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英娥 湯鳳珍 陳廣新 胡英華
(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qū)人民醫(yī)院,廣東 廣州510800)
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的β內(nèi)酰胺酶基因型研究
歐陽英娥 湯鳳珍 陳廣新 胡英華
(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qū)人民醫(yī)院,廣東 廣州510800)
目的 了解臨床分離的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 β 內(nèi)酰胺酶基因的存在情況。方法 采用 MicroScan40 微生物全自動鑒定系統(tǒng)微量肉湯稀釋法測定菌株的耐藥性。采用聚合酶鏈反應(PCR)方法檢測 β-內(nèi)酰胺酶基因型。結果 30 株鮑曼不動桿菌除對阿米卡星和左氧氟沙星耐藥率分別為 23.3% 和 30.0% 外,對其他抗菌藥物均達 80.0% 以上。檢出 β-內(nèi)酰胺酶基因 26 株(86.7%),OXA-23 樣陽性 20 株(66.7%),OXA-51 樣陽性 18 株(60.0%),AMPC 酶陽性 18 株(60.0%),TEM 陽性 5 株 (16.6%),SHV 陽性 4 株(13.3%),PER 陽性 3 株(10%),14 株(46.6%)同時攜帶 2 種以上基因,未檢出 IMP、VIM、CTX-M-9,DHA、OXA-24、OXA-58。結論 我院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攜帶多種 β-內(nèi)酰胺酶基因,而且同時攜帶 3種以上 β-內(nèi)酰胺酶基因比率高。
鮑曼不動桿菌;多重耐藥;耐藥基因
鮑曼不動桿菌(ABA)是醫(yī)院感染常見的病原菌之一,也是目前能夠引起醫(yī)院內(nèi)感染的一種重要的病原菌。近年來其從臨床標本中分離率不斷增加,在非發(fā)酵菌中分離率僅次于銅綠假單胞菌,居第2位。隨著抗菌藥物的廣泛使用,多重耐藥鮑曼的不動桿菌比例也在不斷地上升[1]。為了解我院多重耐藥ABA菌株對抗菌藥物的耐藥機制,現(xiàn)在采用聚合酶鏈的反應方法對臨床上分離的多重耐藥30多株ABA菌株檢測其相關β-內(nèi)酰胺酶的基因型,報道如下。
1.1 材料
1.1.1 菌株來源
自2008年09月到2010年10月對我院患者的臨床標本分離進行收集的銅綠假單胞菌進行篩選,一共篩選出32株多重耐藥菌株。多重耐藥的判定標準主要是3類或者以上的抗菌藥物的耐藥菌株,其中中段尿占2株、痰液占28株,以及傷口分泌物占2株,病區(qū)主要是來源于神經(jīng)外科ICU和中心ICU。質控菌株主要是銅綠假單胞菌(ATCC27853)、大腸埃希菌(ATCC35218)。
1.1.2 對儀器和試劑進行選擇,選用美國MicroScan40的微生物全自動進行鑒定的藥敏分析儀器、電泳儀和PCR擴增儀,成像系統(tǒng)選擇UVI凝膠成像儀器。
1.2 方法
1.2.1 藥敏試驗選擇微量肉湯的稀釋法,采用藥敏分析儀,對抗菌藥物的敏感性進行測定,藥敏結果的主要判斷依據(jù)是2010年美國的臨床實驗室標準化的研究所標準[3]。
1.2.2 模板制備主要采用煮沸法,選擇已經(jīng)分純的多個菌落到離心管,離心管里面置入滅菌蒸餾水0.5mL,經(jīng)過10min的煮沸之后立刻放在冰上進行冷卻冷卻,在4℃1200r/min進行離心5min,選取無菌清液作為DNA模板液,放置在-20℃冰箱中保存?zhèn)溆肹4]。
1.2.3 對耐藥基因進行檢測,選擇PCR法,β-內(nèi)酰胺酶相關耐藥基因PCC擴增引物的序列如表1所示,氨基糖苷類修飾酶基因PCR擴增引物序列如表2所示。靶基因PCR的反應體系主要包括Premix Tag酶體系25μL、上下游的引物各10pmol、模板DNA 4μL、用ddH2O進行補足,一直到50μL。熱循環(huán)的參數(shù)都是:首先是94℃預變性的45s,然后94℃45s→55℃45s→72℃1min,一共循環(huán)35個周期,最后的72℃延伸到10min。取出5μL產(chǎn)物經(jīng)過2%的瓊脂糖凝膠電泳,檢測基因陽性主要表現(xiàn)為出現(xiàn)目的條帶,最后選擇凝膠成像系統(tǒng)進行觀察、保存攝像[5]。
表1 β-內(nèi)酰胺酶相關耐藥基因PCC擴增引物的序列
2.1 藥敏試驗結果
30株鮑曼不動桿菌除對阿米卡星和左氧氟沙星耐藥率分別為23.3%和30.0%外,對其他抗菌藥物均達80.0%以上。見表2。
表2 30株鮑曼不動桿菌對15種抗菌藥物的耐藥情況(%)
2.2 基因PCR檢測結果
