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asoda
有一種叫“婦女”的人,不管婚前怎么樣,婚后一定是人老珠黃,不再打扮不再有光彩也不再有吸引力。她們常常很忘我地奉獻(xiàn),奉獻(xiàn)完了老公奉獻(xiàn)孩子,就是不懂疼惜自己一點。她還有一種被注定的結(jié)局:色衰而愛竭,總是祥林嫂一樣的不幸,或者被拋棄,或者雖然沒有被拋棄,但是被小三兒了。
于是有些姑娘們沉不住氣了。咱們要自立,咱們要自強(qiáng),咱們要以自我為中心,要更漂亮,要更強(qiáng)大,要更好,否則沒有好結(jié)局。
可是,這種姑娘到底是更幸福,還是被剩下了呢?如果如我們預(yù)期的,變得更好了就更有吸引力,更炙手可熱,為什么還是找不到想要的呢?
我覺得問題就出在這個“成為更好的自己”上。對自己好,樹立自我獨立的人格、自由之意志,這些事情處處都張揚(yáng)著一種“要愛”的氣氛,卻鮮見有文章提及對“給愛”的呼喚,或者,對“愛”本身的呼喚。
一個有愛的女人,勝過美女,勝過才女,勝過人間無數(shù)。有愛的女人,不是被萬千寵愛,而是打自己心底流淌出愛來。
愛是一種能力,這能力不是人人都有。而這能力比時尚、讀書、女權(quán)等等,更要來之不易。
有個男作家說,世人都誤解女子要有美貌,其實卻有更多的事情比美貌重要:善良、寬厚、仁慈、和暖。他沒有提及知識。讀書識字懂道理,學(xué)點新思想,從來不是壞事,只是這些跟美貌一樣,都不是一等一重要的事。真正重要的是品行,而這些品行不是修為能得,全系在一個愛上。
心理學(xué)家常常強(qiáng)調(diào)童年,仿佛童年時得到媽媽足夠的關(guān)懷和注視,人就有機(jī)會成長得更好更健康。我當(dāng)然沒資格說心理學(xué)家錯,但我認(rèn)為,兩性間的愛同樣重要。因為,兩性間是互相發(fā)現(xiàn)、共同成長的。
女生們講述自己愛情的文章大致總是分兩種,傾訴對方對自己怎么好,吐槽對方對自己怎么不好,很難見到那種講述互動的。
如果是前者,大家看了就都說真好,快嫁了快嫁了,如同撿到寶一樣的態(tài)度。女孩子會因此誤解成,我把自己弄得這么好,所以我值得你對我好。愛是互相的,不是你為自己耕耘,卻要從別人那里收獲,即使那個人愛你,也不對。因為這樣的愛是“汲取”,是假著愛之名的自我中心罷了。
自我,從來不是一個中心,而是一種獨立的存在。真正的獨立,不是經(jīng)濟(jì)的獨立那么簡單。真正的獨立有穩(wěn)固而堅定的自信,自信到深深地明白:一個人的離開,是不合適,不是Mr. Right,僅此而已。就像女生買衣服,有的質(zhì)地好,但是貴些,有些價格合適但是尺碼太小穿不下,只有更小更瘦的姑娘能穿,那是衣服的錯?是我的錯?是那姑娘的錯?當(dāng)然都不是。男人的背叛、離開、原因不明的分手,其實都是一樣的,不改傷及你的自尊和自信。
愛是一種很美好的東西。人人都在愛里看到自己,看到自己的好,也看到自己的不足,自己是如此,跟自己相愛的人也如此。他當(dāng)然不是完美的,正如自己的不完美一樣。所以要他常常待自己好,呵護(hù)照顧自己,其實是種汲取,是種女兒對父親式的汲取,那不是兩性間的愛。偏偏很多中國姑娘不明白,從爸媽那里斷奶,轉(zhuǎn)身就去跟男朋友要。愛一個人,跟他相濡以沫,在他照見自己的脆弱的同時,也照見他的缺失。他好的地方,自己學(xué),他缺的地方,自己引導(dǎo)、幫忙,去補(bǔ)救。然后,在歲月里,兩個人一起,越來越成熟,越來越好。
這是愛的偉大之處,是“成為更好的自己”所不能及的。很多時候,讀書也難達(dá)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