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昊 陳建偉 何緒文
摘要:采用水平-石灰石潛流濕地對污水處理廠二級出水進行深度處理研究。間歇控制水力負荷,選擇連續(xù)進水后取樣,即在水力負荷分別為0.278、0.139、0.093 m/d時取水,測定其去除效果。結果表明,水平-石灰石潛流濕地對污水中的CODcr、NH3-N、TN和TP的去除效果良好,確定了0.093 m/d為運行最佳水力負荷;該潛流濕地表現(xiàn)出了隨著水力負荷的逐漸減小,其對各污染物的去除率逐漸提高的性質(zhì)。
關鍵詞:水平-石灰石潛流濕地;污水處理廠二級出水;水力負荷;去除率
中圖分類號:X70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3)06-1277-03
現(xiàn)今潛流型人工濕地是世界上應用范圍最廣的人工濕地[1], 其優(yōu)于表流型人工濕地的方面包括污染負荷和水力負荷承受能力強, 不易產(chǎn)生異味,冬季保溫效果較好等。在潛流濕地系統(tǒng)中, 污水在濕地床的內(nèi)部流動, 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填料表面生長的生物膜、豐富的根系及表層土和填料截流等的作用, 提高其處理效果和處理能力[2-6];另一方面由于水流在地表以下流動, 具有保溫性能好、處理效果受氣候影響小、衛(wèi)生條件較好的特點[7,8]。另外,潛流濕地根據(jù)其水流方式分為水平潛流濕地(Horizontal subsurface flow wetland,HSFW)和垂直潛流濕地(Vertical subsurface flow wetland,VSFW)[9-12]。水平潛流濕地具有水力負荷和污染負荷大,對BOD5、CODCr、SS、重金屬等污染指標的去除效果好,且很少有惡臭和孳生蚊蠅現(xiàn)象等優(yōu)點,是目前國際上較多研究和應用的一種濕地處理系統(tǒng)[13-15]。試驗采用唐山市污水處理廠二級出水為研究對象,考查水平-石灰石潛流濕地在穩(wěn)定運行后,不同水力負荷對潛流濕地去除主要污染物效果的影響,找出該潛流濕地的凈水規(guī)律。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裝置 構建水平潛流人工濕地模擬系統(tǒng)1套,濕地結構所用材質(zhì)為有機玻璃,單個濕地單元規(guī)格為長×寬×高=1.6 m×0.6 m×0.6 m。系統(tǒng)底層鋪設0.10 m礫石(粒徑為15~25 mm)作為下墊面,中層為0.20 m主體基質(zhì)石灰石(粒徑為6~10 mm),上層為0.15 m粉煤灰陶粒(粒徑為3~5mm),最上層為0.05 m土壤(過10目篩的混勻土),土壤層中種植蘆葦及香蒲,種植比例1∶1。該人工濕地稱為水平-石灰石潛流濕地。
1.1.2 儀器與藥品 主要儀器:752N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YX-2800/2800+型手提式壓力蒸汽滅菌器、GDS-3型數(shù)字式濁度儀、Sartorius BS 110S電子天平等。主要試劑:硫酸銨、氯化鈉、酒石酸鉀鈉、納氏試劑、硝酸銀等,均為分析純試劑,如有特殊要求另作處理。
1.1.3 試驗原水水質(zhì) 試驗所用原水為唐山污水處理廠二級出水,其水質(zhì)指標基本符合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二級標準,其原水水質(zhì)如表1所示。
1.2 方法
綜合人工濕地系統(tǒng)特點,在濕地系統(tǒng)穩(wěn)定運行條件下,水力負荷是影響人工濕地對污染物處理效果的重要因素。在試驗中,選擇該系統(tǒng)連續(xù)運行2個多月,即在不同的水力停留時間下所對應的不同水力負荷進行試驗,進水水質(zhì)為污水處理廠二級排放標準,潛流濕地連續(xù)運行所對應的水力負荷分別為0.278、0.139、0.093 m/d。考查水平-石灰石潛流濕地對污水中的CODCr、NH3-N、TN和TP的去除效果。
2 結果與分析
在此試驗中,不同水力負荷條件(0.093、0.139和0.278 m/d)下,對水平-石灰石潛流濕地系統(tǒng)的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二級出水的去除效果進行了進一步的研究,從而尋求最佳的處理方案。
2.1 對CODCr的去除效果
從圖1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水力負荷條件下,水平-石灰石潛流濕地對CODCr具有一定的去除效果。隨著水力負荷的逐漸減小,該濕地系統(tǒng)對CODCr的去除效果趨于明顯,即去除率逐漸增大。并且,當水力負荷為0.093 m/d時,該系統(tǒng)對CODcr的去除效果最優(yōu),其出水CODCr的濃度為11.33~29.93 mg/L,去除率為47.0%~81.9%;而當水力負荷為0.278 m/d時,系統(tǒng)出水CODCr的濃度為22.10~38.76 mg/L,去除率為21.3%~64.3%。通過以上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水力負荷的增大不利于水平-石灰石潛流濕地系統(tǒng)對CODCr的去除。
2.2 對NH3-N的去除效果
從圖2可以看出,水平-石灰石濕地系統(tǒng)對NH3-N的去除效果具有明顯的規(guī)律性。即隨著水力負荷的逐漸減小,出水NH3-N的濃度逐漸降低,對NH3-N的去除率逐漸升高。在水力負荷為0.278 m/d時,該系統(tǒng)出水NH3-N的濃度為1.77~5.26 mg/L,其去除率為52.5%~80.1%;當水力負荷下降為0.093 m/d時,水平-石灰石潛流濕地系統(tǒng)出水NH3-N的濃度為1.22~3.96 mg/L,其去除率為65.4%~87.8%。
2.3 對TN的去除效果
