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 雄 徐國華 余 琨 顏明重
1.華中科技大學,武漢,430074 2.中國艦船研究設計中心,武漢,430064 3.上海海事大學,上海,201306
水下機器人被廣泛運用于水下作業(yè)活動中,是水下作業(yè)的重要載體。水下目標搜索是水下機器人的作業(yè)任務之一。水下目標搜索首先需要實現(xiàn)機器人的水下定位,配置齊全的水下機器人一般采用超短基線系統(tǒng)(ultra-short baseline,USBL)、慣性導航系統(tǒng)(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INS)等進行水下定位。Opderbecke[1]針對 USBL在 AUV(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水下定位的運用上進行了研究;Jalving等[2]采用融合了INS、DVL(doppler velocity log)等信息的組合定位方法,進一步提高了水下機器人的水下定位精度。搜索策略是貫穿水下搜索任務的指導思想,搜索路徑的規(guī)劃則是策略的主要體現(xiàn)。Petres等[3]和國內的徐玉 如 等[4]、Wang 等[5]針 對不同的作業(yè)任務,分別研究了AUV的路徑規(guī)劃方法。對于搜索任務而言,對目標物的識別是整個任務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針對水下機器人通常搭載的水下攝像頭和前視聲納,徐筱龍等[6]分別進行了視頻信號模式識別的研究,Lorenson等[7]則針對AUV聲納圖像的處理和識別進行了研究。
目前,國內配備小型水下遙控機器人(remotely operated vehicle,ROV)的單位逐漸增多,如何利用ROV和已有設備進行水底目標搜索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但由于受體積和成本限制,很多小型ROV沒有裝配以USBL、INS為代表的水下定位設備,因此欠定位ROV不能給出標記自身的行進路線和已搜索區(qū)域。在這樣的設備基礎上,如果參照應用于定位功能齊全的ROV或AUV的搜尋策略,將難以保證搜索效率和搜索覆蓋率。
在水下起伏較大的水域中,其底部深度變化幅度較大,其等深線間距(以ROV深度計有效分辨率大小作等深線,且其間距小于ROV的有效觀測范圍)較小??梢岳孟闰灥牡壬罹€地圖,配合ROV深度計實現(xiàn)ROV的初步定位。在初步定位的基礎上,再通過選擇對定位精度要求低的搜索策略,實現(xiàn)ROV對水底目標的搜索。
本文在設備僅限于欠定位ROV和側掃聲納的基礎上,提出了針對水下起伏較大水域的特殊情況,基于水下等深線圖路徑規(guī)劃和導航的搜索策略,通過繪制水下地形圖、規(guī)劃搜索路徑和搜索作業(yè)等,實現(xiàn)欠定位ROV對大起伏地形中的水下小型目標的搜索。
本文中,圖1所示的小型開架式ROV“Outland1000”為傳感器的載體,能在300m水下通過遙控實現(xiàn)進/退、側移、潛/浮和轉首四個自由度的運動,由臍帶纜與水面控制器連接。通過開發(fā)自動航行控制器代替操作人員和遙控器,將ROV改造為具有自動航行能力和干預功能的ARV(autonomous &remotely-operated vehicle),可以實現(xiàn)控制精度更高的控制,并減輕操作人員的負擔。
ARV搭載的傳感器包括雙目攝像頭、Micron DST型前視聲納、小型磁羅經(jīng)、深度計和高度計。ARV會通過臍帶纜將水下視頻信號,前視聲納圖像,ARV實時航向、深度和離底高度等信息傳輸至水面控制器。其中,水下視頻信號、前視聲納圖像可用于辨識水下目標或障礙物。而ARV實時航向、深度、離底高度等信息則表示了ARV的水下狀態(tài),在水下先驗地形圖的配合下可用于ARV的水下導航。
側掃聲納是一種向水底發(fā)射超聲波,接收反射后的聲納信號并成像以實現(xiàn)水下地形探測的設備。在本文中,選用經(jīng)濟的Starfish公司450F型側掃聲納進行水下探測,如圖1所示。
圖1 搜索作業(yè)設備
由于本文討論的ARV缺乏水下定位能力,所以可以讓其沿等深線地圖貼底航行,這樣在單條等深線上,ARV就可以利用航向、深度、高度信息,沿著等深線軌跡航行。以此思路,設計搜索流程如圖2所示。
圖2 搜索作業(yè)流程圖
整個搜索流程按照繪制水下等深線地圖、規(guī)劃搜索路徑和搜索作業(yè)的步驟進行。
