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宏軍
(長沙理工大學,湖南 長沙 410004)
思想政治工作作為黨的工作的一部分,其基本任務就是通過向人民群眾灌輸先進的社會意識,克服和糾正落后的社會意識,把人民群眾中蘊藏著的革命和建設積極性調動起來,從而達到提高人民群眾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作為中國共產黨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核心的鄧小平始終認為,思想政治工作“無論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這都是我們的真正優(yōu)勢。”[1]P144那么,在經濟轉軌、社會轉型、體制機制改革以及思想觀念轉變等空前的社會變革時期,思想政治工作如何發(fā)揮這一優(yōu)勢,真正做到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及其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思想覺悟,發(fā)揮其投身革命、建設和改革偉大事業(yè)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呢?其實關鍵一點就是要推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大眾化,讓廣大人民群眾能夠從內容、形式等方面接受、認同當代中國化馬克思主義。而作為以理論教育為主要任務的新時期黨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推動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深入人心的進程中,在內容的選擇上如何做到大眾化也至關重要。大眾化是指貼近生活,適合大眾的口味,符合群眾的需要。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在內容選擇上要做到大眾化,就是要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能夠緊密聯(lián)系群眾和群眾的思想實際,盡量做到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適合廣大人民群眾的口味、符合群眾的實際需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與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因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重要主體是廣大人民群眾,而人民群眾往往是從他們最關心的利益問題出發(fā),以對一種理論的實踐效果和經驗感知為依據(jù),來決定是否接受一種主義或理論的。因此,新時期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使命就是應該站在群眾的立場、著眼群眾的需要,積極探索有效地途徑與辦法,幫助群眾解決切身利益問題,力求其內容不會變成脫離人民群眾根本利益、脫離群眾火熱生活的空洞說教,讓當代中國化馬克思主義能真正成為廣大人民群眾所理解、所接受和所信仰。
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是指通過有領導有組織地把馬克思主義理論灌輸?shù)饺嗣袢罕娭腥?,以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當家作主的責任感、使命感,激發(fā)他們的勞動熱情和創(chuàng)造精神。馬克思認為“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2]P9??梢?,代表社會先進生產力發(fā)展方向的科學理論,一旦為人民所群眾掌握,就會變成改造自然、改造社會的強大物質力量。馬克思主義認為,人們“行動的一切動力,都一定要通過他的頭腦,一定要轉變?yōu)樗囊庵镜膭訖C,才能使他行動起來。”[3]P251人是世界上唯一具有能夠使精神變物質的自覺能動性的動物,人的這種能動性發(fā)揮得如何,主要取決于人的思想和品質。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通過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轉變人的思想、挖掘人的潛能、實現(xiàn)精神變物質、從而不斷推動生產與社會發(fā)展的職能。而這種職能發(fā)揮,關鍵是要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能為廣大人民群眾理解和接受。那么什么樣的內容才能達到如此之要求呢?馬克思說:“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保?]P8可見,只有從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角度,能回答群眾所關心的實際問題的理論,才能成為人民群眾所接受和掌握的科學理論。黨的思想政治工作,本質上就是要把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轉化為人民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其使命,就是向人民群眾進行科學的思想理論灌輸。這種灌輸就是要從實踐出發(fā),對廣大人民群眾進行黨的理論、綱領政策教育,進行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教育,讓人民群眾能從切身利益的獲得上感受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力量,從而不斷地激發(fā)自己自覺地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鄧小平曾語重心長地說:馬克思主義并不玄奧,馬克思主義是很樸實的東西,很樸實的道理。這樸實的道理只有讓廣大人民群眾理解、接受,才能轉化為強大的物質力量,才能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由于馬克思主義理論是對客觀事物發(fā)展變化規(guī)律的正確認識與主張,是系統(tǒng)化、理論化的成果,考慮到目前我國廣大人民群眾尤其是基層群眾文化水平和理論修養(yǎng)的實際、以及思維方式與生活習慣的不同,科學的理論要成為人民群眾的信仰和行為準則的話,就必須有一個大眾化的過程,即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還有一個由抽象到具體、由深奧到通俗、由被少數(shù)人理解掌握到為廣大人民群眾所理解掌握的過程。思想政治工作作為黨的工作的一部分,其重要任務就是研究如何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人們的頭腦,真正做到讓科學理論與群眾相結合。因此,在向人民群眾灌輸馬克思主義理論、推進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進程中,思想政治工作如何能夠超越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因素,跨越年齡、性別、職業(yè)、地域等界限,使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能夠真正成為廣大人民群眾共同的行為準則呢?其實關鍵的一點就是要讓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能夠與廣大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實際相結合,貼近廣大人民群眾的思想、貼近人民群眾所關心的實際問題,能夠及時解答人民群眾的思想疑慮,解決群眾關心的實際問題。