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傳鵬
【作者簡介】
露西·莫德·蒙哥馬利,享譽世界的加拿大女作家,擅長小說創(chuàng)作。15歲開始發(fā)表詩作,后以教書為生。1904年春天,蒙哥馬利突發(fā)靈感,花費兩年的時間創(chuàng)作了《綠山墻的安妮》。小說完稿后,一開始并沒有出版社愿意出版,一直到十幾年后的1917年,才有出版商愿意接受。小說出版后即暢銷至今,蒙哥馬利因此受到了世人的矚目。1942年,蒙哥馬利因病逝世,葬于愛德華王子島。
【故事梗概】
《綠山墻的安妮》講述了一個孤兒長大成人的故事。這是一部反映兒童生活的小說,是一本感動家長、老師和孩子的心靈讀本。馬修和瑪瑞拉兄妹倆在綠山墻農(nóng)舍過著平靜的生活。為了給患有心臟病的馬修找個幫手,他們打算從孤兒院收養(yǎng)一個男孩。不料陰差陽錯,孤兒院送來的竟是一個滿頭紅發(fā)、整天喋喋不休的十一歲女孩安妮·雪莉。小安妮天真熱情,滿腦子都是浪漫的想象。在她的想象中,頑皮的小溪在冰雪的覆蓋下歡笑;玫瑰會說話,會給她講很多有趣的故事;自己的影子和回聲是自己的兩個知心朋友,可以向他們訴說心事……
然而,由于酷愛想象,加上懷有“愛美之心”,安妮給自己招來了一連串的麻煩,她不斷地闖禍,也不斷地改正錯誤。在朋友、家人和老師的關(guān)愛下,小孤女安妮漸漸變成了在綠山墻快樂成長的小主人。
小說的語言清新自然、生動幽默,作者以細膩的筆觸來描寫主人公內(nèi)心深處的情感變化。故事情節(jié)一波三折、引人入勝。馬修和瑪瑞拉兄妹對安妮發(fā)自內(nèi)心的疼愛和無私的付出感人至深,而安妮純真善良、熱愛生活、堅強樂觀的形象更讓人掩卷難忘。
【人物介紹】
安妮·雪莉:一個紅頭發(fā)的女孩,還長著一臉的雀斑。她年幼喪母,不久,父親也離開了人世。經(jīng)歷了幾次波折,她鬼使神差地被愛德華島上的一對老兄妹收養(yǎng),從此開始了新的生活。她喜歡幻想,熱愛大自然,想說什么就說什么,嘴里經(jīng)常閑不住,也常因此而做錯事。愛美的天性使她經(jīng)常鬧出笑話。她為人直率,善良,勤勞,十分珍惜友誼。
黛安娜·巴里:安妮的好朋友,有著一頭漂亮的黑發(fā),善良、開朗但體弱多病。和安妮一樣,十分珍惜她們之間的友誼,是安妮最好的朋友,和安妮幾乎形影不離。
馬修·卡思伯特:綠山墻農(nóng)舍的主人,性格內(nèi)向,不敢與馬瑞拉和林德太太以外的女人說話,但卻是一個很善良的人。他第一個發(fā)現(xiàn)了“女孩調(diào)包事件”,卻不忍心把實話告訴眼前這個對“新家”充滿了希望和幻想的紅頭發(fā)小姑娘。后來,也是在他的堅持下,安妮最終被留在了綠山墻農(nóng)舍。他很寵愛安妮,在他的眼中,安妮是個非常好的小姑娘。他是安妮在這個世界上最像親人的人,安妮自己也曾對瑪麗拉說過“如果是馬修的話,他一定能明白”這樣的話。
馬瑞拉·卡思伯特:馬修·卡思伯特的妹妹,綠山墻農(nóng)舍的主人,脾氣與馬修截然不同,是個古板、嚴(yán)肅的人。她對安妮的教育十分嚴(yán)格,有時甚至有點苛刻,但心里卻很喜歡這個喋喋不休、喜歡幻想的小家伙。安妮去女王學(xué)院讀書的時候,有一天晚上,馬瑞拉就因為想念安妮而痛哭流涕。因為愛她,所以害怕自己會過于放縱她,就不自主地變得十分嚴(yán)厲。
【精彩選段】
