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俊心
(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山西 臨汾 041000)
大學生體育鍛煉行為現狀調查與分析
——以山西師范大學為例
吳俊心
(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山西 臨汾 041000)
為了了解大學生體育鍛煉行為現狀,文章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對山西師范大學1300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把鍛煉的頻率、每次鍛煉所需要的時間、鍛煉強度、鍛煉的持續(xù)時間等幾方面作為判斷大學生是否擁有鍛煉習慣的重要指標。分析影響大學生體育鍛煉行為形成的因素。為更好地開展學校體育改革,建設和諧校園,培養(yǎng)學生終身參與體育鍛煉行為等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
大學生;體育鍛煉;體育行為;影響因素
1.1 研究對象
山西師范大學2009級,2011級各學院部分學生為研究對象,采用社會學簡單隨機抽樣法進行問卷調查。
1.2 研究方法
1.2.1 問卷調查法,自行設計問卷調查表。信度檢驗采用重測信度,選同樣10個人每人發(fā)一份問卷,一周后給同樣的人發(fā)同樣的問卷;發(fā)現前后兩次測量內容的重測信度為0.813,符合問卷信度的檢驗要求。效度方面采用專家法,發(fā)放40份回收30份,專家認為有效性為0.921。隨后對學生發(fā)放問卷,見表1。
表1 問卷調查表發(fā)放與回收情況
1.2.2 數理統計法
對回收的1 147份有效問卷,運用SPSS15.1軟件進行描述性統計、頻數分析、相關分析。
2.1 參與現狀分析
根據前人的總結把鍛煉的頻度、每次鍛煉所需要的時間、鍛煉強度、鍛煉的持續(xù)時間這幾方面作為判斷大學生是否擁有鍛煉習慣的重要指標[1-3]。把每周堅持鍛煉3次以上;每次堅持鍛煉30 min;鍛煉強度中等以上;鍛煉總時間高于10個月的同學,定為有鍛煉習慣的學生;把沒有達到以上任何一種指標的學生定為無鍛煉習慣的學生。又根據實際情況把無鍛煉習慣的分為偶爾參與鍛煉的學生與從不參加鍛煉的學生。分析結果,見表2。
表2 不同性別、年級體育鍛煉習慣現狀的分布/%
由表2可知,在所調查的學生中有93%的學生參與體育鍛煉;有體育鍛煉行為的學生占總數的51.5%;而沒有鍛煉習慣的同學當中適當參與群學生占總體樣本的41.5%;其他學生占到7%。研究結果進一步表明男、女在鍛煉行為上差異顯著,男生為65.2%,女生只有38.8%,適當參與群與非鍛煉群的女生比例卻高于男生,表明不參加體育鍛煉的女同學人數高于男同學人數。我校是師范類大學,女生比例比較高,說明在我校如何能讓女生參加體育鍛煉是體育工作的重點。而隨著年級的不斷升高,參加體育鍛煉的學生成下降趨勢,可能的原因在于我校的體育課結束較早,三年級以上的體育活動機會較少,同時學生們沒有在上課的過程中養(yǎng)成終身體育的思想。加上學生就業(yè)與畢業(yè)的壓力,導至大四學生比大二學生的體育鍛煉人數降低了15%。2.2影響大學生體育鍛煉行為形成的主要因素及分析
影響大學生體育鍛煉行為形成的因素很多,本問卷共設計14項因素由自認為未形成體育鍛煉習慣的學生依據,各因素對其影響的程度選擇五項排序,各因素加權后的平均值排序,見表3。
表3 影響大學生體育鍛煉行為形成因素的統計一覽表[4]()
表3 影響大學生體育鍛煉行為形成因素的統計一覽表[4]()
注:A-缺乏鍛煉場地、器材;B-對體育鍛煉的認識不足;C-無專人指導;D-無體育鍛煉氛圍;E-沒時間、學習負擔重;F-沒有合適的項目;G-沒有體育特長;H-有興趣、但怕苦、怕累;I-沒興趣;J-無同伴;K-缺乏科學體育鍛煉知識;L-自身身體狀況差;M-學校無要求;N-氣候因素
因素項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總計4.18 3.71 3.23 3.59 3.63 2.72 2.98 2.83 2.69 2.17 2.08 2.21 1.82 1.84位序1 2 5 4 3 8 6 7 9 11 12 10 14 13
