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鹿
所謂贈與合同,是指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愿意接受贈與的合同。從贈與合同含義可以看出:
一、贈與是一種合意,是雙方的法律行為
贈與合同雖為單務、無償合同,也需有當事人雙方一致的意思表示才能成立。如果一方有贈與意愿,而另一方無意接受該贈與的,贈與合同不能成立。在現實生活中,也會出現一方出于某種考慮而不愿接受對方贈與的情形,如遇此情況,贈與合同即不成立。
二、贈與合同是轉移財產所有權的合同
贈與合同是以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給予受贈人為內容的合同,是贈與人轉移財產所有權于受贈人的合同。這是贈與合同與借用合同的主要區(qū)別。
三、贈與合同為無償合同
所謂“無償合同”,是指僅由當事人一方為給付,另一方不必向對方償付相應代價的合同。在贈與合同中,僅由贈與人無償地將自己的財產給予受贈人,而受贈人取得贈與的財產,不需向贈與人償付相應的代價。這是贈與合同與買賣等有償合同的主要區(qū)別。贈與的財產有瑕疵的,贈與人不承擔責任。附義務的贈與,贈與的財產有瑕疵的,贈與人在附義務的限度內承擔與出賣人相同的責任。贈與人故意不告知瑕疵或者保證無瑕疵,造成受贈人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由于贈與合同為無償合同,贈與是為了受贈人的利益而為的行為,因而贈與人對贈與財產的瑕疵擔保責任,與有償合同有所不同。該條的內涵有三個方面:
(1)贈與的財產有瑕疵的,贈與人原則上不承擔責任。
(2)在附義務的贈與中,贈與的財產如有瑕疵,贈與人需在受贈人所附義務的限度內承擔與出賣人相同的責任。就一般的贈與而言,贈與人原則上不承擔瑕疵擔保責任。但對于附義務的贈與,受贈人雖受有利益,但又需履行約定的義務。如贈與的財產有瑕疵,必然導致受贈人所受利益有所減損,這便與合同約定的權利與義務不相對應,使受贈人遭受損失。為保護受贈人的利益,并求公允,應由贈與人承擔瑕疵擔保責任。就受贈人履行的義務而言,有如買賣合同中買受人的地位,因此,贈與人應在受贈人所附義務的限度內,承擔與買賣合同中的出賣人同一的瑕疵擔保責任。
(3)贈與人故意不告知瑕疵或者保證無瑕疵,并且造成受贈人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贈與人故意不告知贈與的財產有瑕疵的,是有主觀上的惡意,也有違誠實信用原則。因贈與財產的瑕疵給受贈人造成其他財產損失或者人身傷害的,應負損害賠償責任。如果贈與人故意不告知瑕疵,但沒有給受贈人造成損失,則不承擔賠償責任。贈與人保證贈與物無瑕疵,給受贈人造成損失的,也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四、贈與合同是單務合同
所謂“單務合同”,是指僅由當事人一方負債務,另一方不負債務,或者雖負有債務,但無對價關系的合同。在一般情況下,贈與合同僅由贈與人負有將自己的財產給予受贈人的義務,而受贈人并不負有義務。在附義務的贈與中,贈與人負有將其財產給付受贈人的義務,受贈人按照合同約定負擔某種義務,但受贈人所負擔的義務并非贈與人所負義務的對價,其間的義務并不是相互對應的,因此贈與合同為單務合同。
五、贈與合同為諾成合同
贈與合同是實踐合同還是諾成合同,與贈與合同自何時成立直接相關。贈與合同是否以交付標的物為成立要件,國外立法例上有不同規(guī)定,我國法學界也有不同認識。所謂“實踐合同”,又稱“要物合同”,是指除當事人間的意思表示一致以外,還需交付標的物才能成立的合同。它以當事人的合意和交付標的物為成立要件。所謂“諾成合同”,又稱“非要物合同”,是指當事人之間意思表示一致,即能成立的合同。它以當事人的合意為成立要件。
六、贈與合同為不要式合同
贈與合同是要式合同還是不要式合同,與贈與合同是否成立也有關聯。所謂“要式合同”,是指法律要求必須采用一定的形式的合同。所謂“不要式合同”,是指法律沒有要求必須具備特定的形式的合同。不要式合同不排斥合同采用書面、公證等形式,只是合同的形式不影響合同的成立。依照合同法的規(guī)定,贈與合同為不要式合同。贈與合同既可采用口頭形式,又可采用書面形式或者在合同訂立后辦理公證證明。無論采用何種形式,也無論是否經過公證,都不影響贈與合同的成立。
七、贈與合同為撤銷權受到限制的合同
受贈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的近親屬;對贈與人有扶養(yǎng)義務而不履行;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贈與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一年內行使。贈與合同的法定撤銷,是指贈與合同成立后,在具備法律規(guī)定的情形時,撤銷權人可以撤銷贈與。贈與的法定撤銷與任意撤銷的不同點在于:
第一,撤銷贈與須依法律規(guī)定的事由;
第二,只要具備法定事由,不論贈與合同以何種形式訂立以至經過公證證明,不論贈與的財產是否已交付,也不論贈與是否屬于社會公益和道德義務性質,享有撤銷權的人均可以撤銷贈與。
贈與本是使受贈人取得利益的行為,如果受贈人對贈與人有加害行為或者其他忘恩負義行為的,法律應賦予贈與人有撤銷贈與的權利。贈與合同的法定撤銷情形,均為受贈人的違法行為或者違反贈與合同約定的行為。贈與人依法撤銷贈與的權利,是法律對贈與人加以保護的重要內容。
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的三項法定情形有如下含義:
第一,受贈人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的近親屬。其要點,一是受贈人實施的是嚴重侵害行為,而不是輕微的、一般的侵害行為。二是受贈人侵害的是贈與人本人或其近親屬,包括配偶、直系親屬(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等)、兄弟姐妹。如果侵害的是其他親友則不在此列。按照我國合同法的規(guī)定,受贈人只要嚴重侵害了贈與人或者贈與人的近親屬,贈與人即可撤銷贈與,而不限于故意和犯罪行為。
第二,受贈人對贈與人有扶養(yǎng)義務而不履行。受贈人對贈與人有扶養(yǎng)義務。贈人對贈與人有扶養(yǎng)能力,而不履行對贈與人的扶養(yǎng)義務。如果受贈人沒有扶養(yǎng)能力或者喪失了扶養(yǎng)能力的,不產生贈與人撤銷贈與的權利。
第三,受贈人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贈與合同約定了受贈人負有一定的義務。贈與人已將贈與的財產交付于受贈人。受贈人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在附義務的贈與中,受贈人應當依約定履行其所負義務。在贈與人向受贈人交付了贈與的財產后,受贈人如不依約履行其義務,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
為了盡早確定贈與關系的去留,撤銷權人應當依法及時行使撤銷權。贈與人行使撤銷權的期間為一年,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計算。這一期間屬于除斥期間,即法律對某種權利所預定的行使期間,不存在中止、中斷和延長的問題。撤銷權人如在法律規(guī)定的期間內不行使撤銷權的,其撤銷權即歸于消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