樺樹、野花、綠草,小河橫穿的一片小洼地。雷切爾·林德多半是喜歡這樣的環(huán)境,于是她在亞邦里村沿街的這片小洼地里安了家,往里面走是卡斯伯特家古老的農(nóng)場。
雷切爾·林德家門前的這條小河,原本可不是這么安靜、乖順的。小河的上游水流湍急,在樹林中蜿蜒而下,歷盡曲折,也形成了許許多多別人不知道的深淵和瀑布。但在經(jīng)過林德夫人家之前,小河也入鄉(xiāng)隨俗,變得規(guī)規(guī)矩矩了。而雷切爾·林德常常端坐在窗前,用她獨特的眼光來欣賞這一切:小河、花草、孩子、街道……所有的一切,她都不曾漏掉?;蛟S大家還不知道,林德夫人有一個怪脾氣,就是她看到了什么奇怪的事情而沒弄個水落石出,是不會善罷甘休的。她會像個小孩子一樣,一直坐在窗前,守在那里。
不要因為這點就忽略了林德夫人的本事——她像亞邦里大多數(shù)的人那樣樂于助人,而且把自己的家收拾得一塵不染。更厲害的是,她指揮著裁縫小組,同時還是教會婦女團體和外國傳道互助會最得力的干將。最令人欽佩的,是林德夫人創(chuàng)造的一個紀(jì)錄:她坐在窗前一邊監(jiān)視著對面那條通向陡峭的紅色丘崗上的街道,一邊飛針走線地一口氣做出了16床木棉被。
6月初的一個下午,溫暖的陽光從窗外灑進來,照在又像往常一樣坐在窗前的林德夫人身上。在林德家下面斜坡上的果樹園里,一群蜜蜂成群結(jié)隊地在淺粉色的花叢中辛勤地忙碌著。托馬斯·林德——被人們稱為“雷切爾·林德的尊掌柜”——一個身材矮小、老實厚道的男人,正在小倉房對面的丘崗上種著晚播的蕪菁。
“馬修·卡斯伯特也一定在那片靠河沿的寬闊的紅土地里,干著同樣的活兒吧?!崩浊袪枴ち值虏孪搿qR修·卡斯伯特是個絕不同比自己強的人主動搭話的人,而林德這樣猜想,是因為前一天傍晚,在卡摩迪的威利阿姆·布萊亞的店里,她曾聽見馬修·卡斯伯特回答皮特·莫里森的話,他說要在第二天午后種蕪菁。
可是這時林德疑惑了,她看到馬修·卡斯伯特身上穿著最上等的帶有白領(lǐng)的禮服,還趕著馬車,肯定是有事要離開亞邦里村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按理說下午三點半左右正是人們忙忙碌碌的時候,究竟馬修·卡斯伯特要到哪里去呢?去干什么呢?
馬修這個人性格內(nèi)向,不愿與人主動交談,于是林德夫人猜想:“他準(zhǔn)是與陌生人見面或者到某個不得不說話的地方去?!焙炔璧臅r候,林德夫人猜想:“這個時候沒人進城,馬修不可能去別人那里;如果是蕪菁種子不夠,沒必要穿得這么隆重;不慌不忙的樣子不像是請大夫……一定是發(fā)生了什么我不知道的事情,我一定要弄清楚,要不然我怎么能安穩(wěn)下來??磥砦乙礁窳帧どw布魯茲走一趟了,要問問瑪瑞拉才行。”
還沒等這茶喝完,林德夫人便坐不住了,她立即出了門。這里離卡斯伯特所住的格林·蓋布魯茲并不太遠,那幢掩映在果樹園中的特別寬敞的房子離林德家的洼地僅有1/4英里。因為房子離街道太遠,所以房子的主人不得不另開辟了一條很長的直通屋門的小路。
馬修·卡斯伯特的父親相對于馬修來說,還要靦腆、內(nèi)向一些。當(dāng)年開墾農(nóng)場時,他盡可能地選擇了在離別人距離最遠的地方安家。林德夫人沿著兩邊長滿了野薔薇的小路,一邊走一邊嘟囔:“這個地方真的能住人嗎?這樣下去,馬修和瑪瑞拉都要變成怪人了。不與人交往,難不成只和樹聊天?人哪,真了不起,什么都能適應(yīng)!”