由于作業(yè)任務并不要求完全脫離操作人員的監(jiān)督和設備的限制,所以水下地形圖不需要包含水下地形特征庫等信息,使用側掃聲納繪制出一定密度的等深線地圖即可。
通過分析與目標位置有關的外部信息,初步估計并計算目標在作業(yè)水域中各點的概率值,以此劃分出優(yōu)先級不同的子作業(yè)區(qū),再將等深線地圖與各自作業(yè)區(qū)疊加,依據(jù)ARV的探測能力,規(guī)劃出其搜索路徑。
進行搜索作業(yè)時,ARV被母船定位到指定地點入水,由自動航行控制器通過等深線地圖進行導航。操作人員對前視聲納圖像和水下視頻進行監(jiān)視,當出現(xiàn)疑似目標或障礙物時,切換成手動模式進行遙控。并通過聲納圖像處理程序進行圖像處理,提取特征并計算出與ARV的相對位置,以供操作人員在水下地形圖中進行標注。
側掃聲納一般用于獲得水底地形和搜尋水底大型殘骸,但本文只討論側掃聲納用于測量水深以繪制等深線地圖的方法。
側掃聲納的拖魚左右側各安裝一條換能器線陣。工作時首先發(fā)射一個短促的聲脈沖,聲波按球面波方式向外傳播,碰到水底或水中物體則產(chǎn)生散射。其中的反向散射波會按原傳播路線返回換能器被換能器接收,經(jīng)換能器轉換成一系列電脈沖。一般情況下,堅硬或凸起的水底回波強;柔軟平滑的水底回波弱;被遮擋的水底不產(chǎn)生回波;距離越遠回波越弱。通過對電脈沖進行采集和相應的數(shù)字化處理,得到以若干掃描線構成的二維水下地形聲圖[8],如圖3所示。
圖3 側掃數(shù)據(jù)分析
圖3中,側掃聲納的兩側波束存在夾角θ,夾角范圍內為側掃聲納的盲區(qū)。已知盲區(qū)邊緣回波的探測距離為DL、DR,由下式即可得其相對側掃聲納拖魚的相對深度HL和HR,平均后可知拖魚正下方的相對深度。已知拖魚離水面的距離固定為H0,則可通過插值計算出側掃聲納此刻位置的水深HM。HL、HR、HM的表達式為
通過軟件截取側掃聲納的每條數(shù)據(jù),獲得該時刻的DL和DR值,再根據(jù)式(1)即可計算出該點水深。使用同樣的方法可獲得整個作業(yè)區(qū)域的深度數(shù)據(jù),再將等深的坐標點依次連接,得到等深線地圖,如圖4所示。
圖4 等深線地圖
對于多數(shù)搜索任務,其作業(yè)區(qū)域內每點的重要性是不同的,因此,通過梳理外部信息,將作業(yè)區(qū)域按照優(yōu)先級劃分為不同的子作業(yè)區(qū)并依次搜索,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效率。
通過在作業(yè)區(qū)域內選取一個或多個可能性最大的點,并分別賦予一個可能的概率,假設其周圍的各點受其影響,依次形成一個作業(yè)區(qū)域內概率的場,并以其作為作業(yè)區(qū)域的概率分布圖。具體來說,假設在若干大概率的目標存在點中有一點為i,其周邊各點的概率均受其影響,可認為
其中,(μxi,μyi)為大概率目標存在點i的坐標,Pi為點i的目標存在概率。可將其簡化為標準分布,取σxi=σyi=1。式(2)可寫作
在得到區(qū)域內多個主要大概率離散點周邊點的概率后,便可以知道區(qū)域內每點的目標存在概率。對所有大概率點所引起的概率分布進行求和,可得到區(qū)域內的概率分布:
根據(jù)概率分布的集中情況,對不同概率的區(qū)域進行劃分,細分為多個具有不同優(yōu)先級的子作業(yè)區(qū),如圖5所示,再將其與等深線地圖進行疊加,即可進行最后的路徑規(guī)劃。
不同于通常的沿方波搜索路徑規(guī)劃,本策略采用如圖6所示的基于等深線搜索路徑規(guī)劃。因為搜索任務需要ARV貼底進行且工作區(qū)域內的深度變化較大,過多的起伏運動會導致欠定位的ARV偏離航向;另一方面,通過沿等深線進行搜索,ARV即可通過深度計和高度計的反饋得知是否偏離預定路徑。
圖5 通過概率分布劃分優(yōu)先級
圖6 路徑規(guī)劃方式
在路徑規(guī)劃中,相鄰路徑間的間距大小直接影響到路徑規(guī)劃的合理性。間距太大會使對作業(yè)區(qū)的搜索覆蓋率降低,造成遺漏,反之則影響作業(yè)效率。相鄰路徑的理想間距d由ARV的視覺和前視聲納的探測半徑?jīng)Q定,同時也與ARV在被操縱中的定向航行性能有關。理想間距d的計算方式為
其中,D0為ARV視覺的探測半徑;p0為視覺探測半徑內對目標的辨識可信度,取值介于0~1之間;D1為前視聲納的探測半徑;p1為聲納探測半徑內對目標的辨識可信度;H(s)用于表示ARV的定向航行性能,定義為遙控操作ARV定向航行時,每行駛s,ARV實際位置偏移量。s的取值由ARV纜長及作業(yè)區(qū)域地形特點等確定。
