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忠 張保太
摘 要:受禪宗思想的影響,蘇軾在秉持儒家積極進取、灑脫達觀的思想基礎上,吸取禪宗隨緣自適的思想,坦然面對人生,保持自己隨遇而安、榮辱不驚的人格尊嚴。本文即從分析禪宗文化對蘇軾的影響入手,對蘇軾詩文隨緣自適的處世哲學、人生如夢的禪學主題進行了具體解讀,以期能還原一個真實的蘇軾。
關鍵詞:蘇軾詩文 禪宗思想 隨緣放曠
眾所周知,蘇軾的豪放風格是建立在積極進取、灑脫達觀的思想基礎之上的,儒家的入世、“致君堯舜”是蘇軾詩詞的主導思想。但當蘇軾在仕宦道路上遭受打擊、迫害之時,卻能隨遇而安,既不蠻干硬拼,也不消沉隱世,而是以曠達的態(tài)度解脫苦悶,“用舍由時,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閑處看?”(《沁園春·赴密州早行馬上寄子由》),我們認為這正是蘇軾深受禪宗思想影響的結果。
蘇軾雖受儒學影響頗深,但同中國廣大的封建士大夫一樣,“早歲便懷齊物志”,與莊子結下難了之緣?!短K轍集·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銘》寫到:“(東坡)初好賈誼、陸贄書,……既而讀《莊子》,喟然嘆息曰:‘吾昔有見于中,口未能言,今見《莊子》,得吾心矣!”
莊子說:“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碧K軾就是這樣的“德者”。其原因就在于蘇軾視貶所與“吾鄉(xiāng)”齊一,于是便“安土忘懷”,這種精神勝利法與莊子的“萬物其一”并無二致。“升沉何足道,等是蠻與觸”,“早知臭腐即神奇,海北天南總是歸”,“何處青山不堪老,當年明月巧相隨”。其詩詞如是觀,其文亦如是觀。
如《超然臺記》便是如此。此文作于密州,其時蘇軾因兩次上書神宗反對王安石新法,均未被采納,便郁郁不得志,請求離京外任。先是通判繁華的杭州,三年后改任密州。杭、密生活水平相去懸殊:杭州歡宴不斷,密州卻“齋廚索然,日食杞菊”。蘇軾借老莊“萬物齊一”的思想安慰自己道:“人之所欲無窮,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盡。美惡之辨戰(zhàn)乎中,而去取之擇交乎前,則可樂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如能“萬物齊一”,超然物外,無美惡之辨,將“舟楫之安”等同于“車馬之勞”,處“雕墻之美”同“采椽之居”,視“湖山之觀”匹“桑麻之野”,則“吾安往而不樂”。因此當蘇軾臨老謫居海外,窮愁顛越,無不自得,超然物外,便不難理解了。
然而實現(xiàn)這份超然,更離不了禪宗的影響。從個性和氣質看,蘇軾是一個頗有見識、才華橫溢的文人才子,尤其是他格外豐富的感情世界,常常表現(xiàn)出一種高層次的內(nèi)在孤獨感。他總是帶有哲學思想去多愁善感,去思考人生、自然、社會等大命題,為民族、時代和人類命運而憂心忡忡。而此時此刻,在他苦苦求解時,禪宗給他指明了一個思想出口。
禪宗認為“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它主張在現(xiàn)世求得一種自由解脫,關鍵在于“真性自空”,使心靈處于一種空虛的境地。這種“空”,不是簡單的“空無”,而是心處塵世,精神上卻一塵不染。也就是說,擺脫人世間的有無、生死、得失等功利欲望的束縛,根本解決人本性中絕對自由之追求與客觀現(xiàn)實的矛盾,達到精神自由的境界。禪宗所崇尚的這一超然玄悟的心性,深深影響了蘇軾的人生觀,他追求真率自然,不受事物的羈絆,形成狂放不羈和通達灑脫的個性,正所謂“任性逍遙,隨緣放曠”(蘇軾《論修養(yǎng)帖寄子由》)。
蘇軾因父病故,扶喪歸里。他幾年不在京城,朝里已發(fā)生天大的變化。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支持變法。蘇軾的許多師友,包括當初賞識他的恩師歐陽修在內(nèi),皆因新法的施行與王安石意見不合,被迫離京,朝野舊雨凋零。蘇軾眼中所見的,已不是他二十歲所見的“平和世界”。
