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華
和茶有了情感,生命也覺得豐盈了。這時候會欣然,孤獨(dú)是一種屬于自己的享受,我真的希望自己去掉浮華,應(yīng)如一片茶葉,從不求世間名譽(yù),以清凈心布施,不求功德,不求福報,只是盡心盡意貢獻(xiàn)自己的芬芳。
在云淡風(fēng)輕的午后,或是月色溶溶的夜里,我常常泡一杯茶,茶霧升騰,暖意溫心,放下白日的紛繁,端起茶杯,感懷生命。茶,不是饑寒日子不可或缺,卻是溫飽之后最讓人心懷感激的。
我忘記什么時候開始喜愛吃茶了,雖無“寧可三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的境界,但它確實(shí)成為我血液的一部分。我愛在遠(yuǎn)離塵囂的夜晚獨(dú)自品茶,然而我并不懂茶,直到現(xiàn)在茶的產(chǎn)地、品種,我也無法辨認(rèn),我也不愛讀茶經(jīng),對茶圣陸羽也是一知半解。我喜歡的是品茶的過程,喜歡在茶的苦澀中領(lǐng)悟人生,喜歡在茶的清香中放松自己。
我愛吃茶倒不是因為它有助消化之功用,以前喝茶也許從未深思過什么,而現(xiàn)在因為愛上了茶,覺得愛飲茶的人有一種雅意。首先是因為它的水色,無論是綠茶、紅茶或花茶,那種顏色總能聯(lián)系到心情,品啜一口入肺腑自能潤澤心田。
讀了周作人的文章,言“喝茶當(dāng)于瓦屋、紙窗下,清泉綠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飲,得一日之閑,可抵十年塵夢”。好茶者不可缺紫砂陶壺,我沒有。周氏境界中的雅意,我還是有所領(lǐng)略的。在寧靜的夜晚,在彌漫著茶香的空氣中,一日一省自身,也是讓自己走向平和,走向從容時刻的時候。啜一口茉莉花茶,茶香生兩頰,大有一種乘此明月歸去之妙思。
也許是與茶有一段因緣,讓我有機(jī)會參加了杭州市舉辦的國際禪茶交流大會,聽了明燈法師對禪茶一味的詮釋,對茶的感情又深了一層。明燈法師說,要以感恩的心品茶。
飲茶要經(jīng)歷四個階段的。
第一個階段是其生成,茶樹在大自然中吸納天地之精華,孕育生命,成長,成熟。
第二階段是采摘、炒茶。采茶也是修性的過程,在花園識別芽和葉,采摘茶葉時須躬著身,屏著氣,緊撮兩指之間,不能用力過猛,不是折,不是掰,而是優(yōu)雅地在不經(jīng)意間獲取。在炒茶時,是不能用器具翻攪的,要用人的手去攪拌,炒茶的心需要不慍不火的,經(jīng)歷了這個過程,有生命綠意的茶就“死”了過去。
第三階段就是品茗?!耙粔匦萝菟商}”,觀那蒸騰的氤氳,壺中茶葉變幻莫測,朵朵嫩芽,緩緩舒展。輕啜一口,茶的清香,水的清醇,境的清雅,心的清閑,皆從肺腑涌出。這時候茶又“活”過來了,其生命的底蘊(yùn)皆在品茶人的心中。
茶的第四個階段,一壺好茶沖泡幾次,把杯在手,悠然品于窗前桌頭,風(fēng)聲可聽,雨聲可聽,鳥聲可聽,秋蟲蟬鳴也可聽。靜靜地品那茶香的滋味,感受茶與人生苦澀的切合點(diǎn)。茶飲罷,殘茶渣倒在泥土上,日月風(fēng)化,其又回歸大地土壤中,成為滋養(yǎng)植物的資糧。生于自然,歸于自然,這就是茶的一生。茶,經(jīng)過明燈法師詮釋后,對茶,的確有了一顆感恩的心了。
一杯香茗在手,品茶,吃茶,做人,有了這種情愫,自有一番意趣。尤其一輪明月,萬般茶情,讓人頓生“萬古長空皆逝者,唯有今夜風(fēng)中月”的胸懷。看過這樣一句話:“在這個世界上,有一天你可能和最親愛的人分手,但你愛上了茶后,你一輩子也不會割舍。”此話說到我肺腑里去了。我常常獨(dú)自用透明的玻璃杯泡一杯茉莉花茶,注視著杯中慢慢舒展的茶葉,水的芬芳浸透了茶葉生命的本質(zhì)。和茶有了情感,生命也覺得豐盈了。這時候會欣然,孤獨(dú)是一種屬于自己的享受,我真的希望自己去掉浮華,應(yīng)如一片茶葉,從不求世間名譽(yù),以清凈心布施,不求功德,不求福報,只是盡心盡意貢獻(xiàn)自己的芬芳。而且只有在奉獻(xiàn)時才有了人的溫潤,有了生命的意義。此時,一些無法言喻的東西經(jīng)喉底的回甘輕輕潤澤心靈,似乎我也要變成一葉自由自在的茶,從容地舒展,舒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