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臻
這只鳥
已被逼得沒有退路,非畫這只鳥不可了
你開始在畫布上畫天空,畫深邃里的藍
畫晨曦的四肢,畫云朵的五官
畫口干舌燥的喙,畫歸心似箭的鳴叫
畫逆向氣流里失去方向感的羽毛
最后,你用畫筆,把自己涂黑
把自己畫在了畫布上
那么一點黑,那么一小塊流浪的鄉(xiāng)土
在廣闊無垠的天空
幾乎看不見,幾乎可以被忽略
它停不下來,它必須飛
它已漸漸融入前方那一團漆黑的烏云
直到一道閃電
瞬間把那么一點黑
刷得像雪一樣白
青 蔥
草木的姓氏 植物的本心
菜園里的小家碧玉
戴露水草戒 點蝴蝶朱砂
是生活里的一點兒辣味
是日子里的一點兒香氣
最崇高的使命 是調味去腥
選豆腐為伴 生俗子青白眼
育君子清清白白 與蓮藕相逢
蔥眼對藕眼 滿眼皆空
一把柴門的小竹鏟
清炒出養(yǎng)生的化境
最神彩的一頁 是青蔥
栽進歲月的菜園
一畦眉清目秀的青春年華
風吹 雨淋 日照 月潤
水靈靈的女兒身 綠油油的少年夢
埋進土里的是蔥白 露出塵世的是蔥青
銹鐵開光
那是一九六九年九月,我六歲
村小學低矮的屋檐下,一塊銹犁鐵
被幾根同樣銹跡斑斑的粗鐵絲
吊在了房梁下。敲擊銹鐵的聲響
和震落的暗紅色鐵屑,掉在我稀疏的黃毛上
仿佛在為我做著剃度的儀式。我在鈴聲里
找到了自己的座位,打開了第一本書
寫下了第一個字。我的土里土氣的名字
第一次有了油墨的香味
從此,我的血統(tǒng)里就多了一塊銹鐵
我的胎衣里就多了一九六九年九月的鈴聲
那暗紅色的鐵屑,散落成了我頭頂?shù)男浅?/p>
我成了一個心中有鐵的人
揣著這塊銹鐵,我遇到過一些小波瀾
享受過一些小歡欣,更多的是
一些蔥尖蒜苗的小平靜
偶爾也用淚水擦擦鐵銹,用泥漿擦擦鈴鐺
聽到鈴聲就加快腳步,是我六歲時落下的病根
我的身體里藏著一頭牛
牛背后還彎著一架犁,犁尖上還嵌著一塊銹鐵
牛開荒,銹鐵開光
嗓子里的幾聲咳嗽,傳到自己的耳朵里
仍然是一九六九年九月敲擊銹鐵的聲響
草木之心
還是把我移回菜地或草場吧
讓我抱一顆清白的露珠
重回返青的枝頭
做一介三月的草民
抑或做草的一脈莖葉
花的一個器官
繼續(xù)從事拈花惹草的事業(yè)
甚至就做草的奴仆
花的下人
重新再受雙腳沾泥的苦役
我會在花上修一座廟
在草上筑一座塔
把菜地或草場
建成一個鳥語花香的寺院
我要讓一朵花修成清香的正果
讓一只蜜蜂完成甜蜜的修行
讓一株在南風里搖曳的小草
做一柄青蔥的拂塵
而我會修行成一只七星瓢蟲
用自己紅黑斑點的外殼
搭一間阿彌陀佛的草亭
在草亭里
我會朝誦草經(jīng)
晚拜花神
逐漸恢復草木的本性
老兵尼可
在一篇回憶錄里
記載著老兵尼可的五次婚姻
文中寫道:“二戰(zhàn)老兵尼可
五次結婚
四次婚變,無兒無女
六十三歲那年,與從良的二十八歲妓女羅西娜攜手
九十七歲無疾而終
臨終之前,立下遺囑
要將自己的遺體
埋在南方十二高地”
回憶錄的最后還有如下記載:
“查閱二戰(zhàn)檔案
南方十二高地是一個不確認的、模糊的
地理概念
人們無法將老尼可
和他一九四四年被一顆流彈打斷的
而今還留在南方十二高地的命根子
葬在一起
仍很風韻的羅西娜
就把自己做妓女時喜歡的一件物什
做了老尼可的陪葬品”
葉 臻:本名葉有貴,男,1963年生,安徽宿松人?,F(xiàn)在淮南礦業(yè)集團礦區(qū)工會工作。1983年開始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迄今已在《詩刊》《星星詩刊》《詩神》《詩選刊》《詩潮》《詩歌月刊》《揚子江詩刊》《中國詩歌》《陽光》《清明》《綠風詩刊》《中國煤炭報》等報刊發(fā)表詩歌作品。有詩入選《60年詩歌精選(新中國六十年文學大系)》《中國詩歌精選》《中國最佳散文詩》《改革開放三十年詩選》《中國詩歌年選》等選本,著有詩集《拾穗的王子》《開春大典》。系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煤礦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