依據各因素對大學生體育鍛煉行為形成的影響程度前五位順序依次是:缺乏鍛煉的場地器材、設施;對體育鍛煉認識不足;沒時間、學習負擔重;無體育鍛煉氛圍;無專人指導。
2.2.1 場地器材設施因素
缺乏鍛煉的場地器材、設施,是大學生首選影響體育鍛煉行為形成的因素,這可能與近十年學?!皵U招”,致使體育場地、器材的供求矛盾更加突出有關。學生人數在不斷增長,而學校占地面積有限,受國家教育投資、學校體育投入資金所限。目前盡管國家正逐步加大教育經費的投入,然而學校體育經費僅占學校教育經費的1%,在體育場館(地)的建設和設施的配備上相當長時間內難有大的改善,存在著暫且不能滿足實際需要的客觀事實。
2.2.2 體育鍛煉意識因素
對體育鍛煉認識不足是影響大學生體育鍛煉行為形成的第二位因素。沒時間、學習負擔重,就業(yè)的壓力是制約大學生體育鍛煉行為形成的第三位因素。
表4 大學生余暇時間從事的活動()
表4 大學生余暇時間從事的活動()
注:A-學習電腦、網絡;B-學習專業(yè)課知識;C-觀看體育頻道;D-看書、報、雜志;E-體育活動;F-參加聚會或社交;G-找朋友聊天、逛街、睡覺;H-其它
群體A B C D E F G H有鍛煉行為2.56 2.45 2.09 2.09 1.75 1.62 1.45 1.20參與群2.50 2.43 1.94 2.17 1.47 1.57 1.68 1.18非鍛煉群2.57 2.23 1.80 2.25 2.09 1.45 1.46 1.50總計2.54 2.42 2.04 2.13 1.69 1.59 1.60 1.23
通過對大學生余暇時間從事的活動調查顯示,見表4。有鍛煉行為的學生將電腦、網絡放在第一位,觀看體育頻道和看書、報、雜志并列排在第三位;參加體育活動放在第五位,而參與群的學生也是把學電腦、網絡放在第一位,觀看體育頻道排在第四位;參加體育活動放在第七位。非鍛煉群觀看體育頻道放在第五位,參加體育活動放在第四位。
2.2.3 無體育鍛煉氛圍
這一因素在影響因素中,位居第四。通過調查顯示,有體育鍛煉行為的學生大都分布在籃球、羽毛球、乒乓球這些項目中。對男生的調查中有63.3%的課外體育活動對籃球感興趣;28.5%的對羽毛球感興趣;7.3%的男生對乒乓球感興趣;對其他項目感興趣的僅占0.9%。對女生的調查中,對健美操、瑜伽、交誼舞感興趣的占67.2%,但在課外活動中參與這些活動的僅占3.8%,因為課外活動無人組織這些活動,他們只能去收費健身房;21.5%的女生對羽毛球感興趣;10.1%的女生對乒乓球感興趣;對其他項目感興趣的僅占1.2%。從參與群的狀況看,有77.2%的學生依賴體育鍛煉氛圍;有13.9%的學生處于中立態(tài)度;8.9%的學生明確表示出沒有體育鍛煉氛圍也可以。在非鍛煉群中依賴體育鍛煉氛圍的比例已下降到55.7%;對體育鍛煉氛圍處于中立態(tài)度的學生已上升到25.7%;有18.6%的學生沒有體育鍛煉氛圍也可以。顯示了鍛煉程度越低,對體育鍛煉氛圍的要求越低,說明體育鍛煉氛圍確實是影響因素之一。此外,無體育鍛煉行為的學生中對體育鍛煉有興趣,但沒有體育鍛煉氛圍他們就不能堅持體育鍛煉;自制力差、怕苦、怕累也是他們未形成體育鍛煉行為的因素之一。
2.2.4 無專人指導
缺乏科學的體育鍛煉能力,是影響體育鍛煉行為形成的第五位因素。體育鍛煉知識掌握的程度應屬于學生科學鍛煉能力的范疇,見表5。
表5 大學生科學鍛煉能力/%
對大學生自我科學體育鍛煉能力的研究結果顯示,有體育鍛煉習慣的學生中認為自己有能力進行科學體育鍛煉的學生不到總體樣本的一半。沒有體育鍛煉習慣的學生在這方面的認識顯的更低,體現出學生進行科學體育鍛煉的能力不高。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有體育鍛煉習慣的學生中也有近三分之一的同學認為自己不能科學的進行體育鍛煉。以上研究結果表明半數學生需要在鍛煉的過程中依賴專家指導[5]。
3.1 結論
1)調查結果顯示,山西師范大學學生有體育鍛煉行為的人數占總數的51.5%;無體育鍛煉習慣的學生占總數的48.5%,性別差異顯著,男生有體育鍛煉習慣的比例高出女生的比例;年級差異顯示,隨年級的增長,有體育鍛煉習慣的學生比例逐年下降。
2)依據各因素對大學生體育鍛煉行為形成的影響程度前五位順序依次是:缺乏鍛煉的場地器材、設施;對體育鍛煉認識不足;沒時間、學習負擔重;無體育鍛煉氛圍;無專人指導。
3)調查結果說明缺乏體育場地器材是影響學生鍛煉的主要因素。但沒有體育鍛煉氛圍他們就不能堅持體育鍛煉,自制力差、怕苦、怕累也是他們未形成體育鍛煉行為的因素之一。
4)學生對自己的科學鍛煉能力缺乏自信,需要專人指導。