熙寧四年(1071)出任為杭州通判后,蘇軾遍游佛寺,向高僧懷璉、慧辯、元凈、契嵩、惠勤、參寥等參法。蘇轍在《偶游大愚見余杭明雅照師舊識子瞻能言西湖舊游將行賦詩送之》一詩中回憶道:“昔年蘇夫子,杖屨無不之。三百六十寺,處處題清詩?!蔽鯇幤吣辏?074)蘇軾出任密州太守。在密州山窮水惡之中,歷歷在目的是人民疾苦,參禪禮佛成了蘇軾排解郁悶的重要渠道??梢哉f,密州是蘇軾思想傾向于禪宗的開端。
蘇軾接受禪宗也是有其現(xiàn)實因緣的。蘇軾生長于佛教傳播相當發(fā)達的四川,他自幼生活的眉山,與佛教圣地峨眉山相去不遠,距著名的樂山大佛更近。處在峨嵋佛教文化圈內(nèi),蘇軾家庭的宗教氣氛也十分濃郁,其父蘇洵系云門宗四世圓通居訥皈依弟子,其母程夫人亦系優(yōu)婆夷,其弟、其繼妻都信佛,家中供有五代貫休所繪的十八羅漢水墨畫像。等蘇洵和程夫人逝世后,蘇軾將他們生平喜愛之物捐給寺院,并作《十八羅漢頌敘》。蘇東坡之弟蘇轍,亦系佛教居士,名列“唐宋散文八大家”之內(nèi)。他在《試院唱酬十一首·次前韻三首》中寫道:“老去在家同出家,《楞伽》四卷即生涯?!碧K軾的續(xù)室王閏之亦好佛,東坡曾在她的生日時根據(jù)《金光明最勝王經(jīng)》的教義,買魚放生為其祝壽,并作《蝶戀花》詞云:“放盡窮鱗看圉圉,天公為下曼陀雨?!币约昂髞硖K軾在杭州納的歌妓王朝云更是信佛篤深。由此可見,蘇軾接受禪宗是有著深厚的家庭淵源的。
蘇軾禪宗思想的深刻化應是在黃州時期。其弟蘇轍在《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銘》中云:“既而謫居于黃,杜門深居,……后讀釋氏書,深悟實相,參之孔、老,博辯無礙,浩然不見其涯也?!碑斀B圣年間蘇軾再貶惠州、儋州之時,其佛學修養(yǎng)已匯通三教,且有了深刻的認識。
從1057年母喪到1074年出任密州,近二十年的風風雨雨,使蘇軾深深體會到世道艱難、宦海多波,此時也許在王閏之和固有的家庭環(huán)境影響之下,蘇軾主動向禪宗靠攏,從中汲取營養(yǎng),去追求那種“外物無芥蒂于心”的精神寧靜,以使自己在生活中順其自然,隨遇而安,“無往而不自得”,始終保持通達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
這種生活態(tài)度表現(xiàn)在詩詞中,就是出現(xiàn)了大量的人生“如夢”“如幻”之類的詞語。這些都緣自佛教的空、凈思想。基于十二因緣的基本理論,釋迦牟尼提出了著名的“三法印”佛教人生觀,即“諸行無常印、諸法無我印、涅槃寂靜印”。既然人生一切現(xiàn)象皆依據(jù)因緣和合,且人的一生永遠在流轉變化之中,那么人、人生便沒有真實本體,就像《金剛般若經(jīng)》中所謂眾生之相“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蘇軾的筆下,人生的空幻意識比比皆是:密州時期的詞作《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不但是人生變化不定的寫照,也是佛家因緣和合的闡釋。更加明顯的還有“此身如傳舍,何處是吾鄉(xiāng)”,“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休言萬事轉頭空,未轉頭時是夢”的感慨。不同于佛教的是,蘇軾能將人生本質的無意義與當下生活的有意義相結合,從而追求現(xiàn)實生活的滋味、內(nèi)容、意義。而這種矛盾的結合,形成巨大的張力,成為蘇軾豪放超曠風格的生長土壤。
由此可見,在禪宗“任性逍遙,隨緣放曠”思想的影響下,蘇軾最終以一種不可抑制的沖動,一種無法遏制的欲望盡情表現(xiàn)其張揚的個性、瀟灑的英姿,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位“天下之無思慮者形象”。蘇軾的一生在政治上是不得志的,也正因為政治上的不得志,讓他有機會了解中國博大精深的禪宗文化,并在其中找到自己的方向,追求內(nèi)心的平衡和心靈的超脫。禪宗思想改變了蘇軾的人生態(tài)度和行為方式,更鑄就了他文學上的輝煌!
(陳建忠,張保太 甘肅省酒泉市肅州中學 73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