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永山
(海軍駐錦州地區(qū)軍事代表室 錦州 121000)
紅外成像技術(shù)在軍事上早已突破作為夜視器材應用范圍,用于搜索、跟蹤、制導等多種領域。由于紅外光電探測器具有高吸收系數(shù)、高探測率和寬響應波段等特點,容易受到強激光干擾和損傷使其失去探測功能。因此作為一種有效的光電對抗手段,激光對紅外成像系統(tǒng)的干擾效果與影響因素的研究日益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視。本文就對紅外熱像儀飽和閾值、CO2激光能量透過率、激光干擾等,作進一步的研究和探討[1]。
紅外熱像儀(非制冷多晶硅)采用非制冷微測輻射熱計焦平面,陣列可以等效為一個熱敏電阻,且入射光與晶格相互作用,晶格因吸收光能而增加振動能量,引起材料的溫度上升,從而使材料本身的阻值發(fā)生變化,引起負載兩端電壓變化從而給出電信號。但當非晶硅半導體薄膜溫度升高到相變溫度,便可對熱像儀造成永久破壞[2]。
激光器輻照紅外熱像儀,實際成像光斑較小,局部像元被破壞之后,成像系統(tǒng)采用相應的算法進行像元補償,可以將像元被破壞造成的成像干擾降到最低。適當調(diào)節(jié)熱像儀焦距可以獲得更好的輻照效果。
非制冷熱像儀光學系統(tǒng)的飽和閾值根據(jù)不同熱像儀量值稍有差異,一般光學系統(tǒng)前激光能量密度達到4.89×10-8J/cm2~5.97×10-8J/cm2熱像儀就會出現(xiàn)局部飽和。
CO2激光經(jīng)Lkm大氣傳輸后,到達熱像儀前的能量密度為[3]
其中,Ex為激光傳輸Lkm后激光能量密度;α為大氣衰減系數(shù);d0為激光器出口光斑直徑;θ為激光光束發(fā)散角。
在分析純散射透過率時引入氣象學,采用依標準能見度Dv確定的試驗數(shù)據(jù)來計算透過率,Dv用來表征大氣的模糊度,并且是白天能看見天空背景下水平方向上角尺度大于30′模糊物體的最大距離。它代表了可見波長λ0處(通常取λ0=0.555μm)。在此波長處,大氣吸收為零,因此影響透射的原因?qū)⒅皇巧⑸溥@一種因素。
眼睛感知的最小對比度等于2%,因此氣象能見度Dv就是目標對比度為1時,通過大氣后感知的對比度為0.02的距離:
在10.6μm區(qū)間衰減系數(shù)與散射aP~λ-q有關,因此大氣分子微粒散射系數(shù)aP(λ)可用下式得到:
求得純散射導致的透過率τ2(λ)為
綜上所述10.6μm大氣光譜透過率:
由此可計算出不同距離CO2激光透過率,氣象能見度Dv=20km(λ=0.555),溫度10℃,空氣相對濕度70%,大氣透過率見表1所示。
表1 大氣透過率
依據(jù)式(1)E0=5J,θ=0.5m/rad,得到30km處激光能量密度為2.18×10-7J/cm2。從表1中可以看出大氣透過率和距離成反比,主要影響因素是水蒸氣的吸收作用,30km處水蒸氣厚度接近200mm,當厚度大于200mm后,激光基本被水蒸氣完全吸收。
激光干擾的方式主要包括:欺騙性干擾和壓制性干擾等[4]。
1)欺騙性干擾。激光欺騙性干擾是發(fā)射與威脅激光束特征參數(shù)(包括工作波長、重復頻率、脈沖寬度、編碼方式等)完全相同的干擾激光束,投射到假目標上,從而以假亂真,誘使激光制導彈偏離真目標,射向假目標。根據(jù)產(chǎn)生激光干擾信號方法的不同,分為轉(zhuǎn)發(fā)式干擾和應答式干擾兩種。轉(zhuǎn)發(fā)式干擾是將系統(tǒng)中激光告警機接收到的激光威脅信號自動放大,并由激光干擾發(fā)射機進行轉(zhuǎn)發(fā),從而產(chǎn)生激光欺騙性干擾信號。應答式干擾是將系統(tǒng)中激光告警機接收到的激光威脅信號存儲和再現(xiàn),由此產(chǎn)生激光欺騙性干擾信號。在一個系統(tǒng)中,上述兩種干擾方式通常結(jié)合使用。
