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阿姨是一個脾氣非常暴躁的人,方圓幾里的鄰居都知道她的大名。還是女孩子時,馬阿姨就愛發(fā)脾氣,后來結(jié)婚了,可能婚前婚后的生活變化太多,還有很多責任要承擔。所以在結(jié)婚后,馬阿姨的脾氣有增無減。愛抱怨,愛不平衡,凡事總能挑出毛病來,到最后看老公和兒子都不順眼,只要逮著機會就會將他們倆訓斥一番,每次發(fā)完脾氣馬阿姨也會覺得自己很不好,可脾氣一上來,總是控制不住。
兒子上小學的時候,馬阿姨的時間漸漸安排不過來了。馬阿姨的老公當時正處于事業(yè)高峰期,完全沒有精力顧及家里;孩子要上學,接送、飲食都得馬阿姨操持;還要照顧老人的生活。每天總有一大堆事情等著要做,睜開眼睛就得開始忙起來,馬阿姨一個人忙里忙外,結(jié)果免不了牢騷不斷。有一次,因為一件小事馬阿姨就跟剛回家卻顯得筋疲力盡的丈夫吵了起來,一個指責對方毫不關(guān)心自己,一個直叫屈說自己無能為力,最后以馬阿姨把廚柜里的碗碟全部砸碎收場。
不記得什么時候開始,馬阿姨胖了起來。事情越來越多,可馬阿姨卻沒有了以前的精力,身體狀況大不如從前,走路吃力,記性變差,馬阿姨還以為是太胖的原因。結(jié)果不久后,在一次體檢中,馬阿姨被查出患有糖尿病。醫(yī)生說,再像以前那樣亂發(fā)脾氣,血糖將很難控制,如果血糖持續(xù)波動,還戒不掉脾氣的話,將來可能會發(fā)生其他并發(fā)癥。自從知道自己得了這個病后,馬阿姨總想找個合適的方法,讓自己的內(nèi)心變得平靜起來。于是,馬阿姨開始積極活躍起來,約上以前的老朋友,一起外出活動,有時去茶樓喝茶,幾個人圍在一起閑話家常;有時跟社區(qū)里的舞蹈隊一起到別的社區(qū)參加表演;有時還會組織一些小型會議,讓各位家長交流心得。不僅如此,馬阿姨還學會了刺繡,家里的枕頭、被子,每個人用的鞋墊上,都有馬阿姨自己的“作品”,她不僅自己一個人繡,還主動地教想學的鄰居們,漸漸地脾氣變得很好,很有耐性,久而久之獲得了大家的一致稱贊。
充實的生活,并不僅僅是繁忙。它還包括更多自我的提升,可以讓內(nèi)心平靜而踏實。馬阿姨交到了更多的朋友,學到了更多的知識,脾氣漸漸變得好起來。其中有一次,學校老師打電話來投訴說馬阿姨的兒子伙同同學逃課。要是在以前,馬阿姨一定會抓起兒子大聲質(zhì)問原因,有時甚至還會動手教訓。但這次馬阿姨并沒有這樣做,她很有禮貌的詢問兒子,逃課的事情是否屬實,還有逃課的原因。兒子一開始怯弱的眼神慢慢變成了一種信任,最后和盤托出。原來上學路上遇到自己的同學腳崴了,是他背起同學將其送到醫(yī)院,所以沒去學校。馬阿姨聽完原委后,很欣慰的鼓勵了兒子:“樂于助人是好事,不過下次記得先通知老師或者家長?!眱鹤痈吲d地答應(yīng)了。
馬阿姨比以前更忙了,一邊控制血糖,一邊積極生活。社區(qū)布告欄上貼著馬阿姨參加活動時的照片,當時她正在為另一個老者講解什么,精神奕奕,也滿臉的溫和。馬阿姨說:“真不敢相信,要是我的脾氣還跟以前一樣“臭”,血糖控制不住,我的精神就沒現(xiàn)在這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