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倩倩,王愛蘭
上頸椎為枕頸結合區(qū),亦稱枕-寰-樞復合體,其解剖及運動學均相當復雜。目前,對上頸椎骨折患者已不再單純采用傳統(tǒng)的融合固定,而非手術療法牽引聯(lián)合外固定是一種合理的治療方法[1]。 2010 ̄01—2012 ̄12筆者所在科采用顱骨牽引聯(lián)合Halo-vest架外固定治療上頸椎骨折20例,現(xiàn)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20例。男17例,女3例;年齡15~58歲。車禍傷12例,重物砸傷4例,高處墜落傷4例;頸1骨折3例,齒突骨折12例,頸2椎體骨折2例,寰樞椎半脫位2例,創(chuàng)傷性樞椎椎體前滑移1例。
1.2 方法 入院完善相關檢查后,給予持續(xù)顱骨牽引(1周左右),牽引重量根據(jù)患者不同的損傷平面而定[2],定期復查床邊頸椎正側位片,了解復位情況,待復位理想后繼續(xù)牽引
1~3周,待骨折處纖維連接形成后行Halo-vest架外固定2~3個月。Halo裝置具有比其他非手術方法更大的穩(wěn)定功能和牽引作用,它的應用可以使患者下地行走,避免了因長期臥床而引起的一系列并發(fā)癥,還能在牽引下行頸部手術,減少了調整體位時的潛在危險[2];但有些并發(fā)癥也難以避免,常見的有針孔感染、頭環(huán)滑脫、螺釘過深等,這就需要給予精心的護理。
1.3 結果 本組20例經過精心的治療與護理,無一例出現(xiàn)肺部感染、壓瘡、下肢深靜脈血栓、針孔感染等并發(fā)癥,所有患者在出院后3個月復查時,影像學顯示骨折處愈合良好。
2.1 一般護理
2.1.1 心理護理 患者入院時由于對醫(yī)院環(huán)境陌生,加之突然的意外傷害,以及外傷位置特殊,會有頸椎外傷造成死亡、癱瘓和智力障礙的聯(lián)想,心理上存在悲觀、恐懼心理,應對患者講解病情及手術方法,使其增強信心、配合治療;牽引前會剃除頭發(fā),對于女性患者來說,心理上難以接受,會產生羞澀、自卑心理,要積極開導,與其談心,明確其心理狀態(tài),實施針對性護理措施;顱骨牽引聯(lián)合Halo-vest架這一治療法的使用,患者可能會產生既期待又擔心的心理狀態(tài),擔心這種方法能不能治好,有沒有后遺癥,對患者及家屬明確治療可能取得的效果,讓患者及家屬對治療過程和預后有大體了解,做到心中有數(shù)。
2.1.2 術前特殊準備 施術前,最好剃光頭發(fā)。對于頸椎外傷患者,頭頸轉動不變,可保留枕部頭發(fā),術區(qū)頭發(fā)必須剃除,以防感染[2]。
2.2 顱骨牽引的護理 指導患者日常生活的護理、顱釘?shù)淖o理,尤其是體位的護理,仰臥位時,保持頸部中立位,頭部及枕部墊枕墊,兩側置鹽袋固定。保持有效顱骨牽引,防止滑脫。側臥位時,頭部依據(jù)頭頸肩角度的不同選擇高矮合適的軟枕墊,背部給予梯形墊,保持頭頸軀干成一直線??煞?次/2~3 h,日間護士多時采用3人翻身法,保持頭頸軀干成一直線,晚夜間翻身時采用“W”翻身法,單人可以完成[3]。患者因臥床時間長、牽引后生活不能自理,容易產生煩躁、悲觀情緒,此時,心理護理至關重要,護士應與患者多談心、交流,根據(jù)患者的年齡、職業(yè)、文化素質、家庭情況等,實施一對一心理護理,給予患者關心和愛護,使其感受到溫暖,消除思想上的不良刺激,積極配合治療。
2.3 Halo-vest架護理 指導患者日常生活的護理、顱釘?shù)淖o理,尤其是臥床休息時,告知患者禁用平時正常使用的枕頭,正確合理的方法應是用特制的小枕頭或水墊放于患者睡床固定地方的頭頸、胸背部,將棉被折疊成長條形放于患者睡床固定地方的中下方,指導患者睡覺前,在協(xié)助下臥于固定墊枕的地方,由家人或護士幫助將空隙用枕墊或水墊填充。這樣患者也能取平臥位睡眠,而不影響治療效果[4]。2.4 并發(fā)癥預防及護理
2.4.1 預防壓瘡 定時翻身,定時按摩皮膚受壓處,保持床單位整潔、干燥、無碎屑,鼓勵患者做力所能及的運動,在運動中尋求舒適,減輕皮膚壓力。
2.4.2 預防感染 顱釘針眼處滴75%乙醇溶液2次/d,無菌紗布保護;觀察有無紅腫、分泌物、血痂,如有異常,及時報告醫(yī)師,查看是否感染。
2.4.3 預防血栓 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功能鍛煉的意義及方法,使其積極主動的配合訓練,早期進行肢體的功能活動。牽引后即可指導患者進行直腿抬高練習,加強腰背肌功能鍛煉,預防長期臥床引發(fā)的血栓形成。
2.5 出院指導 患者在Halo-vest架外固定后3~4 d,調節(jié)正常后即可出院,矚其注意安全,防止跌倒,可穿防滑鞋,保證地面干燥,照明良好,家具設施擺放合理。告知患者出院后護理方法,如皮膚的護理、睡眠的護理、顱釘?shù)淖o理、飲食的護理等,適當運動,定期復診、隨訪,如有疑問,及時打電話咨詢。
總之,顱骨牽引聯(lián)合Halo-vest架外固定對骨折復位要求低,不追求解剖復位,骨折愈合后保留運動節(jié)段,花費低,創(chuàng)傷小,兩者聯(lián)合應用,最大程度的利用復位,減少臥床時間,減輕了患者的痛苦。護士要始終本著“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對患者在整體護理過程中貫穿全方位護理,入院時為患者做好疼痛、睡眠形態(tài)紊亂、便秘的監(jiān)測及控制,滿足患者基本需要,避免患者跌倒、壓瘡、便秘的發(fā)生。出院時給予患者家屬系統(tǒng)知識,康復期護理的宣教,使患者早日康復。
[1]胥少汀,葛寶豐,徐印坎.實用骨科學[M].第3版.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7.553-554.
[2]賈連順.現(xiàn)代脊柱外科學[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7.176,178,179.
[3]王愛蘭,牟玲芳,李海霞. “W”翻身法的研究及臨床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12):19.
[4]李愛霞,鄒愛元.頸椎骨折行Halo-vest架固定臥位護理的探討[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0,31(21):3471-3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