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禮永
(浙江大學教育學系,杭州 310028)
“軌跡”一詞在數學上是指“一個點在空間移動所通過的全部路徑”,可用來比喻“人生經歷的或事物發(fā)展的道路”。①本國教育的發(fā)展有沒有軌跡(并非“規(guī)律”)可尋呢?若有,那又會是怎樣的軌跡呢?這一軌跡,對于今日有無借鑒意義?研究以為,興學以來為中國教育出謀劃策者,在借鑒東西方成熟經驗的基礎上,在自覺與不自覺之間,走出了一條切合中國實際、符合本國國情的“第三條道路”,這條道路對當今中國的教育也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1894年甲午海戰(zhàn)之后,中國的士大夫精神上受到了強烈刺激,思想開始有了轉變。如盛宣懷于次年就提出“自強之道,以作育人才為本;求才之道,尤宜以設立學堂為先?!雹诘菍υO立什么樣的學堂、設立多少學堂、在哪里設立、開設哪些課程、師資問題如何解決、經費從何處著手、授課怎樣安排、如何評價學生的學習等問題,并沒有明確的意見。
“百日維新”之時,康有為奏請“廣開學校,以養(yǎng)人才”,希望光緒皇帝能“遠法德國,近采日本,以定學制”,并乞下明詔,“遍令省府縣鄉(xiāng)興學”。③張之洞雖反對變法,但是并不反對廣設學堂,他在《勸學篇》如此表述:“夫學堂未設,養(yǎng)之無素,而求之于倉卒,猶不樹林木而望隆棟,不作陂池而望巨魚也?!欠翘煜聫V設學堂不可。各省各道各府各州縣皆宜有學,京師、省會為大學堂,道府為中學堂,州縣為小學堂?!雹苋欢?,這都是近代先賢的政論而已。因為“興學”不是一個簡單的名詞,其背后有一系列的問題需要解決,而且在解決的過程中還會不斷產生新問題。
“庚子”之后,統(tǒng)治者亦有所反思,慈禧于西安避難時曾頒發(fā)上諭,令清廷重臣“就現在情弊,參酌中西政治,舉凡朝章、國政、吏治、民生、學校、科舉、軍制、財政,當因當革,當省當并,如何而國勢始興,如何而人才始盛,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備始精。各舉所知,各抒己見?!雹萃?月21日,又令成立督辦政務處,作為推動“新政”的專門機構。9月14日,清廷又下興學詔:“除京師已設大學堂應切實整頓外,著各省所有書院,于省城均設大學堂,各府廳直隸州均設中學堂,各州縣均改設小學堂,并多設蒙養(yǎng)學堂?!雹?/p>
辛丑年十二月(1902年1月),兩宮回鑾,以創(chuàng)痛巨深,力求改革,頒發(fā)上諭曰:“興學育才,實為當今急務,……派張百熙為管學大臣,責成經理,務期端正趨鄉(xiāng),造就通才。其裁定章程,妥議具奏?!雹呤悄?月15日,張百熙進呈學堂章程,候旨頒行。⑧此即“欽定學堂章程”,又稱“壬寅學制”。因其年限過長,脫離實際,6月27日,清政府又命張之洞會同張百熙、榮慶重新厘訂。⑨1904年1月13日,三人覆奏“重訂學堂章程”,當日,清廷即加以頒布,并諭次第推行,此即“癸卯學制”。同日,三人還奏請遞減科舉,提出“必須科舉立時停罷,學堂辦法方有起色?!雹獯文?月2日,袁世凱、張之洞、岑春煊等會奏“請廢科舉”,認為“科舉之阻礙學堂,妨誤人才”,提出“欲補救時艱,必自推廣學校始,而欲推廣學校,必自先??婆e始?!?清廷準其會奏,決定所有鄉(xiāng)會試一律停止,各省歲科考試亦即停止。?10月間,山西學政寶熙奏請設立學部,稱“欲令全國學制劃一整齊,斷非補苴罅漏之計所能為,一手一足之烈能濟”,而且“變更伊始,造端宏大,各處學務之待考核統(tǒng)治者,條緒極紛,必須有一總匯之區(qū),始足以期日臻進步”,故而“擬請政務處會議,速行設立學部”。?12月6日,上諭:著即設立學部。?中央教育行政機關由此發(fā)端。
如上所述,清末實施新式教育,有一個漸進的過程。先擬定學堂章程,后排除一大干擾,再成立中央教育行政機構。如此,才算告別“政論”,走向“新政”。上述這些變化同時也是清政府新政中教育方面的重要組成部分。
