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培成
〔關(guān)鍵詞〕 課堂教學;“自主導引式”;
教學模式;實踐體會
〔中圖分類號〕 G424.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3)
05—0028—01
“自主導引式”課堂模式是一種先進的教學模式,它以學生為本,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chǔ)。這種模式是把學生分成4~6人的學習活動小組,學習活動小組的組建可分三層進行:一是按成績、性別、性格搭配;二是給小組成員定位、分配任務(wù);三是解決特殊學生的學習活動。教師不再是站在講臺上,而是走下講臺,在各小組之間進行導學,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變?yōu)橹鲃印K腥齻€特點:即先學后導、分層遞進、交流提升,有三種課型:即導學課、展示課、測評課,有五個環(huán)節(jié):即預(yù)習檢測、明確目標、合作探究、交流提升、達標測評。這種教學活動模式能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下面,筆者就結(jié)合教學實踐談?wù)勛约旱淖龇ā?/p>
一、抓好課前預(yù)習,做到不看不講
教師應(yīng)在課前要求學生利用工具書自主閱讀課文,然后完成預(yù)習。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是為了不“教”。教給學生好的學習方法將使學生受益終身。每一堂課開始,筆者都把檢查學生的預(yù)習作為重點,或板書、或口答、或筆答,然后進行評價并加分,這樣學生就有了自學的動力。為了小組的榮譽,組長會督促本組成員課前做好充分準備,在課堂上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只有為學生提供動眼、動手、動口、動腦的條件、機會,才能提高全體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做到全員參與、全程參與。教師還應(yīng)創(chuàng)設(shè)良好的教學情境,運用幻燈片、音響、錄像表演等教學手段,讓學生身臨其境、觸景生情、情中悟理、情理交融,從而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
二、鼓勵學生合作探究,做到不議不講
在完成第一階段檢查預(yù)習的評價之后,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因為學習目標是每節(jié)課的靈魂,讓學生明確這節(jié)課要學什么、怎么學,應(yīng)學到什么程度。明確了學習目標,就會有學習的動力,有的放矢,把注意力集中在學習目標上,然后分組探究。有了明確的學習目標和任務(wù),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增強,這時,一個組內(nèi)的同學在組長的帶領(lǐng)下就可以迅速展開研討。當然,設(shè)計的問題難易要適度,難易適度的問題能充分調(diào)動和拓展學生的思維,并使學生充分享受回答問題的樂趣,從而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所以,教師要深鉆教材,熟悉每節(jié)課的教學目的,了解教材重點、難點,結(jié)合課后思考、練習中的問題,結(jié)合學生的知識水平,遵循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設(shè)計出富有啟發(fā)性的問題。這樣的階段,將是學生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的真正階段,學生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都是獨特的。當每個小組都通過合作探究完成任務(wù)后,就引導學生進行成果展示,或口頭表述、或板書答案。最后,讓各小組將不能解決的問題提出,教師匯總引導學生共同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問題作為討論重點,然后引導全班同學進行探究。此階段,由于問題都是學生在小組中無法解決的,急于求知的,大有主動“請戰(zhàn)”情境,課堂氣氛異?;钴S、輕松。學生們互相啟發(fā),互相質(zhì)疑,共同論證,共同解決問題。特別是對于優(yōu)等生來說,他們更深層次的求知欲及表現(xiàn)欲得到了滿足。對學生的回答,教師要給予適時、恰當?shù)脑u價,使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視的,是得到教師充分尊重的,從而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堅定學生自主學習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