毛澤東認為:“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則,就是要使群眾認識自己的利益,并且團結起來,為自己的利益奮斗?!保?]P1318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職責之一就是能夠幫助人民群眾認識自己的利益,能夠分區(qū)分好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維護、發(fā)展自己各項的利益。江澤民曾指出:“黨的思想政治工作本質上是群眾工作,是宣傳群眾、教育群眾、引導群眾、提高群眾的工作,因此必須堅持走群眾路線?!保?]P97這給黨的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也就是必須認真貫徹與執(zhí)行黨的群眾路線。毛澤東認為:要依靠群眾,就得“一切為了群眾”,也就是要求把我們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等都建立在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的基礎上,并且指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能脫離群眾;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fā),而不是從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出發(fā)?!保?]P1094-1095新時期如何才能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為廣大群眾所接受、所贊同,使人民群眾努力做到對科學理論真學、真懂、真信與真用呢?又如何才能用科學的理論去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把它變成人民群眾的實際行動,使精神轉化為物質呢?黨的群眾路線認為,“……為群眾服務,這就是處處要想到群眾,為群眾打算,把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這是我們與國民黨的根本區(qū)別,也是共產黨員革命的出發(fā)點和歸宿。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想問題從群眾出發(fā)而又以群眾為歸宿,那就什么都能辦好?!保?]P891思想政治工作說到底是要解決人們各種各樣的思想問題,而思想問題的解決,不能只停留在就思想談思想,也不能僅僅停留在道理上、概念上。這樣會讓人們感覺到思想政治工作是脫離實際的說大話、說空話,只是空洞的說教,讓群眾感覺“講的道理都對,但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不能及時解答人們的思想疑慮、解決群眾所關心的實際問題。這樣群眾就難以從內心深處接受、理解、信服這些道理,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其實,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是思想政治工作客觀規(guī)律的反映,解決群眾所關心的實際問題是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在現(xiàn)實生活中許多思想問題的產生,都是由于人們不能正確地對待客觀存在實際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解決了人們的實際問題,思想問題也就會順利解決,因為引發(fā)思想問題的客觀根源已不復存在,思想問題便失去了存在的客觀條件。這也就是說,脫離人們的物質利益和實際問題去要求人們具有工作積極性、主人翁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只能是空談。其實,這里解決實際問題本身就具有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思想政治工作要靠“說”,也要靠“做”,而且“做”更有力量。“做”就是實際問題,就是用事實說話,用行動做思想政治工作,這樣的思想政治工作最實在,最有說服力和感染力。只講空話,不辦實事,思想政治工作不但難以收到好的效果,而且還會引起群眾的反感。因為“做”已不是單純的行為問題,它同時蘊涵、體現(xiàn)著思想政治工作所說的道理。因為在辦實事的過程中,貫穿了思想教育,即把道理給群眾說清楚、講明白,讓群眾感受到思想政治工作的真實、親切,從而能認識到科學理論、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正確,并能自覺地接受教育,不斷激發(fā)自身自覺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因此,在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輔以必要的思想教育與思想引導,以實際問題的解決帶動思想問題的解決,讓群眾在明理中受惠、在受惠中明理,這樣,就可以持久地調動人們的工作積極性、激發(fā)人們的社會責任感。這就是我們所提倡的思想政治工作內容大眾化的真正內涵。
在我國革命、建設與改革90多年奮斗歷程中,我們始終把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放在首位,作為立黨之基、執(zhí)政之本、力量源泉,以此贏得廣大群眾的擁護。早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毛澤東就強調,重視群眾切身利益,真心實意為群眾謀利益,并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這樣才能調動群眾參加革命戰(zhàn)爭的積極性。毛澤東指出:“對被領導者給以物質福利,至少不損害其利益,同時對被領導者給以政治教育。”[5]P1273在動員和組織群眾參加革命戰(zhàn)爭的過程中,為了調動廣大群眾的革命積極性,毛澤東強調:“要得到群眾的擁護嗎?要群眾拿出他們的全力放到戰(zhàn)線上去嗎?那末,就得和群眾在一起,就得去發(fā)動群眾的積極性,就得關心群眾的痛癢,就得真心實意地為群眾謀利益,解決群眾的生產和生活的問題,鹽的問題,房子的問題,衣的問題,生小孩子的問題,解決群眾的一切問題。”[9]P138毛澤東還善于從群眾的層面來發(fā)現(xiàn)問題:“我們應該深刻地注意群眾生活的問題,從土地、勞動問題,到茶米油鹽問題。婦女群眾要學習犁耙,找什么人去教她們呢?小孩子要求讀書,小學辦起了沒有呢?對面的木橋太小會跌倒行人,要不要修理一下呢?許多人生瘡害病,想個什么辦法呢?一切這些群眾生活上的問題,都應該把它提到自己的議事日程上。應該討論,應該決定,應該實行,應該檢查。要使廣大群眾認我們是代表他們的利益,是和他們呼吸相通的。”[9]P138“我們對于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問題,群眾生活問題,就一點也不能疏忽,一點也不能看輕。”[9]P136正是由于我們黨在革命戰(zhàn)爭時期時時關心群眾生活,處處幫助解決群眾的困難,在幫助群眾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把革命道理給群眾說清楚、講明白,引導群眾來理解科學的道理,掌握黨的路線、方針與政策,不斷提高其精神境界,讓群眾從心里眼里相信科學的理論,熱愛黨,一心跟黨走,與黨共同奮斗,我們才最終打倒了國民黨,趕走了帝國主義。