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泥塑課程教學模式單一,實施起來無序隨意,膚淺表面。據此,提出單元設計、分層練習的教學思路,以豐富學生的美術語言,提高泥塑課程的教學實效。
關鍵詞:泥塑;創(chuàng)意教學;美術語言
泥塑課程就是教師指導學生用泥巴進行造型,鼓勵學生用泥巴玩出“創(chuàng)意”。筆者建議:小學生泥工課材料的選擇應以陶泥為主,因為單色的陶土,價格便宜,取材方便,可重復使用,且技法多樣,表現(xiàn)豐富。而橡皮泥、超輕彩泥等色泥材料,可以充分發(fā)揮顏色鮮艷、攜帶方便的“特長”,進行穿插、對比練習,以此形成互補。在材料的準備方面,最好學校統(tǒng)一購買、教師統(tǒng)一保管,有條件的學校最好準備一間專門的手工教室。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圍繞泥塑的造型語言進行單元化設計,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進行分層次教學,通過系列課程的方式呈現(xiàn),以提高教學實效,促使學生樹立設計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
一、單元課程1 玩玩泥巴,了解技法
教師首先要讓學生抱著玩的心態(tài),通過看一看、抱一抱、摸一摸、捏一捏、聞一聞,讓學生親近陶土,感受泥巴會變化的特性。爾后可以讓學生把陶土打平或壘高,滾圓或拉長,就在這不間斷的反復練習中,體驗隨心所欲、自由臆造的快樂。
接著,讓學生進行泥塑基本造型元素的練習。教師講解時可以從繪畫基本造型語言——點、線、面引入,讓學生明白,泥塑對應的基本造型元素有:泥團、泥條、泥板。然后讓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盡量多地做出大小、外形不同的泥團,粗細、長短不同的泥條,形狀、厚薄不同的泥板。在學生練習的過程中,自然而然把揉、搓、壓、捏、切、挖、堆等泥塑技巧方法進行滲透內化。
二、單元課程2 限制語言,感知整體
世上一切藝術的創(chuàng)造,都要受到材料、工具以及各種條件的限制。如何在限制中發(fā)揮創(chuàng)意,需要每位藝術家充分展現(xiàn)自己最出色的才情與技巧。如,筆者在繪畫教學中,常提醒沒有帶齊工具的學生“用最簡單的一支筆,創(chuàng)作出最復雜的畫。”“創(chuàng)作藝術作品,工具材料是次要,創(chuàng)意想法最重要!”其實這也是在鼓勵學生在限制中發(fā)揮聰明才智,樹立大美術觀念,增強“道勝于技”的創(chuàng)作意識。在泥塑教學中,教師同樣可以按照單元教學整體思考的要求,對泥團、泥條、泥板三個不同的基本造型元素分別實施系列主題教學。教學思路可以從平面圖形的構成設計轉化到泥團、泥條、泥板的立體物的構成設計中,形成系列創(chuàng)意課堂教學活動。平面圖形的構成設計課程,可以先讓學生運用重復、漸變等美術構成原理,在紙上設計一些圖案,然后,用泥巴把這些圖案給捏制、拼貼、組合起來。例如,課題《泥球變變變》,可以引導學生把泥球看成圓形,圓形的構成形式有重復、聚散、漸變等,泥球這個立體造型元素同樣可以利用這些構成形式進行設計,創(chuàng)造出新穎有趣的形象。絕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運用造型原理,用大小不同的泥球做成各種新穎的形象。
三、單元課程3 相互組合,感受變化
在完成三個泥塑基本造型元素由平面到立體構成的限制性創(chuàng)意練習之后,我們再進行三個基本造型元素相互組合的變化設計單元訓練。例如,泥條與泥球的組合變化,泥條與泥板的組合變化,泥球與泥板的組合變化,泥球、泥條、泥板的綜合創(chuàng)意等。但在學生設計構成時,依然有各元素之間的比例限制要求,如,泥球要多少個,泥條、泥板又占據多少比例等。圍繞泥塑三個基本造型元素,結合學生年齡特點和造型水平,在創(chuàng)作主題上又可以進行變化,例如,器皿、植物、動物、人物、建筑物等系列泥塑創(chuàng)意課程。還可以在表現(xiàn)形式上進行變化:浮雕、圓雕、單件創(chuàng)作、組合創(chuàng)作等。通過這些組合變化,加上陶泥單純、易變的特點,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得以進一步打開,作品也就越來越豐富、耐看。在系列單元課題的訓練過程中,學生不自覺地對各種技法的學習有了渴求,在教師的精心點撥下,造型語言和造型技巧自然會豐富起來。
四、單元課程4 材料輔助,探究整合
材料是表達思想的一種媒介。引入綜合材料,可以使作品的風格多樣化。在泥塑基本造型元素系列課程結束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借助多種材料,豐富泥塑作品的內容與形式,提高綜合探究能力。如,以陶泥為主體物,結合要表現(xiàn)的主題,把積木、雪花片、串珠、玩具車的輪子、樹葉等輔助材料,運用插接、拼貼等方法融入泥塑作品中,運用多種材料進行想象再創(chuàng)作出來的作品別具一番“風味”,集中展示出來,絕對是一頓養(yǎng)眼、養(yǎng)心的視覺“大餐”。另外,可以用牙簽、小木棍、鐵絲、鐵釘?shù)炔牧献鳛樘漳嗟摹肮羌堋?,它們的運用可以為幫助泥塑作品站立起來,使作品立體、生動起來。特別是人物的動態(tài)表現(xiàn),如果先用包皮電線做線性動態(tài)人物骨架,再用泥板包、泥條纏、泥球貼、刻刀刻、牙簽劃等技法創(chuàng)作,很多學生都能在短時間里創(chuàng)作出動感十足、個性鮮明的人物泥塑作品來。而油畫棒、油漆、丙烯甚至鞋油等顏料的引入,則使作品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制作興趣。
“從泥土中玩出智慧,在創(chuàng)作中塑造性情!”以豐富學生美術語言為特征的創(chuàng)意泥塑系列課程,理清了教師的教學思路,降低了學生的創(chuàng)作難度。相信,會吸引更多的學生激情投入與泥土的交融會話與率性表達中!
作者簡介:鐘曉平(1977.12-),男,福建龍巖人,小學美術高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美術教育。
(作者單位 福建省武平縣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