剛自言自語地說到這里,林德夫人就已經(jīng)從小路走進了格林·蓋布魯茲的后院。林德夫人用敏銳的雙眼掃視著:院子里一側(cè)栽著柳樹,另一側(cè)是白楊,一片蔥綠,沒有任何的雜物。林德夫人猜想:“瑪瑞拉準(zhǔn)是每天進出、打掃很多次……”
“咚,咚。”林德夫人敲門。
“請進。”瑪瑞拉客氣地答道。
林德夫人進了門,驚奇地發(fā)現(xiàn)格林·蓋布魯茲的廚房簡直像畫里的一樣,什么都顯得嶄新、干凈。房間東、西兩側(cè)都有窗戶,陽光穿過西窗,灑進屋內(nèi)。東窗上爬滿綠意盎然的常春藤,左側(cè)的果樹園里,盛開著白色的櫻花。
瑪瑞拉生性勤快,經(jīng)常在打掃完之后,在桌子上擺放好點心,坐在東窗邊曬太陽。而今天的瑪瑞拉則是一邊曬太陽一邊織著東西。
林德夫人剛進屋子,就又快速、敏銳地將全屋的東西掃視了一遍——“桌子上有3個盤子,瑪瑞拉應(yīng)該是在等馬修帶回來一個人。但盤子里的東西是最普通的酸蘋果醬和蛋糕,那么帶回來的人應(yīng)該不是什么重要或者特別陌生的人。但是馬修那一身隆重的裝扮又是怎么回事呢?”林德夫人感覺綠山墻農(nóng)舍發(fā)生的事情要把自己弄糊涂了。
“下午好,雷切爾。今天天氣不錯,家里人都好嗎?”瑪瑞拉向林德夫人打招呼?,斎鹄质萦指?,沒有女性優(yōu)美的曲線。她頭發(fā)有些花白,用兩只發(fā)卡別在腦后盤成一個發(fā)髻?;蛟S正是因為瑪瑞拉和林德夫人的性格相反,才比較容易相處,兩人一直保持著朋友關(guān)系。林德夫人說:“我們都很好。不過,我看到馬修出門,還趕著馬車,以為你身體不好去給你請醫(yī)生了,所以特地來看看?!?/p>
瑪瑞拉的嘴角還是不自覺地抽動了一下,雖然她早就猜到了林德夫人此次前來的目的。是啊,要是林德夫人不弄清楚馬修出門的原因和目的,又怎么能善罷甘休呢?瑪瑞拉沒想要瞞著林德夫人什么,于是說道:“啊,不,我的身體很好。馬修去布萊特河了,我們決定從新斯科舍的孤兒院領(lǐng)養(yǎng)一個男孩子,大概今晚就到吧。”
林德夫人感覺自己的腦袋“嗡”地響了起來,要是馬修去接一只澳大利亞的袋鼠,恐怕她都沒有這么吃驚。林德夫人愣了足足5秒鐘,轉(zhuǎn)念一想,認為瑪瑞拉是在和她開玩笑?!皠e開玩笑了,瑪瑞拉?!绷值路蛉司忂^神來。
【點評】
作者運用詩化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優(yōu)美的農(nóng)場生活場景圖。作者善于對環(huán)境進行描寫,用環(huán)境描寫烘托人物形象,表現(xiàn)人物的勤勞、善良、重友誼。尤其是雷切爾·林德,他是一位樂于助人、富有超強指揮能力的人,對任何奇特的事情都要尋根求源。閱讀時可注意作者對其所作的淋漓盡致的描寫。
【思考】
1. 雷切爾·林德是一個怎樣的人?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2. 著名作家巴金曾說過:“讀書,是借助他人的思想,來開發(fā)自己的思想?!遍喿x選文,請你思考馬修·卡斯伯特身著盛裝,趕著馬車,是去做什么。
【作品評價】
“安妮是繼不朽的愛麗絲之后最令人感動和喜愛的形象?!?/p>
——[美]馬克·吐溫
“世界上最甜蜜的少女成長故事,生命中不可或缺的100本書之一。”
——英國《衛(wèi)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