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霞,何丙財
新疆楊 (Populous alba var.pyramidalis Bunge)是楊柳科屬下的銀白楊在中國南疆盆地的變種,為高15~30m的喬木植物。樹冠窄圓柱形或尖塔形,樹皮灰白或青灰色,光滑少裂,僅見雄株。主要分布于中亞、西亞、歐洲巴爾干地區(qū)、中國北方[1-4]。新疆楊主要以播種和扦插繁殖,生長緩慢,耐修剪,對有毒氣體抗性強(qiáng),也是城市綠化或道路兩旁栽植的樹種。
新疆楊扦插試驗地選擇在陜西省榆林市榆陽區(qū)芹河鄉(xiāng)綠海苗圃,此地區(qū)經(jīng)度:109.75°,緯度:38.28,海拔1 207m,土壤屬于沙壤土,堿性,年平均氣溫為8.81。年平均降水量410mm,降水主要集中在7、8、9三個月份。氣候特點(diǎn)是春季干旱多風(fēng),即使在雨季也常出現(xiàn)間斷旱災(zāi)。
選用1~2年生光滑、粗壯、飽滿、無病蟲害的枝條中下部作插穗,3月初采集種條,隨采集隨制穗,按照粗細(xì)分別剪成18-20cm的插穗,上切口為平面,切口下1~1.5cm處留1飽滿芽,下切口為斜面,以利于切口愈合,上下切口要平滑,剪插穗時要保護(hù)好插穗最上面的1個芽,切記劈裂,損傷,以保證成活率。插穗剪好后,按種條粗細(xì).倒豎分別捆成50或100根的小捆。然后選擇背風(fēng),向陽,排水良好的地方,底部鋪上10cm的純凈沙,將捆好的插穗依次倒立于沙坑內(nèi),然后蓋沙25cm左右,澆透水進(jìn)行儲藏。隔3~5d灑一次水,以保持低溫,促使內(nèi)部因素的轉(zhuǎn)化,以利原始根的形成。
插穗貯藏至4月中旬左右挖出,將插穗的2/3放在水中浸泡2~3d,使插穗充分吸水,有利于生根,然后用生根劑處理,將1克ABT1號生根粉放入非金屬容器中,用酒精稀釋溶解,再加水稀釋,1克生根粉加25g水,將插穗浸入藥液中,浸泡1晝夜。1g生根粉可處理插穗3 000~50 00株。溝底鋪10cm濕沙,然后將處理好的插穗倒立溝中,捆間用濕沙填充,上面再蓋10cm的濕沙。再灑水,以保持濕度,生根劑處理后15d左右,由于溫度的提高,插穗基部愈傷組織和生長點(diǎn)形成,通過倒置處理,可有效提高育苗的成活率。在貯藏過程中要隨時進(jìn)行檢查,以防插穗霉變。
新疆楊要求土壤濕潤、疏松、排水良好、透氣、保水。以通風(fēng)向陽和肥力較高的壤土或沙壤土最好,本實驗地正好滿足各條件。試驗地應(yīng)該提前在秋季對苗圃地進(jìn)行深翻,深度為20~25cm.同時進(jìn)行深耕深翻清除雜草。新疆楊采用平床育苗。將頭年翻曬好的地塊翌春深翻耙平,至4月底即可扦插。整地時要注意:扦插時不能用化肥作為基肥,以免腐蝕插穗根部,影響成活率。
扦插分為覆膜扦插和不覆膜扦插,最好選用覆膜扦插,這有利于提高成活率。這里主要介紹覆膜扦插,即在覆膜后于4月下旬開始扦插,株行距為30cm×40cm或40cm×40cm。每667m2扦插插穗0.4~0.6萬根。插時將插穗直立插人土壤,插穗深度以插穗上端外露1~2個芽為宜,扦插后的新疆楊發(fā)葉早,生根遲,假活現(xiàn)象嚴(yán)重,為確保成活率,在土壤20cm處地溫穩(wěn)定達(dá)到10-12℃時、即可扦插,扦插時不能碰傷插穗表皮。
2.5.1 踏實、覆土 在插穗空隙的地方覆土踏實,踩踏時注意不能損傷外露的頂芽,壓住地膜,防止插穗懸空,使土壤與插穗緊密接觸,并起到保墑和保溫的作用。
2.5.2 灌溉 新疆楊扦插后,要及時澆灌,且要灌飽,以后灌溉時間及次數(shù)視具體情況而定,生長期一定要保證足夠的水分。立秋后適度減少,以防苗木徒長,立冬前灌足防凍水,次春應(yīng)及早灌溉解凍水。
2.5.3 松土、除草 幼苗期要及時松土除草。特別是在復(fù)水后要適時松土保墑,從而提高土壤濕度,減少水分,養(yǎng)分損失,促進(jìn)生根,除草一定要除早,除小,除了。
根據(jù)專家的研究和報告,新疆楊秋季造林比春節(jié)造林更有利于樹木的成活,更有利于物候期的提前,生長量大?,F(xiàn)將新疆楊秋季造林措施介紹如下:
