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清晨,西大街的棉花鋪、刻章店還在沉睡。斑駁的涂鴉墻根下,穿行著拎小菜匆匆走過的爹爹婆婆。也有稍年輕些的,騎著式樣老舊成色嶄新的二八鳳凰搖著鈴兒,一路疾行,系在把手前的竹編筐還蕩著茼蒿殘葉。
不用怎么打聽,升騰著熱氣的包子鋪、載著滿盆鮮魚頭的摩托便是路標,一氣兒跟到西大街盡頭,慌了陣腳。找居民打聽,答案詩意得一塌糊涂,“向左走,向右走,都行?!?/p>
索性先向左。西大街百年歷史還在蔓延,老食店比比皆是,隨便哪間早點鋪子,都人滿為患。需一人環(huán)抱的老槐樹下,炸油條的香味飄滿整條巷子,樹干上的診所牌子被熏得焦黃。
巷子喚作北城巷。不足一車寬,約莫一里長。雨水瀝濕的路面,愈加潔凈。籮筐、扁擔、背簍、大石塊支起的帳篷,像是要與主家西大街般配,硬生生把小日子過出了歲月感。
巷口挑擔子賣湯圓皮的女人,生意自四年前做到今日,不到中午就能賣完走人。她卻是這里的年輕人,論資格,巷子變成菜場已有十年之久。即便是賣小菜的攤販,也多是舊識。
同是綠葉菜,鋪在菜市瓷磚拼成的攤位上,和擔在竹編的籮筐里,立時在買家心里分出高下。別處或許是用來抬高菜價的花頭,卻是這兒菜販的日常裝備。
誰愿意用冰冷的材質隔開了田間的香氣。灑在路面上的殘葉,自有走地雞跳著銜走。隔壁魚檔的大貓,更有口福。只要乖乖的不撲上大水盆,就有阿伯把枯萎的小魚送進嘴。
左邊的故事尚未記完,便有熱情的婆婆拽著我,去右邊看熱鬧。僅相隔70米,陶家巷好比是從西大街伸出的另一只綠翅膀。
“大多是安徽和河南人從白沙洲直接拉來的菜,價格比北城稍便宜?!闭f是外地人多,巷子的第一家卻是一對做了十多年春卷生意的夫婦。攤子前是一袋剛摘下來的薺菜,綠得扎眼。老公在小蜂窩煤爐子上變魔術一樣,甩手就是一張面皮,老婆用薺菜和了鮮肉,包著春卷。
看著墻上的青苔,就猜得出陶家巷的年紀。還在暗示的,有左手店家門前懸起的新民印刷廠老牌子。
與北城巷不同,這兒多做專門生意。一家老門臉屋里住人,前面伸出一張棚子就是生意。賣藕的中年人全身沾滿了泥,幾大攤藕鋪得浩浩蕩蕩,前來的顧客不用多交流,瞅著價錢就知道哪是煨湯,哪是脆炒。
如此排場的,還有雞蛋專業(yè)戶、粉面專業(yè)戶、水產、豬肉。家家安然做著一樣生意,一守十年。
采訪結束時正是中午,萍萍面店前人流不絕。有這樣一個對話落入我的耳朵?!敖裉熨I這多粉?”“明天休息撒,抱著粉好安心睡懶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