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漢與小偷
從前,有一個懶漢,天天在家里吃飯、睡覺、曬太陽,像一條死蛇一樣,動也懶得動一下。懶漢的妻子嫌他太懶,賭氣回娘家去了。
這天,懶漢睡到日上三竿才從床上爬起來,覺得肚子餓,就摸到廚房里,見沒啥現(xiàn)成的吃的,也懶得生火做飯,又感到身上冷,就慢慢挪到門口,坐在門檻上曬太陽。
這時,一個剃頭匠走過來,看見懶漢頭發(fā)、胡子很長,就問:“老人家,你剃不剃頭?”
懶漢只是把眼睛睜開一條縫看看剃頭匠,動也不動,話也懶得回。
剃頭匠想,這人莫非是個癱子,還是啞巴?他就把懶漢的頭剃了,胡子刮了。見懶漢仍然不動不開腔,就自己進屋去拿了些糧食抵剃頭錢。出門時,他又拿了懶漢妻子的一條花帕子包在懶漢頭上,生怕他剛剃的光頭被太陽曬痛了。
這時,又來了個賣胭脂水粉的婦人。她看到頭上包著花帕子的懶漢,以為是個女人,就問:“大嫂,你買胭脂水粉嗎?”
懶漢照樣懶得動懶得開腔。婦人就給懶漢臉上撲了粉,搽上胭脂。懶漢眼睛也懶得睜開,任她擺布。婦人給懶漢打扮完了,就自己進屋拿了些糧食走了。
一會兒,又來了個小偷,他見這家只有個女人在門口,就上前試探著問:“大嫂,我是遠方來的過路人,給口水喝吧!”
懶漢聽到了,仍然耷拉著眼皮懶得說話懶得動。
小偷見了,以為這個大嫂睡著了,心想,這真是下手的好機會!于是,他進屋去把懶漢家所有值錢的東西裝進一個大口袋,扛著從懶漢身邊大模大樣地走了。
下午,懶漢的妻子回來了,她先是看見門口坐著一個打扮得花里胡哨的女子,仔細一看竟是自己的丈夫,不禁笑起來。進屋一看,她又哭起來。原來屋里亂糟糟的,值錢的東西都沒有了。她問懶漢,懶漢過了好一陣才慢慢說:“被小偷偷走了,我懶得說?!逼拮右宦?,哭著又回娘家去了,再也沒有回來。
懶漢養(yǎng)豬
很久以前,有個懶漢,他的妻子在家里養(yǎng)了一頭小豬。
懶漢想用豬肉下酒,可小豬卻長得很慢。他耐不住性子,便與小豬商量道:“小豬啊,我正缺下酒菜,可又不忍心宰了你,要不先向你借一只耳朵用用?這樣既能保住你的性命,又能使我解解饞,真是兩全其美??!”
小豬一聽急了:“主人,豬和人一樣,也應該有耳朵的,怎么能借呢?”
“唉,我活了幾十年,才那么小一對耳朵。你才幾個月,要那么大的耳朵干什么?先割下一只吧!”懶漢邊說邊動手,疼得小豬直叫喚。
過了幾天,懶漢又找小豬商量:“小豬啊,你的耳朵左右不對稱,很不雅觀,另一只耳朵還是割下來吧,這樣好看多了!”
小豬說:“主人,我知道您又缺下酒菜了,既然您看中我剩下的這只耳朵,我又有什么法子呢!”于是,懶漢又動手了。
再過了幾天,懶漢又來到豬圈,盯著小豬橫看豎看。小豬說:“主人,不用看了,我再也沒有多余的東西可以給您下酒了。”
懶漢說:“不,人類只有兩只腳,你卻有四只蹄子,看來看去,多了兩只前蹄?!?/p>
小豬很生氣地說:“主人,您不是也有兩只前蹄嗎?”
懶漢說:“胡說,我有一雙手,怎么會是兩只前蹄呢?”
懶漢的妻子忍無可忍地罵道:“怎么不是兩只前蹄???你一只蹄子端酒杯,一只蹄子夾菜,除此之外,什么事都不會干,還能算是手嗎?”
比比誰更懶
有一個懶惰到極點的人,因為實在太懶,最后拿到了三個飯團,被趕出了家門。
懶漢不知去哪兒才好,就把裝有飯團的包裹掛在脖子上,毫無目的地走著??墒亲咧咧?,肚子餓起來了。
“啊,肚子餓了,真想吃飯團啊,可是要取出來吃太麻煩了!”他只好忍著饑餓,邊走邊想,怎么沒人來???要是有人來的話,就請他幫忙解開包裹。
這時,從對面走來一個頭戴斗笠、嘴巴張得老大的男人。
懶漢心想:嘿嘿,莫非他餓壞了,才把嘴張得這么大?等對面的男人走近了,懶漢說:“喂,能不能替我解下掛在脖子上的包裹?。坷锩嬗腥齻€飯團呢,送一個給你怎么樣?”
不料,那男人回答說:“你說什么呀,我的老弟,我正愁斗笠的繩子松了,而系起來又是那么麻煩,所以才張開大嘴,好讓下巴去繃緊那繩帶??!”
