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傾城/文
正在吃飯。大姐忽然問我:“d,i,s,a,p,p,e,a,l是什么意思?”
我一怔,問:“前言后語是什么?”
那是大姐的女兒小滿飛抵美國讀書的第二周,我們與她相差12小時,只能靠網(wǎng)絡、微信與語音聯(lián)系。大姐經(jīng)常在電腦前守到次日凌晨1點鐘,為了小滿吃過中飯后回寢室,能短暫地聊幾句。若碰不上,她就靠翻閱小滿的空間、留言或狀態(tài)來推斷。
此刻,大姐告訴我:“小滿QQ的下面,寫著:‘眼鏡’,三個驚嘆號,然后,這個d什么什么的。我不認識呀,就用力記下來,現(xiàn)在問你?!?/p>
原來大姐背錯了最后一個字母,難怪我拼不出來:“哦,是‘不見了’。她的眼鏡不見了。”
大姐頓時急了:“這才幾天呀,眼鏡就丟了。怎么辦?人生地不熟,她到哪里配?”這頓飯,我們吃了多久,她就嘮叨了多久。
等到了家,電腦上小滿的狀態(tài)已經(jīng)變成:“眼鏡找到了?。?!”她媽松一口氣,跑去開抽屜,“你的零食呢?我記得總是有的,我沒吃飽?!?/p>
中午,我回家,看到我媽,小滿的姥姥正趴在桌前,全神貫注對著ipad。我以為她在打連連看,再一定睛,她居然在用手寫的方式與小滿聊天。
已經(jīng)到了提筆忘字的年紀,我媽每寫一個字都猶豫一會兒。寫寫停停,仿佛還打算長篇大論。我替她著急:“提交提交,先提交了再說?!?/p>
她說:“就這么幾個字呀?!?/p>
我說:“你要碰錯鍵就全消了?!?/p>
她從諫如流,每打完一個逗號,就按一下提交。聊到小滿說:“姥姥我要去上課了?!?/p>
我媽到我房間,憂心忡忡道:“我說:‘小滿,我是姥姥。’小滿就打:‘姥姥’三個驚嘆號。她是不是嫌我啰嗦呀?”
我大吃一驚:“不可能?!?/p>
“那為什么要打這么多驚嘆號?”
90后的表達習慣就這樣:“我覺得主要是感動。姥姥都為她學用ipad了。”
她三番五次地問我:“真不是嫌我啰嗦?”
我向她反復保證:“絕對不可能,絕對的?!?/p>
我媽這才心滿意足地走開,一路自言自語:“不是就好?!?/p>
我姐我媽,都是讀過大學的,但在日常生活中,荒廢已久,此刻,卻不約而同重拾書寫,重歷文字。遇到難處,媽媽打字謎,姥姥做功課,甚至抱出了字典。
有人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說:不,愛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