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芳
(山西省交通規(guī)劃勘察設計院)
拓寬改造是道路發(fā)展過程中需面臨的重要問題,也是道路項目工程中關鍵的環(huán)節(jié),科學、合理的拓寬改造,可有效提升道路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方便行人出行,對城市的發(fā)展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著重要的意義。以下筆者將以我市某道路拓寬改造工程為例,探討道路拓寬改造工程中的設計。
此公路是我市通向機場的重要公路之一,全長65.78 km,建設于1992年,其中城市快速干道10.23 km,占15.56%,郊區(qū)長度55.55 km,占84.45%。整個公路路基寬度設置為30.15 m,行車道寬設計為2 m×8.0 m。該公路工程在路基施工過程中,全部依據雙向四車道的技術標準,斷面較窄,經常出現(xiàn)擁堵現(xiàn)象,通行能力明顯不足。部分段落路面狀況差,局部出現(xiàn)橫縱裂、龜裂等現(xiàn)象,其中立交收費站段路面局部坑洼不平破損嚴重。
平面線形設計要結合周邊環(huán)境狀況進行,充分考慮線路直捷、均衡、連續(xù)特點,根據圓曲線、直線、回旋曲線設計三要素因地制宜組合設計。同向曲線間采用大于行車速度(km/h)6倍的直線連接。反向曲線間插入直線段長度不小于行車速度(km/h)的2倍。回旋曲線用于緩和曲線形式,其參數及長度與圓曲線半徑相適應,根據安全、景觀、視覺等要求,選取適合的較大數值??紤]停車視距的平面視距設計平曲線內側要有足夠橫凈距確保滿足視距要求,結合規(guī)劃情況,根據地形、地物條件,合理選擇線形技術指標。在線形設計技術可行、經濟合理,與周圍環(huán)境相協(xié)調的情況下,平面視距盡可能選用較大值。
作為舊路工程改造項目,根據舊路罩面長高狀況設計高程。縱面要設計成視覺連續(xù)、平順而圓滑的線形,與地形充分適應,以免路面出現(xiàn)頻繁起伏的狀況。最佳豎曲線半徑設計首先要以路容美觀為主,滿足駕駛人員視覺要求以降低疲勞感,在工程量增加少的情況下,盡可能選用較大半徑的豎曲線,除非受到地形限制或出現(xiàn)其它特殊情況。兩豎曲線銜接有同向豎曲線與反向豎曲線兩種情況,同向豎曲線間不插入短直線坡段以避免出現(xiàn)斷背曲線;將直線坡段插入反向豎曲線間,一般坡段長度可滿足設計速度的3 s行程。
2.3.1 路面拓寬設計原則
路面拓寬設計需要遵循下列原則:(1)調查分析現(xiàn)有的路面設計資料和公路路況,對實際交通量變化情況、軸載組成進行了解。(2)對各路段路面現(xiàn)狀及時記錄,包括路面病害種類、范圍及程度;抽樣驗證路面各層毀壞原因,對原結構材料加以利用;利用彎沉檢測方式,分析擬利用路段路面結構承載能力。(3)路面結構層選用具有穩(wěn)定性、耐久性和高強度材料,遵循節(jié)約資源、合理選材原則,充分利用原有的材料。(4)路面結構升級改建在原來的基礎上后期加鋪,充分利用資源。(5)舊路拓寬時,根據原有路面結構情況進行適當的鋪改,按照新建公路路面設計對舊路進行采取補強,一定要保證新路路面具有足夠的強度和穩(wěn)定性。
2.3.2 道路拓寬路面設計
(1)路面結構設計
4 cm細粒式瀝青混凝土(AC 13)+5 cm中粒式瀝青混凝土(A—16)+自黏式玻纖格柵+1~2 cm瀝青砂調平層,是本道路加罩瀝青混凝土面層拓寬工程采用的結構形式,利用國內外施工經驗結合道路改建特點設計。使用多年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見有沉陷、斷板、啃邊、脫空、錯臺等破損,在瀝青混凝土面層加鋪之前,要先對路面進行詳細評估,制定最優(yōu)處理方案。對路面板底進行壓漿、貼縫可以處理不穩(wěn)定板塊;增加瀝青混凝土的厚度、設置玻璃纖維格柵、設置橡膠瀝青應力吸收層能有效預防裂縫產生,這是我國主要采取的對策;在道路拓寬工程加纖維織物、土工網瀝青層、設置石屑、砂隔層,可以對路面板角、接縫、破碎板、錯臺、脫空板等進行有效維護。