懶漢吃大餅
有一個懶漢,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平時都是由老婆照顧他的生活。有一天,老婆要回娘家,大概要耽擱好幾天才能回來,不免擔心丈夫怎么吃飯。左思右想,聰明的老婆想出了一個法子,烙了一個大大的餅,中間掏一個比懶漢腦袋稍大的洞,剛好能夠穿過懶漢的腦袋,套在懶漢的脖子上。這個餅很大,足夠懶漢吃上十天半月。老婆做完這一切,才放心地去了娘家。
但在娘家過了幾天,老婆又開始擔心起家里的懶漢丈夫,擔心他會不會餓著,餅有沒有吃完?娘家人見她食不知味,夜不能寐,只好讓她回家。
這位善良的老婆回到家打開門一看,懶漢一動不動地躺在床上,一探,早已氣絕。再看懶漢脖子上的大餅,只少了嘴巴夠得著的地方,其他地方都沒動。原來這懶漢懶得連頭都不愿轉(zhuǎn)動一下,只吃了他嘴巴夠得著的餅,而后就這樣活活餓死了。
懶漢貼對聯(lián)
古時候有個人,好吃懶做,愛睡大覺,不愿勞動。平時雖靠著認識幾個字,給人家代寫書信,年末歲尾給村里人寫寫對聯(lián),弄來一點錢,但是不會精打細算,經(jīng)常是寅吃卯糧,靠向左鄰右舍借債度日。
快過年了,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的都在準備年貨。可他家一貧如洗,米缸空空,顆粒無遺。大年三十晚上,為了自我安慰,他便在自家的大門上貼出了一副對聯(lián):
行節(jié)儉事,
過淡泊年。
貼罷,他就餓著肚皮,鉆進冰冷的被窩,蒙著頭睡起了大覺。
春節(jié)這天,日已過午,懶漢還在睡夢中,突然被門外的議論聲驚醒。他趕快跳下床,打開門,看見一群人正指著他家門上貼著的對聯(lián),你一言我一語地談論著。他仔細一看,昨夜貼在門上的對聯(lián),不知被誰在上下聯(lián)各加上了一個字,變成了:早行節(jié)儉事,免過淡泊年。
懶漢細細品味了一下,從中受到了教育。
從此,懶漢起早貪黑,勤奮勞作,節(jié)約持家,日子一天天好起來。
一家三個懶漢
有弟兄三個,個個懶得要命,什么活也不愿意做。
一天,他們的娘做了一大塊香噴噴的糕,放在桌上,就出去了。弟兄三個都餓得肚子咕嚕咕嚕亂叫,看著那塊糕出神,但是誰也懶得去拿。老大餓得難受,對老二說:“兄弟,去把糕拿來?!崩隙朔燮?,對老三說:“ 兄弟,去把糕拿來?!崩先傻裳郏つ槍洗笳f:“大哥,去把糕拿來?!狈凑齻€人誰也不愿意動。
過了好久, 三個人都餓得受不住了。老大對老二說:“你是弟弟,應當聽我的話。去, 把糕拿來!”老二跟著扭頭對老三說:“你是弟弟,應當聽我的話。去,把糕拿來!”老三一扭臉對老大說:“你是哥哥,應當照顧弟弟。去,把糕拿來!”三個人還是誰也不愿意動。
老大生氣地說:“好,你們不去拿,看餓誰!”老二說:“好,你們都不愿意動,看餓誰!”老三說:“你們都懶吧, 看餓誰!”三個人憋著氣,誰也不動彈。
又過了一會兒,老大想:不如想個妙法,使自己不用動就能吃到糕。他便對兩兄弟說:“咱們立個規(guī)矩:咱三個不分大小,蹲在這里不許說話,不許動彈;誰要是一說話或一動彈,就罰誰去拿糕?!崩隙屠先即饝?。
又過了很久,老大聽見老二肚子里咕嚕咕嚕亂響,心想:快啦,老二餓壞了,就會去拿糕了。老二看見老三直流口水,心想:快啦,老三餓了,就會去拿糕了。老三聽見老大直咽口水,心想:快啦,老大餓急了,就會去拿糕了。三個人還是望著糕,一動也不動。
這時,忽然從外面跑來一只貓。它聞見糕的香味,便躥到桌上用爪子一抓,大口吃起來。老大看看老二,老二看看老三,老三看看老大,都沒說話,也沒動彈。
貓正吃得高興,突然又跑進來一只大黃狗。大黃狗往桌上一跳,嚇得貓“喵”的一聲逃跑了。大黃狗一口把糕咬去一半,一伸脖子咽了。一大塊糕眼看就要被狗吃完, 老大直出長氣,老二直咽口水,老三含著淚水,都是又饞又急又可惜,但都不愿意動。
這時,大黃狗已把嘴里的糕咽下去,張嘴又去吞剩下的一半。老三實在忍不住了,便“哇”的一聲哭出來。老大、老二喜得巴掌一拍,說:“你輸啦, 快去拿糕吧!”但這時,糕已被狗吃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