由式(5)可以看出,在探測設備確定的情況下,通過縮短每趟搜索的航程、利用水下特征物作路標、減少ARV翻越地形的次數(shù)等,都能減小ARV的H(s),從而增大ARV搜索路徑的理想間距d,提高效率。但是由于式(5)中多個參數(shù)難以準確地確定,理想間距d難以計算,該公式只用于分析影響搜索路徑間距的因素。在實際操作中,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取一個小于視覺探測直徑的值。
在各個子作業(yè)區(qū)的等深線地圖中,保留相鄰距離總是小于d的等深線,作為子作業(yè)區(qū)中搜索作業(yè)的ARV規(guī)劃路徑。
搜索作業(yè)時,母船攜帶ARV到分段規(guī)劃路徑的起點定點下水,當ARV下潛至離底部某距離處,核實當前深度是否與等深線地圖中的深度相等,不等則在小范圍內巡游直至找到相應的深度點。隨后即可切換至自動航行控制器對AVR進行導航。通過之前建立的Outland1000水動力學模型[9]和等深線地圖,自動航行控制器能操作ARV沿規(guī)劃路徑航行。
當監(jiān)視水下視頻和前視聲納圖像的操作人員發(fā)現(xiàn)可疑目標時,可將ARV切換至遙控模式。同時可以使用聲納圖像識別程序對聲納信號進行處理,并在等深線地圖中加以記錄。
聲納圖像識別程序可以通過RS485接口獲得Micron DST型前視聲納的實時數(shù)據(jù),將其解析并繪出整幅聲納圖像。在進行圖像處理時,先通過中值濾波算法去除高頻的干擾噪聲、進行閾值分割[10]。再經(jīng)過邊緣檢測和特征圖形提取之后,可以得到物體的圖像大致形狀、尺寸和與ARV的相對位置關系,識別過程如圖7所示。隨后,操作人員將識別后的信息記錄到等深線地圖中。
圖7 處理聲納圖像
完成整個搜索策略的設計后,將該搜索策略和常用的沿方波搜索進行比對。下面先對搜索的時耗問題進行分析。
搜索策略的時間花費,主要與ARV的航行速度和搜索路徑長度有關。對于本搜索策略和沿方波搜索策略,在都不進行重復搜索,且依照ARV有效探測距離規(guī)劃路徑的情況下,搜索路徑的總長度近似相等,總長度S=A/d。其中A為搜索面積,d為理想間距。
但是由于本搜索策略相較常用策略,采用將作業(yè)區(qū)域按概率劃分后依次搜索的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搜索效率。如圖5b所示的情況,將作業(yè)區(qū)域劃分為3個區(qū)域,則搜索任務的時間期望為
式中,t為ARV搜索每km2的平均時間花費;A1、A2、A3為三個區(qū)域的面積;P1、P2、P3分別為三個區(qū)域中目標存在的概率。
對圖5所示區(qū)域進行計算,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三個優(yōu)先級區(qū)域的參數(shù)
將表(1)中數(shù)據(jù)代入式(6),時間期望為0.3996,低于常用策略的時間期望。并且當區(qū)域內概率越集中時,本搜索策略的優(yōu)勢越明顯。
本搜索策略與常用策略相比最大優(yōu)點在于,本策略通過使ARV沿等深線航行并搜索,欠定位ARV能通過深度值的反饋,在檢測到偏航后(深度值偏離了需跟蹤的等深線值)對航線進行修正,使其擺脫對精確定位的依賴。而常用策略中,欠定位ARV則較難按照預定航線進行搜索作業(yè)。
為驗證文中搜索策略,在湖北省荊門市漳河水庫中選取了1000m×1000m的一片水域進行了實驗。實驗區(qū)域水下地形起伏大(深度介于3~45m之間)、風浪小等特點,較為符合文中的搜索策略要求。實驗中的搜索目標選用尺寸不同的兩個圓柱體,目標物1的尺寸為高1.6m、直徑0.5m,目標物2為高3m、直徑0.6m。兩個目標物由第三方分別沉入實驗區(qū)域內的不同位置。
按照本文的策略,首先利用側掃聲納獲得作業(yè)區(qū)域等深線數(shù)據(jù),整理后導入Google Earth可得到等深線地圖,如圖8a所示。在此基礎上,根據(jù)對目標可能存在點的外部信息進行梳理,作出作業(yè)區(qū)域的概率分布圖。按照概率的大小將作業(yè)區(qū)域劃分為三個不同優(yōu)先級的區(qū)域,并與等深線地圖疊加,如圖8b所示,之后再確定理想間距d。根據(jù)現(xiàn)場情況,取理想間距d為5m。以5m為間距添加更多的等深線,以此作為ARV的搜索路徑。
在搜索實驗中,ARV依次在各優(yōu)先級區(qū)域中作業(yè),沿逐條等深線路徑進行搜索,先后對兩個目標物成功定位。實驗表明了搜索策略對欠定位ARV在大起伏地形中小目標搜索問題的有效性[11]。
