撫摸過或有人拉扯過貓咪的尾巴,結果一傳十、十傳百,才會有這樣的說法。
神經緊張?有可能
當然,也有可能是拽貓咪尾巴的時候,它的精神過度緊張,結果因此腸道神經過度興奮導致腹瀉,但這樣的例子并不多見,所以促發(fā)貓咪腹瀉的幾率比較小。年紀小的貓咪或膽小的貓也許會發(fā)生上述情況。
損傷?可能發(fā)生
但是拽貓咪的尾巴肯定是有害的,如果用力過度或一個寸勁兒,就有可能造成貓咪尾部骨折或脫臼,也可能使它太過于疼痛,從此害怕人們撫摸它的尾巴,或從此躲避拽它尾巴的人類。特別要注意看好家里的小孩子,做出這類行為的往往是沒有受到正確教育的小朋友們。
謠言粉碎機!
拽尾巴真的會腹瀉嗎?
從小到大都聽到一個傳言,認為如果拽貓的尾巴,
貓咪就會腹瀉,真的是這樣嗎?
Heal!
尾巴是保護裝置
有時候,尾巴也能起到保護貓咪的作用。
遮擋生殖器
尾巴的作用,還在于可以遮擋一部分生殖器官,比如當貓咪尾巴高高翹起的時候,肛門和外生殖器都會暴露出來。母貓只有想和公貓交配時,才會把尾巴放到一邊不讓其礙事兒。
表示投降
當貓咪感到恐懼后或表示認輸的時候,也會把尾巴夾在兩腿之間,將自己縮成一團。如果你和貓咪玩??吹竭@樣的情況,就表示有什么讓它感到害怕了。這種行為雖然有些,但也是保護自己的一種手段。
搖尾巴,最難辨別的語言
很多人都知道,尾巴也表現了貓咪的情緒,是貓咪身體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其中,搖尾巴大概是最難辨別的語言了。
可能是高興,也可能是不高興
有人認為貓咪搖尾巴一定是不高興的表現,所以才會與用搖尾巴示好的狗狗發(fā)生沖突。實際上這種解讀是不科學的。因為搖尾巴的頻率和姿態(tài)不同,表現的意思就完全南轅北轍。
快速搖?慢慢搖?
當貓咪感到興奮,或與敵人對峙的時候,很可能快速地甩動尾巴,表現出有些急躁的樣子。當盯著獵物的時候,尾巴也可能微微地抽動;當它們感到舒適的時候,尾巴會慢悠悠地搖晃,但當被主人糾纏有些不耐煩時,尾巴也會不規(guī)則地左右晃動。
讓尾巴舒服的方法
一些小技巧可以讓貓咪的尾巴得到放松,感到舒適。
梳理中的技巧
給長毛貓梳理被毛的時候,尾巴是個難題,如果太用力,它們會掙脫,可如果不梳理,就會使尾巴上的被毛打結。梳理的時候,可以把尾巴放在手心,然后用排梳從中間向兩邊慢慢梳理,千萬不要拉扯被毛,這樣貓咪才會感到舒適。
撫摸的技巧
一般來說,撫摸貓咪的尾巴并不能使它開心,但可以撫摸它的尾巴靠近背部的位置,輕輕用手摩擦,很多貓咪就會感到舒適,而把尾巴高高地翹起來,呼嚕呼?;蜻鬟鞯亟兄?,希望你繼續(xù)。
神奇!
那些關于貓咪尾巴的都市傳說
貓咪的尾巴雖然厲害,但是偶爾也容易被過度神話化,那些關于貓咪尾巴的都市傳說,到底有幾個是真的呢?
多條尾巴的“貓又”傳說
傳說中,貓咪長到9歲之后,就會開始長出第二條尾巴,它們就會變成傳說中名為“貓又”的妖精,之后每9年長出一條,然后化身為大妖精。這是真的嗎?
鑒定 不實傳言
這個傳說,必然不可能是真的吧!
其實這個傳說來自于日本,過去由于貓咪的壽命普遍很短,所以能長到9歲以上的貓咪,在人們眼中似乎就具有了特殊的能力,然而現在的貓咪,平均壽命都有12~15年,誰又相信這個謠傳呢?
冰洞里的尾巴釣魚法
下面這個傳說很多人肯定從卡通故事中看到過。傳說在寒冷的野外,貓咪會用尾巴當釣竿,從湖泊的冰洞里釣魚吃,這是真的嗎?
鑒定 居然是真的
這個傳說聽起來就不科學,但網上卻有視頻能證明竟然是真的!
視頻里,一只小貓用尾巴在湖面上擺動,然后一只魚咬住了它的尾巴,小貓把魚拽上岸叼走了。這也許是一個個例,但足以證明野外的貓咪為了生存,其中特別聰明的一小部分想出了這個辦法,但僅限于貓咪尾巴被毛比較厚的情況下。
現代的家養(yǎng)貓,由于不需要捕獵,也很少能像這樣開動腦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