從圖3可以看出,與對NH3-N的去除效果類似,水平-石灰石潛流濕地系統(tǒng)對TN的去除效果同樣具有明顯的規(guī)律性,即隨著水力負荷的逐漸減小,出水TN的濃度逐漸降低,對TN的去除率逐漸升高。在水力負荷為0.278 m/d時,該系統(tǒng)出水TN的濃度為3.83~9.35 mg/L,其去除率為48.0%~76.5%;當水力負荷下降為0.093 m/d時,系統(tǒng)對TN的去除率明顯提高,即水平-石灰石潛流濕地系統(tǒng)出水TN的濃度為2.77~7.45 mg/L,去除率為64.2%~87.4%。
2.4 對TP的去除效果
從圖4可以看出,水平-石灰石潛流濕地系統(tǒng)出水中的TP濃度變化趨勢明顯,而且波動性較大。隨著水力負荷的逐漸減小,該系統(tǒng)出水的TP濃度逐漸降低,對TP的去除率逐漸升高。在水力負荷為0.278 m/d時,該系統(tǒng)出水TP的濃度為0.14~0.59 mg/L,其去除率為40.1%~88.1%;當水力負荷下降為0.093 m/d時,系統(tǒng)對TP的去除率明顯提高,即水平-石灰石潛流濕地系統(tǒng)出水TP的濃度為0.10~0.35 mg/L,其去除率為62.3%~92.0%。通過以上數(shù)據(jù)可知,水平-石灰石潛流濕地對磷素的去除效果明顯,這可能是由于石灰石本身的特性決定的,或是由于石灰石潛流濕地系統(tǒng)擁有適合去除磷素的環(huán)境系統(tǒng),或是由于兩者共同的影響,這需要對去除機理進行深入分析。
3 結論
1)該試驗主要分析了水力負荷對各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響。確定了0.093 m/d為最佳運行水力負荷,在此運行負荷條件下,水平-石灰石潛流濕地表現(xiàn)出了對CODCr、NH3-N、TN和TP等主要污染物指標有較好的去除效果。
2)在不同水力負荷(0.093、0.139和0.278 m/d)下,就該濕地系統(tǒng)對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二級出水的去除效果進行了進一步的研究。試驗表明,水平-石灰石潛流濕地表現(xiàn)出了隨著水力負荷的逐漸減小,其對各污染物的去除率呈逐漸提高的趨勢。
參考文獻:
[1] 李祿康. 濕地與濕地公約[J]. 世界林業(yè)研究,2002,14(1):1-7.
[2] 王 晨,徐祖信,李懷正.潛流濕地處理生活污水的強化方法[J].環(huán)境科學,2006,27(12):2432-2438.
[3] 祝宇慧,田光明.復合流人工濕地處理生活污水的試驗研究[J].水處理技術,2009,35(1):46-49.
[4] SCHOLZ M, HOHN P, MINALL R. Mature experimental constructed wetlands treating urban water receiving high metal loads[J]. Biotechnology Progress,2002,18(6):1257-1264.
[5] 黃 玲,何緒文.鋼渣-灰?guī)r人工濕地去除生活污水中的氮素[J].水處理技術,2011,37(9):109-112.
[6] 宋志文,趙丙辰,席俊秀,等. 人工濕地對有機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與動態(tài)特征[J]. 生態(tài)環(huán)境,2006,15(1):15-19.
[7] 張增勝,徐功娣,李 方,等.水平潛流人工濕地復合系統(tǒng)凈化農(nóng)村高濁度富營養(yǎng)化水體的研究[J].水處理技術,2009,35(2):46-49.
[8] VYMAZAL J. Removal of nutrients in various types of constructed wetlands[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07, 380(1-3):48-65.
[9] VYMAZAL J. The use of sub-surface constructed wetland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in the Czech Republic: 10 years experience[J]. Ecological Engineering,2002,18(5):633-646.
[10] GALVAO A F, MATOS J S, FERREIRA F S, et al. Simulating flows in horizontal subsurface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s operating in Portugal[J]. Ecological Engineering,2010,36(4): 596-600.
[11] 熊佐芳,周云新,冼 萍,等. 水力負荷對垂直流人工濕地堵塞影響研究[J].水處理技術,2011,37(7):34-36.
[12] FINK D F, MITSCH W J. Seasonal and storm event nutrient removal by a created wetland in an agricultural watershed[J]. Ecological Engineering,2005,23(4-5):313-325.
[13] 董金凱,賀 鋒,吳振斌. 人工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服務價值評價研究[J]. 環(huán)境科學與技術,2009,32(8):187-193.
[14] 謝 圣,徐 軍,郭宗樓,等. 人工濕地技術在城市建設中的應用[J]. 浙江水利科技,2005(1):17-19.
[15] AL-OMANI A, FAYYAD M. Treatment of domestic waste water by subsurface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s in Jordan[J]. Desalination,2003,155:2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