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倩倩 宋健
山東省青州市南小王村,一個僅有309口人的小村,成立的青州市南小王晟豐土地股份專業(yè)合作社,卻把有1036口人的耿家里雙村的土地流轉過來,同時還種了北牛家村和北大王村兩個村的地,而且附近好幾個村都想把土地交給合作社經(jīng)營,現(xiàn)在合作社土地入社面積達到了1227畝。是什么讓南小王村的土地合作社具有如此吸引力?
土地入股,農民當“股東”
當筆者在南小王村見到村民史洪亮時,他正準備開上自己的運輸車去淄博跑生意。盡管一家子有4畝半地,但史洪亮卻沒有像其他人一樣在地里忙活:“地都交給村里的合作社種了,不用自己操心,騰出功夫來跑買賣?!蓖恋匾匀牍尚问郊尤肓撕献魃?,史洪亮的身份也變成了合作社的“股東”,2011年雖然他沒有在田里出一分力,但根據(jù)合作社“固定收益加浮動紅利”的分配方式,算上股利和分紅,年底一共從合作社得了9000多元。
“以農戶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集體農用土地使用權為依據(jù),土地股份專業(yè)合作社把土地變?yōu)楣蓹?,每畝土地經(jīng)營權折算為1股。這樣在收益分配上,和合作社簽訂土地流轉的農戶除了每股每年固定享受926斤小麥的股利外,根據(jù)合作社當年的經(jīng)營情況,還可以按入社股份的多少享受二次分紅?!蹦闲⊥醮宕逯Р繒洝㈥韶S土地股份專業(yè)合作社理事長孫國貞說。
“對于入社社員,一般的合作社都是每年給多少錢,而我們則是每年每畝給926斤小麥。”對于南小王村合作社新穎的分配方式,孫國貞解釋說:“小麥的價格是浮動的,但是不論漲到多少錢,都給社員每畝固定的小麥,這就保證了農戶的口糧?!?/p>
2008年9月,青州市南小王晟豐土地股份專業(yè)合作社成立后,南小王村105戶全部與合作社簽訂了土地流轉協(xié)議,土地入社面積達到了508畝,占全村土地的80%。以前因為村民外出打工、做生意常年擱置的荒地也被利用起來。合作社成立當年,通過市里和鎮(zhèn)上的農村土地流轉服務大廳對外發(fā)包,立即就有235畝流轉土地被北京和濰坊的種子公司以1540斤小麥的價格承租,除去提取了10%的公積金、5%的公益金和必要的費用支出外,2009年南小王村土地合作社社員每股土地分紅了170元。
土地入園,規(guī)模經(jīng)營效益高
看到南小王村土地股份專業(yè)合作社產生的經(jīng)濟效益,鄰近村村民也紛紛要求入社,入社社員達到了298戶,入社土地1227畝。
入社土地和社員多了,要增加分紅,首先就要把“紅包”做大,再單純依靠以往土地發(fā)包形式取得收益,入社社員的收益就無法保證。為了增加土地單位產出,合作社把流轉過來的分散土地進行整理,規(guī)劃出了無公害蔬菜大棚種植區(qū)、有機蔬菜種植區(qū)、糧食種植區(qū)、良種繁育區(qū)等幾個大區(qū),根據(jù)土地條件,成方連片集中經(jīng)營。
在南小王晟豐土地股份專業(yè)合作社的無公害蔬菜大棚種植區(qū),筆者看到一個個大棚鱗次櫛比,棚區(qū)內道路四通八達,水電設備齊全。除此之外,還統(tǒng)一配備了5個沼氣池為蔬菜種植提供有機肥。孫國貞說,整個棚區(qū)共有85個蔬菜大棚,全部是合作社通過前期外包盈利和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抵押貸款方式建起來的,吸引了郭集村、北小王村等六七個村的村民過來租種。
劉新功是北口埠村一名普通村民,自從2011年9月承租了南小王晟豐土地股份專業(yè)合作社的一個4畝地的高溫蔬菜大棚以來,每天到十幾里外的棚區(qū)“種地”就成了他的必修課?!按笈锸墙ê玫?,租期是10年,每年的租金是2.8萬元,棚區(qū)里設施很全,什么也不用操心,今年種的有機黃瓜收了2萬多斤,除去租金、成本,一年下來純收10萬塊錢不成問題?!?/p>
合作社經(jīng)營有方,社員的分紅也是年年攀升,孫國貞說:“2010年入社土地每股分紅480元,2011年就漲到了1100元,分紅總額達到135萬元,2012年年底每股分紅1500元不成問題?!?/p>
土地生金,富了農戶合作社
南小王村的土地股份專業(yè)合作社把土地集中起來讓有實力、有頭腦、有路子的能人經(jīng)營,也讓一部分農民變身成為產業(yè)工人,拓寬了致富渠道。60歲的王貴香與合作社簽訂合同,將家里的6畝土地全部流轉,自己則到附近的育苗廠打工,每月可以拿到1500元工資。她告訴筆者:“以前自己種地,搭上時間、化肥,我們兩口子忙活一年,一畝地也就收入千把元?,F(xiàn)在不僅有土地股利和分紅,還有打工掙下的錢,一年下來,純收入能有近3萬元?!?/p>
流轉土地不僅富了農戶,也壯大了合作社。2011年,合作社自籌資金10萬元利用流轉的20畝低洼林地發(fā)展特色養(yǎng)殖,加上土地承租和大棚外包,合作社年收入達到284.18萬元。2012年他們又在流轉土地上新規(guī)劃了350畝的有機農業(yè)生態(tài)園,開始在土地利用經(jīng)濟效益上做文章,出資40余萬元建設完成了3個集蔬菜種植、畜禽養(yǎng)殖、日光溫室和沼氣生產為一體的“四位一體”大棚,通過示范和對社員培訓后,當年年底建成了20個對外承租。
“目前,南小王村利用合作社收益和銀行抵押貸款,新建起了2棟居民樓,村民整體搬遷后,能置換出土地100畝用于開發(fā)經(jīng)營。另外,下一步合作社還打算流轉附近7個村的近萬畝土地,吸引更多的農民變成‘股東?!睂O國貞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