3.2 建議
1)重視加大體育器材、設施的資金投入,增強大學生體育鍛煉意識。
2)為大學生營造體育氛圍,利用社團多組織一些體育比賽。學生們通過自己組織比賽,自己裁判,從中得到樂趣。
3)加強體育鍛煉知識、方法、手段的傳授,讓學生掌握一門以上的體育鍛煉技術,通過一些小型的比賽提高興趣,加強技術的掌握。
4)培養(yǎng)大學生科學體育鍛煉能力,通過專業(yè)人員的指導,讓學生更快的掌握一門自我鍛煉的技術,對大學生體育鍛煉行為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
[1]李靜芳.2008-2011年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動態(tài)分析[D].臨汾: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2012.
[2]王飛加.大學生健康的生活方式養(yǎng)成教育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8,31(4):118-120.
[3]陳立峰.大學生課余體育活動調查[D].北京:中國青年政治學院,2013.
[4]李淑芬.如何培養(yǎng)大學生健康生活方式和自覺鍛煉習慣[J].林區(qū)教學,2010(7):107-108.
[5]中國群眾體育現狀調查課題組.中國群眾體育現狀調查與研究[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責任編輯 石白云〕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College Students'Physical Exercise Behavior --Take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WU Jun-xin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hanxi Normal University,Linfin Shanxi,041000)
In order to understand college students'physical exercise behavior situation,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the paper investigates the 1300 students of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Itmakes exercise probability,exercise time,exercise intensity,exercise duration as four aspects to judge whether college students have sports exercise habits.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formation of the college students'physical exercise behavior are analyzed.It provides some valuabl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reform,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campu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lifelong physical exercise behavior.
college students;physical exercise;physical behavior;influential factors
G806
A
2012-12-08
吳俊心(1964-),女,山西襄汾人,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
1674-0874(2013)03-008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