就在幾省總督會奏停止科舉之后的幾日,發(fā)生在中國東北的日俄戰(zhàn)爭也宣告結束,給正在實行新政的清廷以很大的震動,日本那么小的一個國家戰(zhàn)勝了俄國那樣大的一個國家,原因是什么呢——“日俄之勝負,立憲、專制之勝負也”?,“非小國能戰(zhàn)勝于大國,實立憲能戰(zhàn)勝于專制也”?。這一事實給了立憲派以強有力的證據,來說服頑固派,人們一致以為中國要想自救必須實行立憲。于是清廷派出五大臣出洋考察憲政,接著又成立了“憲政編查館”,在1906年9月1日又頒發(fā)了《宣示預備立憲先行厘定官制諭》,提出“時處今日,惟有……仿行憲政”?,此即“預備立憲”。這樣一來,中國發(fā)展新式教育,性質上有一大轉變(參見表1)。
學部成立前后,對于教育的發(fā)展,已經有所討論,自然希望是實現教育的普及,這更多是出于“廣育人才”需“廣設學?!钡倪壿嫛!邦A備立憲”之后,邏輯就不一樣了。
教育與憲政關系極重要,正如學部所指出的:“教育為憲政根本中之根本,……關系立憲至為重要,實心舉辦,然后成效可期;通力合作,然后事機不誤?!?何以普及教育關系到憲政的實施,并且有“根本中之根本”的斷語?因為實施憲政,并不是給國家多增一名為“議院”的機關,而是須眾人重新過另一種生活。對于數千年來生活于君權之下的中國人,令其普遍地發(fā)展民權,這樣的轉變可謂天翻地覆,實在是太大了,然而這樣的轉變既屬于大變革時代的應對,也是歷史的潮流。要想實現這一轉變,需要實施新式教育,消除文盲,提高民眾(當時尚屬臣民)的文化水平,正如學部奏章中所言“普通教育實能普及,然后國民之知識道德日進,國民程度因之日高,庶幾地方自治、選舉議員各事,乃能推行盡利,而庶政公諸輿論,始無慮別滋弊端。”?
表1 清廷“預備立憲”前后關于普及教育的議論
1904年的“學堂章程”之“學務綱要”,對于普及教育的任務已有所計劃。對于各級各類學堂,提出“宜首先急辦師范學堂”,因為“學堂必須有師”?,這是為發(fā)展其他學堂做準備工作。另外還提出“勸諭富紳廣設小學堂”,因為它“意在使全國之民,無論貧富貴賤,皆能淑性知禮,化為良善”?,其不僅為“養(yǎng)正始基”,更為立國之本,但當時“各省經費支絀,在官勢不能多設”,解決之道為“一俟師范生傳習日多,即當督飭地方官,剴切勸諭紳富,集資廣設?!?三大臣在隨后的“遞減科舉折”中,再次提出“奉旨興辦學堂,……而至今各省學堂仍未能多設者,經費難籌累也。公款有限,全賴民間籌捐?!?次年9月,袁世凱等奏請廢除科舉時也指出民間因科舉不停而“相率觀望,私立學堂者絕少”,但廣設學堂“又斷非公家財力所能普及”。?1907年南書房翰林袁礪在奏折中亦說“今日帑項奇絀,勢不能普設學堂”?。
既已貧困至極,又走上“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禮記·學記》)?之道,那何不實行儒家先賢所主張的“富然后教”(《論語·子路》)?呢?這一主張在歷史上并非如流星般一閃而逝,而是獲得了眾多認可。甚至連法家也有相同的聲音,如管子提出“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管子·治國篇》)?;“倉廩實,則知禮節(jié);衣食足,則知榮辱”(《管子·牧民篇》)。?后世儒者更加以闡發(fā),如孟子提出“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死亡。然后趨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孟子·梁惠王》)?;“逸居而無教,則近于禽獸”(《孟子·滕文公》)。?漢時劉向對“既富乃教”的主張深表贊同,認為是“治國之本”(《說苑·建本》)。?據高時良研究,“秦漢之后,主張‘富然后教’的也不乏其人。如王符:‘夫為國者,以富民為本,以正學為基,民富乃可教,學正乃得義’?!?程樹德經過考證,發(fā)現古人對于“治民之法,先富后教”,似“為自古不易原則”。?即便今日亦有不少意見認同此說。?