在干旱地區(qū),必須先整地、灌水后造林,時間應(yīng)該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整地,然后開溝或鋪滴灌,灌足水后再造林,絕對不能因為趕工期,省工而種在荒地上。
3.2.1 選“好”苗木 要選用苗小(用2年生的)根系好(主根長25~30cm,側(cè)根5條以上25~30 cm),干粗壯(等干粗應(yīng)達(dá)到1.5以上)無病蟲害的一級苗木。
3.2.2 截干 造林時,可以將苗截留50~100 cm,可提高移栽成活率。
3.2.3 隨起隨栽 在造林時,本地苗木可以隨起隨栽,外地苗木要分期起苗,分期運(yùn)輸,分期栽植。3.2.4 苗根蘸泥 將浸過水或者浸過生根劑的苗木根部,放在粘土或者兩合土的粥狀泥漿掛泥,而后栽植,蘸根的泥漿不可過稀過稠,否則根部掛不上泥。
3.2.5 坑穴適中 在干旱少雨的造林,樹坑不宜過大,否則回填土踩不實,又不能用大量的水澆實坑土,造成虛土,吊根,使根系不能從土中吸收水分而枯死。
3.2.6 踩實、澆透
新疆楊樹苗灰斑?。▌e名灰霉病、黑脖子、整頭苗、黑莖苗、枯斑病)。
4.1.1 發(fā)生與危害 該病分布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內(nèi)蒙古等地,危害多種楊樹、以幼苗、幼樹受害最重,病葉早落、嫩梢枯頂、造成多頂苗,不符合造林要求,是育楊苗的大敵。
4.1.2 識別 主要發(fā)生在葉上及嫩梢上,有三種類型?;野咝停憾喟l(fā)生在葉片上,病斑多為圓形或橢圓形,灰色,病斑邊緣呈褐色。發(fā)病后期病斑上有霉綠色小點(diǎn),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堆。黑斑病:多發(fā)生在葉緣,病斑為黑色,不規(guī)則,病斑處卷曲變形,發(fā)病后期病斑上長霉綠色小點(diǎn)。
黑莖型:(俗稱黑脖子)發(fā)生在幼苗頂梢和幼枝梢,病后死亡變黑、變細(xì),失去支撐力而下垂,變黑部分的葉子全部死亡,病部被風(fēng)折斷,由下邊葉柄休眠芽處再生出小梢,形成多頂苗,這種類型對苗木危害最嚴(yán)重。
新疆楊樹苗黑斑病(別名褐斑病、黑點(diǎn)病、黑葉病、黑苗病、禿尖等)。
(1)發(fā)生與危害
該病是東北地區(qū)楊樹苗的大害,它不僅引起楊樹苗早期落葉,還能造成育苗失敗。在內(nèi)蒙古主要危害小葉楊(實生苗)、小青楊、青楊、苦楊(插條苗)。
(2)識別
主要危害葉片。在北方,一般出土期發(fā)病,首先是被害植株的葉背面出現(xiàn)小黑點(diǎn),逐漸形成黑斑,雨季時黑斑相互連片,迅速變黑并干枯脫落,受害嚴(yán)重的植株,全株形成光桿,梢部干枯。小葉及苗莖變黑全死,苗莖扭曲不直。
該病是由楊棒盤孢引起,此病菌隨落地病葉及感病枝梢越冬,所以秋季落后到第二年新葉發(fā)生前,一定要徹底清除落病葉及感病枝梢。新疆楊、銀白楊不感病,加楊較抗病,而小葉楊、小青楊、青楊等易感病,在易感地區(qū)應(yīng)選擇抗病品種。
合理密植、加強(qiáng)管理,實行大壟撒播、條播或插條,密度過大時適當(dāng)間苗或打去底葉3~5片,密切注意觀察,發(fā)現(xiàn)病株及時除掉可減少病害發(fā)生。藥劑防治一般于6月下旬向幼苗噴藥,可用65%代森鋅500倍液或1:125~170的波爾多液,每半個月噴1次,共噴3~4次。
[1] 張翠英,趙青,馮玉枝.新疆楊覆膜育苗技術(shù)[J].內(nèi)蒙古林業(yè),2009,(3):28.
[2] 黃東英.新疆楊育苗技術(shù)[J].農(nóng)業(yè)科技與信息,2008,(20):19-20.
[3] 呂志勇.新疆楊育苗技術(shù)要點(diǎn)[J].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科技,2000,(增刊):39-40.
[4] 安萬秀,姚光賢.新疆楊硬枝扦插催根育苗技術(shù)[J].甘肅林業(yè)科技,2008,(3):64-6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