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劍波
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提高提問的有效性可以有力地促進課堂教學,便于教師及時了解學情,因勢利導推進教學,便于學生了解教師思路,高效掌握知識,靈活運用知識。課堂提問適用于各個學科,也是教師常用的教學方法之一。對于英語教學來說,課堂提問更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因為學生只有多說、常說、大膽說,才能練就一口流利的英語。教師如何引導學生開口說英語呢?這就需要教師認真研究提問技巧,通過提問來打開學生的話匣子。
一、課堂提問要以學生聽明白為基本要求
由于英語不是學生的母語,特別是七年級學生剛接觸英語,英語教師若用英語發(fā)問,勢必讓許多學生發(fā)蒙。提問,首要的問題是必須讓學生聽明白。如果用英語創(chuàng)設語言環(huán)境,盡量使用比較簡單的英語,并借助實物、手勢,降低語速,確保學生能夠清楚明了教師的意圖。如果英語內容比較復雜,就先使用漢語提問,以免在課堂上耗費大量時間。
二、課堂提問要把握好時機
中學生雖然好奇心強,對新事物充滿興趣,但學習目的不明確,教師分階段抓住時機提問,有助于積極開展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教師提問要以利于課堂推進、學生記憶、調節(jié)課堂氣氛為原則。比如課前提問,有利于學生集中注意力,放松心態(tài);課中提問,有利于調節(jié)學習氛圍,當有學生走神時,提問能夠起到警醒作用;下課前的提問可以起到加深印象、強化記憶、鞏固知識的效果。總之,教師要根據課堂結構、學生的學習情緒和所授知識內容的特點,適時發(fā)問,從而巧妙地吸引學生注意力,激活學生思維。
三、英語課堂提問要根據英語學科的特點來靈活設計問題
1.檢測性提問
由于英語學科是偏重記憶和運用的實用型課程,因此,教師的提問一般側重于檢查學生對單詞的記憶,如拼寫、讀音和對課文的背誦。對于這樣的檢測性提問,教師對于學生的回答要多肯定、多鼓勵。心理學研究認為,如果一個人總處于興奮、愉快的狀態(tài),他的思維就會有超常的發(fā)揮,接收外面信號的速度就會非?????〞r間的單純記憶訓練會使學生感覺疲憊和枯燥,因此教師要學會使用提問這一手段,幫助學生始終處于興奮、愉快的學習狀態(tài),強化記憶效果。
2.理解性提問
當進行聽力訓練或培養(yǎng)學生閱讀分析能力時,教師設計問題就要“精當”,做到精練、言簡意賅、通俗易懂。設計問題要體現重點、難點,同時還要緊扣教材,富于啟發(fā)性,能夠引導學生抓住關鍵,以點帶面,循序漸進,最終全面突破。
3.考試后解讀試題時的提問
英語試卷結構相對比較簡單固定,在考試后解讀試卷時,通過教師的提問,學生可以明確試題結構的特點和答題技巧,學會分析試題,找出“題眼”。教師的提問要有啟發(fā)性,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同時鼓勵學生大膽質疑,進行思維碰撞。
四、課堂提問要做到既關注全體又關懷個體
一般課堂提問針對的是中等程度以上的學生,但兩頭的學生又有不同的感受:優(yōu)等生覺得提問過于簡單,學困生又覺得太難。因此,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能力的高低,設計不同梯度的問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去解決不同難度的問題,使每一位學生在課堂上都有展示的機會。民主、平等的提問,有利于構建和諧課堂,拉近師生感情。
五、好的課堂提問需要教師加強自身的綜合修養(yǎng)
教師要主動和學生建立一種朋友式的交流模式,注意自己提問時的表情、語氣、手勢,學會傾聽,及時鼓勵學生、糾正錯誤、補充不足,注意呵護學生自尊心,保護學生課堂回答問題的積極性,給每個學生創(chuàng)造品嘗成功喜悅的機會,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想說、敢說、會說。教師要苦練語言基本功,用悅耳的音色去感染學生,用優(yōu)美的語言去陶冶學生,用幽默風趣的語言來吸引學生。
總之,精準而有吸引力的課堂提問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思維發(fā)展,而且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掌握英語課堂提問技巧也是實施“培優(yōu)補差”的有效途徑,能夠真正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展示教師的教學藝術,顯示教師的教學魅力。
(責 編 流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