30株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檢出β-內(nèi)酰胺酶基因26株,檢出率為86.7%。20株(66.7%)OXA-23樣陽性,18株(60.0%)OXA-51樣陽性,18株(60.0%)AMPC酶陽性,5株(16.6%)TEM陽性,4株13.3%SHV陽性,3株(10%)PER陽性。同時攜帶3種或以上耐藥基因有14株(46.7%),其中14株同時攜帶OXA-23+OXA-51+AMPC,2株SHV同時攜帶OXA-23+OXA-51+AMPC,2株PER同時攜帶OXA-23+OXA-51+AMPC基因,5株TEM同時攜帶AMPC酶基因。未檢出VIM、IMP、OXA-24、OXA-58、CTX-M-9以及DHA組。
隨著抗菌藥物的廣泛使用,多重耐藥鮑曼的不動桿菌比例也在不斷地上升,鮑曼不動桿菌是醫(yī)院感染常見的病原菌之一,也是目前能夠引起醫(yī)院內(nèi)感染的一種重要的病原菌成為了臨床治療中的棘手難題。對鮑曼不動桿菌的耐藥情況進行監(jiān)測,能夠讓耐藥基因在醫(yī)院的流行和散播進行有效控制。β內(nèi)酰胺類和碳青霉烯類抗菌藥物曾經(jīng)是ABA菌感染治療的首選藥物。近年來,由產(chǎn)β內(nèi)酰胺酶ABA菌引起的感染發(fā)病率在逐年上升,暴發(fā)或流行時有發(fā)生[2-5]。本組研究顯示,從臨床各類標本中均可分離出該菌,包括痰液、傷口分泌物和中段尿等,但尤其集中在痰液標本,且分布科室集中在中心ICU和神經(jīng)外科ICU,說明多重耐藥ABA菌是引起ICU病房獲得性肺炎的重要病因菌之一。本組研究藥敏結果多重耐藥情況嚴重,對亞胺培南耐藥率60.2%,對三代以上頭孢菌素耐藥率均在70.0%以上,因此,應規(guī)范該類抗菌藥物的應用,加強抗生素的使用管理,延緩細菌耐藥性的產(chǎn)生[6-7]。
鮑曼不動桿菌耐藥基制復雜,其通過產(chǎn)生多種β-內(nèi)酰胺酶、金屬β-內(nèi)酰胺酶、質粒頭孢菌素酶及外膜孔蛋白OprD2缺失等,對多種抗菌藥物產(chǎn)生耐藥性,因此其耐藥情況嚴重,攜帶多種β-內(nèi)酰胺酶基因且同一菌株同時攜帶3種以上β-內(nèi)酰胺酶基因比率高[8]。細菌耐藥情況應引起臨床高度重視。合理應用抗菌藥物,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耐藥菌株的出現(xiàn),及時切斷多重耐藥菌株的傳播。
[1]汪復,朱德妹,胡付品,等.2007年中國CHINET細菌耐藥性監(jiān)測[J].中國感染與化療雜志,2008,8(5):325-333.
[2]蔡少華,張進川,俞森洋,等.呼機機相關肺炎的病因學和耐藥性監(jiān)測[J].中華醫(yī)藥感染學雜志,2001,14(4):365-368.
[3]Heritier C,Proiret L,Lambert T,et al.Contribution of Acqured Carbapenem-Hydrolyzing Oxacillinases to Carbapenem Resistance in Acinetobter baumannii[J].Antimicrob Agents Chcntother,2005,49(8): 3198-3202.
[4]Jeon BC,Jeong SH,Bae IK,et al.Investingatian of a nonsocomial outbreak of imipenem Acintobacter baumannii producting the OXA-23 beta-lactamase in korea[J].J Clin Microbiol,2005,43(5): 2241-2245.
[5]黃支密,陳榆,毛培華,等.鮑曼不動桿菌耐藥性及β-內(nèi)酰胺酶基因型研究[J].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2003,26(11):683-685.
[6]王輝,孫紅莉,廖康,等.北京和廣州地區(qū)四家醫(yī)藥不動桿菌碳青霉烯基因型研究[J].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2005,28(6):636-641.
[7]史偉峰,姜建平,姚玉華.鮑曼不動桿菌的耐藥性及β-內(nèi)酰胺酶基因型研究[J].臨床檢驗雜志,2005,23(4):275-276.
[8]湯鳳 珍,張偉紅,陳惠 玲.碳 青霉烯類 抗 生素耐藥鮑曼不動桿菌 碳青霉烯基因型研究[J].中國感染與化療雜志,2010,10(5):636-641.
Q3
:B
:1671-8194(2013)05-008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