瀝青加鋪層對道路面層質量有直接影響,適當加厚可以減緩產生反射裂縫,延長道路使用壽命。不同等級公路對瀝青加鋪層厚度要求不同,以最小厚宜度為標志,高速或一級公路是10 cm,其他等級公路是7 cm,二層式公路瀝青加鋪為10~15 cm。本工程將采取4 cm+5 cm二層式,其中機動車道加鋪厚度為4 cm細粒式瀝青,混合高強度瀝青于混凝土防滑層中增強纖維,提高機動車道強度、路面整體性。
(2)路面按縫設計
路面按縫設計是路面加寬改造時必須考慮的問題,其主要有以下幾點:①施工縫的問題。根據施工的進度,橫向施工位置設置在縮縫處或者脹縫處。需對縱向施工進行瀝青澆灌,且澆灌次數為兩次即可,并設置直徑為16 cm,長度為80 cm,間~E60 cm的拉桿。對于橫向施工傳力縫需設置桿長為50 cm,并且一端要涂抹30 cm瀝青,間~E30 cm的傳力桿。②脹縫問題。脹縫設置的位置一般處于鄰近橋梁處,有時也會設置在固定構筑物,凹曲線縱坡變化和小半徑曲線的地方。考慮到施工溫度,處在構造物附近的脹縫設置,應不少于兩道,間距為300~500 m,由于施工溫度和混凝土材料具有膨脹性,因此脹縫設置時要結合這一系列因素,當地經濟因素有必要時也在考慮范圍之內。至于其它地方可不做設置,或盡量少設脹縫。脹縫傳力桿一端要涂抹瀝青,間~E30 cm,桿長為50 cm,它的活動與固定端交叉設置應與支架鋼筋焊接在一起,起固定作用,把傳力桿捆綁在支架上方,用瀝青對兩者進行同時澆灌。脹縫板使用的材料是聚氨脂硬質泡沫板或軟木,五孔脹縫密封條用做填縫料。③縮縫問題。使用二次鋸切形成的縮縫有兩種形式,即:橫向縮縫與縱向縮縫??s縫的鋸切需經過兩次程序,第一次采用薄鋸進行深鋸切,第二次在細縫上部采用厚鋸片澆切加寬,這兩項工作完成后,清除雜物便可填色,最后用橡膠密封。橫向縮縫設置距離為4~6 m,大多數情況下采用4.8 m,橫身縮縫都要設置傳力桿,且運用假縫設計,把縫隙做在構造物或者自由端附近外的方位。至于縱向縮縫的設置,方位是在澆注寬度大于4.5 m的板塊之間,同樣需設置拉桿,拉桿中段10 cm深處使用瀝青或防銹漆涂抹,其拉桿長度為80 cm,間~E60 cm。
結合工程的實際情況,給路面、路基進行合理的綜合排水設計,主要是對路面內部的排水系統(tǒng)和路面邊緣的排水系統(tǒng)進行設置,達到結構層間的水量能有效排出。對填筑材料的選用有嚴格的要求,例如:切方路段的外側路肩,應用具有良好密水性的材料填筑;相反的是土路肩下部則需采用透水性較好的粒料填筑;至于超高外側的路肩下部要采用土填筑。然而若高填方路段的邊坡極易受到沖刷,那么應采取路肩溝結合急流槽的方式進行排水,以保證期邊坡的穩(wěn)定。當道路工程處于加罩段時,路表水的收集工作采用老路雨水口的收集方法,雨水口支管材料是250UPVC雙壁波紋管。雨水口的設置是有一定規(guī)定的,新路段中雨水口按照設計中的要求擺放,使新做雨水IZI排水接入原有的雨水井,經過這兩道程序后,最后排入雨水總管,在一般情況下,當縱波小于0.2%路段時,雨水IZI應在每相隔20 m處設置一個,大于或者等于0.3%時,設置距離是40 m,在0.2% ~0.3%之間,設置雨水口的標準間距為40 m。
拓寬改造是道路項目工程中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依據道路實際的情況,對道路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是道路拓寬改造工程得以順利進展的重要保障。道路拓寬改造設計不僅僅有以上幾點,更多的是需要我們在設計實踐中不斷地探索,不斷地前進。
[1]張恒,吳宗澤.公路改建升級設計探討[J].裝備制造,2009,23(11):31-33.
[2]周俊,李子峰.朱楓公路改建工程方案設計比選[J].中國市政工程,2008,26(1):101-103.
[3]張尤才,楊紅芬.公路改建升級設計探討[J].山西建筑,2006,29(9):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