把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是我們黨一貫堅持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個重要原則,也是黨的群眾路線的充分體現(xiàn),還是思想政治工作保持不竭動力的一個重要根本。就是靠它把中國由窮到富、由弱到強發(fā)展壯大起來,我們的社會主義事業(yè)才能蒸蒸日上。在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過程中,鄧小平多次強調: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和實際相結合,分析研究實際情況,解決實際問題,要用實踐說話、用事實說話,反對抽象爭論、坐而論道,力戒空談、少說空話。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應該始終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不斷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胡錦濤強調:“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要十分注意把解決思想問題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10]P2220歷史經驗告訴我們群眾是最講實事求是的,特別注重在實際利益上解決問題。我們必須在為群眾謀利益的前提條件下贏得群眾,調動其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從而贏得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愛戴。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fā)展,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出現(xiàn),人民群眾中難免會產生這樣或那樣的思想認識問題。而人們的思想問題,通常是現(xiàn)實利益問題的反映。鄧小平曾強調:“不重視物質利益,對少數(shù)先進分子可以,對廣大群眾不行,一段時間可以,長期不行?!保?1]P146江澤民也多次指出,最大的政治就是解決好人民群眾穿衣吃飯問題。在改革開放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深入發(fā)展的今天,我們黨仍然是靠實實在在為人民群眾謀利益來推動社會主義事業(yè)向前發(fā)展的,也是靠幫助群眾維護自身的正當利益并解決一些具體困難和實際問題來推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深入人心的。譬如,我們黨在學習與踐行科學發(fā)展觀的活動中,為了讓科學發(fā)展觀能成為武裝群眾頭腦、指導群眾實踐的理論武器,就是從高度重視與關注民生問題、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所面臨的各種矛盾和實際問題入手,從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出發(fā)來推動科學理論深入人心、推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如科學發(fā)展觀的一項必然要求是要促進社會主義的公平正義。為此,黨中央在貫徹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以發(fā)展為了人民、發(fā)展依靠人民、發(fā)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為目標,從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xiàn)實的利益問題著手,高度重視民生問題的解決,以達到促進社會主義社會的公平正義。如:在宏觀方面,實施西部大開發(fā)、振興東北地區(qū)等老工業(yè)基地、促進中部地區(qū)崛起、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促進區(qū)域城鄉(xiāng)協(xié)調發(fā)展等重大戰(zhàn)略。在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方面,在全國范圍內取消農業(yè)稅、加大對農民種糧直接補貼的力度、實施工業(yè)反哺農業(yè)、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連續(xù)五年出臺五個“一號文件”等等。同時從2002年起,在全國城鄉(xiāng)逐步實施全免義務教育階段學雜費的政策,以便讓所有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學;著力推廣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制度、力爭建立基本醫(yī)療衛(wèi)生制度,以便所有生病的群眾都能夠看得起病;建立健全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制度,以便群眾能夠住得起房……這一件件、一樁樁的民生措施,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了促進社會主義社會公平正義帶來的貼心、溫暖與實惠。黨中央就是這樣通過實實在在地改善民生、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社會改革發(fā)展之成果等舉措,讓事實告訴人民群眾什么是社會主義社會公平正義的題中之義。這樣人民群眾對黨中央提出的科學發(fā)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重大戰(zhàn)略思想就會更加自覺與堅定地去執(zhí)行,真正達到用科學理論武裝群眾頭腦、指導其實踐,吸引群眾積極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的建設之中??梢?,只有把思想政治工作內容的落腳點始終放在實現(xiàn)和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上,真正做到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把體現(xiàn)黨的意志和反映群眾的心聲統(tǒng)一起來,幫助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人民群眾通過自己的感官來感受到科學理論與黨的路線、方針與政策的正確與科學,才能夠吸引群眾、引起群眾共鳴,從而得到群眾的擁護與信任,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取得實效。
[1]鄧小平文選(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5]毛澤東選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江澤民文選(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毛澤東選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
[8]毛澤東選集[M].哈爾濱:東北書店,1948.
[9]毛澤東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胡錦濤.在全國宣傳部長會議上的講話[A].十五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1]鄧小平文選(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