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秀英黃文華 涂愛國(江西中醫(yī)藥高等??茖W校 撫州 344000)
從“神農(nóng)嘗百草”至今,傳統(tǒng)中醫(yī)跌宕起伏,但因其臨床上的確切療效,始終在人類的醫(yī)療健康事業(yè)中顯示出獨特的優(yōu)勢和旺盛的生命力。中醫(yī)臨床療效所依附的載體——中藥復方,以其整體多靶點、多途徑治療作用以及各藥物成分間的相互影響,藥物成分和機體內(nèi)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及機體自身的反應狀態(tài),構(gòu)成了中藥復方整體的療效優(yōu)勢。精制冠心片由丹參、川芎、赤勺、紅花、降香五味中藥組成,是《中國藥典》2010版收錄的中藥方劑,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用于瘀血內(nèi)停所致的胸痹,癥見胸悶、心前區(qū)刺痛等;臨床主要用于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治療[1]。目前對于精制冠心片的配伍機制鮮有報道,本篇結(jié)合中醫(yī)、中藥理論以及有關精制冠心片中5味中藥丹參、紅花、川芎、赤芍、降香的藥理研究文獻,以期探討精制冠心片中五味中藥的配伍機制,為今后精制冠心片的臨床運用、藥理藥效研究提供理論基礎。
血瘀證是由血行不暢或血流瘀滯而造成的各種病變?,F(xiàn)代醫(yī)學認為,血瘀證與血液循環(huán)和微循環(huán)障礙、血液高粘滯狀態(tài)、血小板活化和粘附聚集、血栓形成等多種病理生理改變有關,其中以冠心病為主,冠心病屬于中醫(yī)學“胸痹”范疇[2]。血瘀證是胸痹最常見的證型之一,瘀血痹阻心脈,引起胸悶、心痛等一系列胸痹病證。中醫(yī)學認為“胸痹”的病機為本虛標實,本虛是指心肝脾腎之氣虛,陽虛或陰陽氣血不足,標實是指氣滯、血瘀、痰濁、寒凝,其治則是在辨證論治思想指導下,以活血化瘀為主的綜合治療[3]。同時,氣為血之帥,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通常配以行氣藥以助血液運行。大量研究表明[4],“活血”即活其血脈通過改善心血管功能、血液物理化學性狀、血小板及凝血系統(tǒng)功能、
微循環(huán)等生理功能而促進血液循環(huán)[5]?!盎觥奔挫钇漯鰷?,通過抗血栓形成、改善血脂代謝、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等,從而消除瘀滯的病理狀態(tài)[6]?!靶袣狻奔词枥須鈾C,通過調(diào)節(jié)血流動力學,從而推動血液運行[7]。氣滯血瘀,不通則痛,“止痛”即消除疼痛,通過消除瘀滯或抑制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而消除疼痛[8]。精制冠心片方中丹參活血化瘀為君藥[9];赤勺涼血活血,川芎辛散溫通,既能活血,又能行氣,為“血中氣藥”,二藥為臣藥;紅花、降香活血化瘀,增強君臣藥活血化瘀的作用,為佐使。諸藥合用,共奏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之功。
在精制冠心片組方中,紅花為菊科植物紅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干燥花,紅花主要成分紅花黃色素為黃酮類化合物的混合物[10],其中主要化學成分包括紅花黃色素A、紅花黃色素B、羥基紅花黃色素A。另外,含有紅花甙、新紅花甙和紅花醌甙、二十九烷β-谷甾醇、棕櫚酸、肉豆蔻酸、月桂酸等成分。紅花種子所含脂肪油的主要成分為軟脂酸、硬脂酸、油酸、亞油酸等脂肪酸的甘油酯[11]。藥理結(jié)果表明紅花黃色素具有擴張冠狀動脈、耐缺氧、改善心肌血液供應;降低血壓、擴張血管、改善器官供血;抗凝血、抑制血栓形成;鎮(zhèn)靜、鎮(zhèn)痛等心血管疾病的作用[12]。
川芎為傘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莖,川芎中主要含酚性部分阿魏酸、川芎酚、原兒茶酸、亞油酸等;生物堿四甲基吡嗪(川芎嗪,川芎哚,揮發(fā)油藁本內(nèi)酯、β-芹子烯、新川芎內(nèi)酯(Neocnidilide)等[13]。從川芎中提取的川芎酚性部分可以較明顯地擴張冠脈[14],增加冠脈流量及心肌營養(yǎng)血流量,使心肌供氧量增加。阿魏酸也能增加冠脈血流量,保護缺血心肌。阿魏酸鈉是一種IXA2合成酶抑制劑。由于該酶的活性受到抑制,由花生四烯酸轉(zhuǎn)化為TXA2的量明顯減少,從而抑制血小板聚集[15]。
丹參為唇形科植物丹參(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的干燥根及根莖。研究表明[16],丹參中含有的總丹參酚酸能改善微循環(huán),擴張冠脈,增加冠脈流量,增強耐缺氧能力,保護心肌,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降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抗凝血。總丹參酮能夠擴張冠狀動脈,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抗心律失常,抗腦缺血缺氧損傷,抗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抗炎,抗腫瘤。
