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娟
摘 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睘榱俗寣W生樂學書法,教師在課堂上要能夠充分把握“趣味性”“形象性”“藝術性”“專業(yè)性”,靈活運用,有效指導。
關鍵詞:“兒童心”;“文學味”;“生活情”;“筆頭功”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從小養(yǎng)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書寫習慣,書法(寫字)是小學階段十分重要的教學任務。教師如何切實抓好書法教學,讓學生享受書法的樂趣和美感呢?
一、教師找回“兒童心”,創(chuàng)設學生樂學的“趣味”課堂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強調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就要反過來跟學生“相似”。在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兒童的思維方式與價值觀念,想兒童之想,樂兒童之樂。
1.“故事”點“趣”
小學生年齡小,自控力差,書法學習又相對枯燥,教師要巧用一些中華書法故事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持久力。如寫字課上,講了《王羲之把墨汁當醋蒜》的故事,問學生想法,有的說:“練字要用功?!薄熬氉忠獎幽X筋?!边€有的說:“練字要全神貫注,自己虎頭蛇尾的毛病要改掉?!?/p>
2.“游戲”?!叭ぁ?/p>
在寫字教學中,“別字先生放大鏡游戲”能增強兒童的實際運用能力,有效防止錯別字的出現,如帶有“心”的一系列不同錯誤寫法糾正。再如“順口溜俏皮游戲”,如“堯字是個寶,有絲變成繞,有水能澆地,有火把飯燒?!边@些游戲讓孩子們樂學中國漢字,幫助記憶,便于書寫美觀。
3.“比賽”爭“趣”
書法教學到一定的階段,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歸類大比拼”,如“姐”“妹”等字歸為一類,還可以開展書法知識搶答競賽,現場揮毫比賽等活動,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和運用能力。
二、教師擁有“文學味”,打造學生樂學的“形象”課堂
在書法課堂上,教師若能運用生動的語言,準確、優(yōu)美的范寫,飽滿、親切的教態(tài),甚至帶有一定程度的激情,定能影響學生的情緒,調動他們的注意力。如“顏筋柳骨”——顏真卿書法的點線力度如人之筋肉,柳公權書法的點線力度表現如人之骨架。再如“永”字八法中說的“側、勒、努、踢、策、掠、啄、磔”等術語運用,使得學生在欣賞時,感受到難以言狀的美感,通過可視、可觸的形象得以表達。對小學生來說,巧用擬人、比喻等文學手法更簡潔明了,生動形象。學生一旦興趣盎然,就不容易分心。
三、教師懂得“生活情”,引進學生樂學的“藝術”課堂
藝術來源于生活,生活是千姿百態(tài)的,藝術也是豐富多彩的。書法藝術是無聲的音樂。根據心理學家分析:“音樂對人的心理、情緒有一定的調節(jié)功能。”因為書法和音樂有著“通感”,所以在寫字過程中,當學生產生疲勞、煩躁的情緒時,放些舒緩悠揚的輕音樂如《秋日私語》,或浪漫小號、小提琴、薩克斯等清新美妙的音樂,也可以選擇中國傳統(tǒng)的古箏、古代名曲如《高山流水》等,這樣無疑會使學生心情舒暢,注意力回到練習中,從而取得良好的課堂效果。
四、教師練好“筆頭功”,強化學生樂學的“專業(yè)”課堂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教師在教寫字時,不宜過多的技巧講解,要注重老師的范寫作用。教師的板書,是一種長期的、直觀的示范。板書的規(guī)范、漂亮,時時潛意識地影響著學生的書寫。所以,要求教師必須堅持不懈練好“筆頭功”,課堂上才能給孩子專業(yè)化的指導,寫出書法的美。
1.“筆畫”看“美”
撇,有長、短、平、斜、豎之分。點,有大小、左右之別??此坪唵蔚墓P畫要寫出美感,都要用心體驗,打好基礎。
2.“結構”造“美”
結構特點要注意上下、左右、大小、寬窄等,還要注意不同字形結構的不同組合方式。學生觀察、比較,由易到難,教師及時糾正。
3.“作品”賞“美”
電腦展示中國書法經典作品,帶領學生“讀帖”,欣賞、交流整體布白的感受和規(guī)律,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中國漢字和書法藝術之道。
總之,“字非一日之功”,教師始終要以飽滿的熱情、賞識的態(tài)度,用心用情教“書”,學生學“書”的信心,興趣、樂趣,視野,逐步深化,永久傳遞。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語文課程標準解讀.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05.
[2]于魁榮.北京教育叢書:小學寫字教學實踐.北京教育出版社,1998-03.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qū)三井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