2)壓制性干擾。激光壓制性干擾是利用低能量激光輻射,暫時致眩致盲或永久致盲敵方武器系統(tǒng)中裝備的光學儀器、夜視儀、光電傳感器及其操作手的眼睛,致使敵方武器系統(tǒng)不能觀測和瞄準目標;致盲入侵導彈導引頭上的光電探測器和制導線路,使之飽和和過載,導致敵方紅外制導導彈和激光制導彈丟失和偏離真目標,失去控制而墜落。
試驗設備采用高功率TEA-CO2激光器、擴束及導光系統(tǒng)、紅外熱像儀(多晶硅非制冷焦平面探測器)、紅外跟蹤瞄準設備及其他輔助設備[5]。
1)激光器。TEA-CO2激光器,輸出激光波長為10.6μm;激光單脈沖能量約5J;擴束及導光系統(tǒng)包括ZnSe反射鏡及擴束裝置;
2)探測器。紅外熱像儀探測器為多晶硅非制冷焦平面探測器,像元數(shù)為320×240,響應波段為8μm~14μm,場頻為50Hz;
3)跟蹤瞄準。紅外跟蹤瞄準設備由工作波段在3μm~5μm的紅外成像系統(tǒng)、跟蹤架及激光發(fā)射光路組成。
4)環(huán)境。實驗環(huán)境分別選擇在能見度很好(Dv=20km無沉積物)及一般(Dv=2km霧霾)條件下對比進行,通過紅外跟蹤瞄準系統(tǒng)對10km處紅外熱源進行捕捉跟蹤,紅外熱源處迎面擺放多晶硅非制冷焦平面探測器。
在氣象條件良好情況下,以10.6μm波長,重頻10Hz進行干擾。例如,已知單脈沖能量為5J,發(fā)散角為0.5m/rad,傳輸距離10km,根據(jù)式(1)可得出使熱像儀達到飽和閾值的透過率為0.002,然后依據(jù)式(5)可得出能量密度Ex與Dv之間的對應關系:Dv大約在0.5km時激光能量密度達到飽和閾值[6]。
干擾前成像清晰,能見度在20km左右;激光器用10.6μm,10Hz重頻干擾后熱像儀出現(xiàn)30mm左右高亮壞點,屏幕已不能正常成像,熱像儀像元被完全破壞。激光器停止出光后,熱像儀損壞且不能開啟。
在Dv=2km時的中等能見大氣條件下,10.6μm重頻10Hz,被輻照后熱像儀局部飽和,呈現(xiàn)不均勻光暈,連續(xù)輻照30秒恢復后熱像儀仍可正常成像。
波長為10.6μm,功率為50W的TEA-CO2激光器,在大氣條件良好情況下,可使10km處紅外熱像儀永久性損壞,說明其能量密度遠遠高于熱像儀的飽和閾值;激光器在中等能見度以上激光能量密度足以使紅外探測器飽和,在實際氣象條件下還需綜合考慮大氣溫度、濕度、微粒散射等對激光傳輸?shù)挠绊慬7]。
[1]葛成良,范國濱,梁正,等.單元紅外成像探測器的激光干擾實驗研究[J].強激光與粒子束,2006(18):25-30.
[2]車進喜,張恒偉,王東.10.6μm CO2激光對非制冷紅外熱像儀飽和閾值的實驗研究[J].激光與紅外,2010(8):855-858.
[3]柯常軍,萬重怡.紅外光電探測器的激光損傷分析[J].光學技術(shù),2002(28):118-122.
[4]宋海平,葉征宇,柯常軍.非制冷焦平面熱像儀獲取脈沖CO2激光光斑研究[J].激光與紅外,2004(6):203-205.
[5]何康,陳翻,趙世明.激光對紅外成像反艦導彈的對抗能力分析[J].艦船電子工程,2012(11):133-136.
[6]李振偉,劉班,楊勇.目標測偏統(tǒng)計用于對成像制導的激光干擾效果分析[J].光學與光電技術(shù),2012(3):17-21.
[7]張恒偉,冀翔,趙威,等.激光對紅外熱成像設備自動增益控制電路的干擾效果[J].強激光與粒子束,EI CAS CSCD 2011(9):2325-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