赤芍為毛莨科草芍藥(Paeonia obovata Maxim.)或川赤芍(Paeonia.veitchii Lynch.)的干燥根的其味苦,微寒,歸肝經(jīng),具有清熱涼血,散瘀鎮(zhèn)痛之功效。藥理學研究表明[17],赤芍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紅細胞的通透性,增加紅細胞對低滲張力的抗性,有一定穩(wěn)定紅細胞膜結(jié)構(gòu)的作用。赤芍中含有的芍藥總苷類具有抗心肌缺血,保護心肌,抗動脈粥樣硬化,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抗血栓,降血糖,抗腦缺血再灌注損傷,清除氧自由基,抗腫瘤,抗炎,免疫調(diào)節(jié)[18]。
降香為豆科植物降香檀(Dalberg ia odor ifera T.)樹干和根的干燥心材。其藥材的來源降香檀之外,在民間作為降香用的還有印度黃檀(Dalber gia sisso Roxb),印度紫檀(Pter ocarpus indicus willd),山油柑(Acr onychia peduncalata(L)M iq.),海南黃檀(Dalber qia hainanensis.Merr.)以及國外進口的降香商品[19]。降香功能為行氣止痛,活血止血。用于心胸悶痛,脘脅刺痛,外治跌打出血?,F(xiàn)化藥理研究表明[20],降香能抑制血栓形成,降香中含有的揮發(fā)油(主要是橙花叔醇及氧化苦橙油醇)具有抗心肌缺血,增加冠脈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抗凝血等作用。降香所含有的黃酮類物質(zhì)能夠松弛血管平滑肌,抗氧化,抗癌,抗炎,鎮(zhèn)痛。
中醫(yī)藥學之所以歷經(jīng)兩千余年的歷史而活力彌新,正在于其無可懷疑的臨床療效,而臨床療效的取得主要是通過中醫(yī)方劑來實現(xiàn)的。為此,本文選取臨床用于治療血瘀證具有確切療效的經(jīng)典方劑精制冠心片,從精制冠心片中醫(yī)適應癥,丹參、川芎、赤芍、紅花、降香五味中藥的藥性特點,西醫(yī)適應癥,結(jié)合中醫(yī)藥理論以及精制冠心片中五味中藥最新的藥理研究文獻,探討精制冠心片中丹參、川芎、赤芍、紅花、降香五味中藥的配伍機制,從而為精制冠心片的深入開發(fā)研究奠定理論基礎。
[1]國家藥典委員會編.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S].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0:1 166.
[2]史大卓.中醫(yī)臨床研究冠心病心絞痛的思路方法[J].中醫(yī)雜志,2000,41(1):51.
[3]梁愛華,楊洪軍,劉建勛,等.血瘀證動物模型的研究概況[J].中國實驗方劑雜志,2003,2(2):55-58.
[4]寫生榮,傅繼華.舒胸片配伍機制探究[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09,5(1):15-16.
[5]徐強.中藥成分在方劑中的作用及其研究思路[J].中國天然藥物,2006,4(5):327-331.
[6]尹宏斌,何直升,葉陽,等.紅花化學成分的研究[J].中草藥,2001,32(9):776-778.
[7]楊志福,梅其炳,蔣永培.紅花有效成分及藥理作用[J].西北藥學雜志,2001,16(3):131-133.
[8]李云鵬,劉翠艷,李清娟,等.紅花提取物對大鼠急性實驗性心肌缺血的影響[J].河北中醫(yī)藥學報,2000,15(2):35-36.
[9]王文祥,顧明,蔣小崗,等.川芎化學成分研究[J].中草藥,2002,33(1):4-5.
[10]黃力強.川芎對心腦血管疾病活血化瘀藥理作用的探討[J].遼寧中醫(yī)雜志,2000,27(10):469.
[11]忻志鳴,周曉明.川芎制劑的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J].河北醫(yī)藥,1999,21(1):41-42.
[12]孫文基,謝世昌,楊世林,等.天然藥物成分定量分析[M].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3.
[13]魏巍,傅繼華,張拓,等.有效成分組替代舒胸片原復方可行性的藥效學探討[J].中成藥,2008,30(12):1 748-1 753.
[14]李軍蘭,方肇勤.氣虛證動物模型造模方法綜述[J].上海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4,18(3):56-60.
[15]婁金麗,張允嶺,鄭宏,等.氣虛血瘀證動物模型研究的思路與方法[J].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6,29(2):87-89.
[16]劉慧,開金龍.丹參的現(xiàn)代研究進展[J].甘肅中醫(yī),2010,2(2):31-32.
[17]楊媛媛,周剛,馬曉康,等.赤芍的研究進展[J].醫(yī)藥導報,2008,27(1):67-69.
[18]楊瑜,方世平,肖從新.正交實驗法優(yōu)選赤芍的滲漉提取工藝[J].醫(yī)藥導報,2005,24(5):433-434.
[19]阮金蘭,趙忠祥,曾慶忠,等.赤芍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的研究進展[J].中國藥理學通報,2003,19(9):965-970.
[20]訾慧,沙明.中藥降香研究進展[J].遼寧中醫(yī)學院學報,2003,5(2):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