本文提出一種欠定位ARV對大起伏地形中水底小目標的覆蓋式搜索策略。在外部信息的支持下,按概率劃分出優(yōu)先級不同的子作業(yè)區(qū)。通過按等深線地圖規(guī)劃出的搜索路徑,應用已有的深度、高度、航向傳感器和等深線地圖對欠定位ARV進行了導航。最后利用水下視頻和前視聲納進行了人工目標識別。在水庫的水下大起伏地形環(huán)境中進行了實驗,取得預期的結果,證明了策略的有效性。
圖8 作業(yè)區(qū)域地圖
提出的搜索策略對欠定位ARV的水下目標搜索問題具有一定的工程意義。通過對非結構目標聲納識別技術的進一步研究,還可以逐步減少操作人員的介入,提高ARV在水下目標搜索上的智能程度。
[1]Opderbecke J.At-sea Calibration of a USBL Underwater Vehicle Positioning System[C]//Oceans’97MTS/IEEE Conference Proceedings.Halifax,1997:721-726.
[2]Jalving B,Gade K,Hagen O K.A Toolbox of Aiding Techniques for the HUGIN AUV Integrated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J].Modeling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2004,25(3):173-190.
[3]Petres C,Pailhas Y,Patron P.Path Planning for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s[J].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2007,23(2):331-341.
[4]徐玉如,姚耀中.考慮海流影響的水下機器人全局路徑規(guī)劃研究[J].中國造船,2008,46(4):109-114.Xu Yuru,Yao Yaozhong.Research on AUV Global Path Planning Considering Ocean Current[J].Shipbuilding of China,2008,46(4):109-114.
[5]Wang Hongjian,Xiong Wei.Research on Global PathPlanning Based on Ant Colony Optimization for AUV[J].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2009,1(8):58-64.
[6]徐筱龍,徐國華.OutLand1000水下機器人的視覺定位研究[J].中國機械工程,2010,21(11):1288-1292.Xu Xiaolong,Xu Guohua.Vision-based Localization of OutLand1000ROV[J].China Mechanical Engineering,2010,21(11):1288-1292.
[7]Lorenson A,Kraus D.3D-Sonar Image Formation and Shape Recognition Techniques[C]//OCEANS 2009-EUROPE.Bremen:2009:849-854.
[8]許楓,魏建江.第七講 側掃聲納[J].物理,2006,35(12):1034-1037.Xu Feng,Wei Jianjiang.Side-scan Sonar[J].Physics,2006,35(12):1034-1037.
[9]張燕,徐國華,徐筱龍,等.微型開架式水下機器人水動力系數(shù)測定[J].中國造船,2010,51(1):63-72.Zhang Yan,Xu Guohua,Xu Xiaolong,et al.Measuration of the Hydrodynamic Coefficients of the Microminiature Open-shelf Underwater Vehicle[J].Shipbuilding of China,2010,51(1):63-72.
[10]王一童.前視掃描聲納的成像與目標特征提?。跠].青島:中國海洋大學,2009.
[11]原風,閆春陽.水下機器人助警方河底撈尸鎖鐵證[N].楚天金報,2010-12-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