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鶴鵬
在波士頓剛剛閉幕的2013年美國科學促進會年會上,促進科學家參與科學傳播再度成為年會中各科學傳播類專題研討會討論的焦點。
一系列新的數據表明,至少在美國,公眾參加各類科普活動的首要促動因素是能與科學家進行直接交流。例如,麻省理工學院(MIT)博物館館長杜蘭教授就報道,有67%的人到MIT博物館參觀是因為有機會與科學家進行直接交流。這是讓人們去該博物館參觀的首要原因。
同樣,去年美國科學節(jié)聯盟(Science Festival Alliance)委托第三方咨詢公司對人們參加各種科學節(jié)和科普活動進行調查,得出的結論也是讓人們參會的首要原因是與科學家進行交流。
與此同時,美國科學節(jié)聯盟的各成員,都在組織活動時努力增加了科學家、特別是青年科學家的參與。除了傳統(tǒng)的講座外,還推出了“酷科學”“詢問科學家”以及扮演科研角色等各種活動。這些活動不僅增加了觀眾的參與熱情,而且我也讓科學家們感覺良好。
在各個科學節(jié)中,美國加州灣區(qū)6個縣聯合舉行的科學節(jié)由于當地科研機構眾多的緣故,吸引了大量科學家參加活動,而參加活動的科學家中,有80%表示明年會再次參加類似的活動。
毫無疑問,科學家參與科普是這個行當的社會責任,但僅僅靠社會責任并不能說服科學家們投身科普。中國科學家這方面的表現就可以說明這一點。
在世界各國中,恐怕沒有哪個國家的科普(或類似詞匯)大旗舉得比中國還高,但也沒有什么國家的科學家比中國科學家更加不愿意與公眾直接交流。
不少科學家會顧慮到緊張的時間和激烈的科研競爭而不愿意投入時間和精力與公眾交流,殊不知其實與公眾交流完全會給科學家?guī)碚氖找?。例如,全球最牛的醫(y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yī)學雜志》的一項研究發(fā)現,如果該刊的某篇論文被《紐約時報》報道,一年內它被引用的次數將比其他論文增加72%。英國醫(yī)學期刊《BMJ》也發(fā)現了類似的情況。
科學家們的收益不只是影響因子的提升,也不僅是完成類似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那樣出錢單位的科普要求。實際上參與科普,也會讓他們在感受到樂趣的同時,能夠探索更多創(chuàng)新的科研方式。
隨著現代科學的迅速發(fā)展不斷挑戰(zhàn)著人們的倫理和傳統(tǒng)社會信條,不少科學家也會擔心參與科普會導致不必要的糾紛。這方面中國,包括轉基因等在內的一些有爭議領域的科學家表現尤其“突出”。
但其實,中國科學家的顧慮并非特例。德國科學傳播學者彼得(Hans Peter)就報道,其最近進行的針對多國神經科學家的調查表明,美國、德國、法國科學家都不認為公眾有資格對科學界內部管理發(fā)言。
而在另一組數據中,美國、德國、中國大陸以及中國臺灣的科學家都不認為公眾有足夠的能力就科學事務形成判斷。在后面這組數據中,另一個有意思的發(fā)現是,中國大陸、德國和中國臺灣的科學家如果做科普,更愿意通過自己與公眾進行交流的方式而不愿意利用大眾媒體。
這些數據表明,擔心公眾“瞎摻和”,是各國科學家普遍的心態(tài)。而在同樣的心態(tài)下,最終的科普表現不同,則可能是體制、文化與管理制度等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了。
科技生活2013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