既然要興辦教育,且又貧困至極,何不“先富后教”呢?甚至今天還人有認為“孔子的既富矣,然后教之,是以富為基礎,以教為目標,是合理而又可行的很好的政治思想?!?而清末興辦學務的人,卻用他們的實際行動否認了這一主張。到了民國初年,認識更加深刻了,如張元濟就指出“古人言富而后教,吾國今日,貧困極矣,似必先有以富之而后能教之。然今之世界,非教必無由富,生計既隨世運而進,一食何莫不由智識而來,若必泥先富后教之說以衡吾民,則吾國恐永為極貧之國,吾民亦永為無教之民矣。”?程樹德也認為“方法因時代而不同,斷不能于數千年后,代古人擬出方案,……迂儒好為高論,初不料流毒如是其烈也?!?
既然到了非發(fā)展教育不可的地步,又想實現教育的普及,但國家實在是窮得不行,又不能等著“先富后教”,這該如何進行?
張之洞等人“勸諭富紳,集資廣設”的主張?,其他大臣“廣勸興學”?的相似主張,得到了認可,在民間獲得了實現。但是也有問題,正如出洋考察的五大臣之一戴鴻慈,在1906年10月的一份奏折中所說“我國以二三學家,創(chuàng)談學務已十余年,考覽未周,遽為興辦;而學部設立獨后,一切聽民間自為”,認為“雖欲不滋歧異,又安可得?”?
此時,學部實際上已經有所行動,在7月間奏請“各省教育會章程”。在折子中再次重申“教育之道,普及為先”,但是其實現又非常困難:“中國疆域廣遠,人民繁庶,僅恃地方官吏董率督催,以謀教育普及,戛戛乎其難也?!比绾谓鉀Q:“勢必上下相維,官紳相通,借紳之力以輔官之不足,地方學務乃能發(fā)達。”此時,清廷已停止科舉,各省地方紳士,熱心教育,開會研究者,不乏其人,但學部認為“章程不一,窒礙實多,有完善周密毫無流弊者,亦有權限義務尚欠分明者”,故而“亟須明定章程,整齊而畫一之”,待“權限既明,義務自盡”,則“振興教育,不無裨益”[51]。在教育發(fā)展過程中,占主流地位的中國式的教育會,正是由此拉開序幕。
清末發(fā)展教育會的用意是“借紳之力以輔官之不足”以發(fā)展教育,以求教育的普及,似乎尚不能直接明示其與本文的主旨。一位從清末學部至民初教育部都有任職的教育前輩,對這件事情的判斷,相信可以明示。他說:“各國之興學也,有因其人民富于獨立自營之性,合群策群力以圖之者;亦有本于政府統(tǒng)一強毅之力,提綱挈領以行之者”,此所謂發(fā)展教育的第一條道路與第二條道路,然而“循是二途,以期之吾國,皆未可驟至者也?!盵52]所以,貧困之國宜擇“第三條道路”,卻又是無可奈何之舉。
通過“官民合作”來興辦教育,發(fā)展教育,進而期望實現教育的普及,這是中國教育行政者為本國所設計的一條道路,似乎順理成章,也很容易理解。但是落實到實踐層面,就不僅僅是幾個語詞的事情了——怎樣興辦?怎樣才能發(fā)展?怎樣才能實現普及?靠二三學者或行政人員的個人之見,難免管中窺豹只見一斑,故而需要集思廣益,這就產生了教育研究的問題,而且是中國式的教育研究,主要是教育會、教育社與教育學會,這些與西方并不一樣。
教育會立足于地方,為地方教育做出貢獻,也就意味著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全國教育的發(fā)展。但是中國教育的發(fā)展并不是各省或各縣教育的簡單相加,地方教育雖有進步,而全國教育尚有不足,如職業(yè)教育的問題、兒童教育的問題、社會教育的問題,所以后來就出現了針對上述各種問題,發(fā)展各種事業(yè)的教育社,如中華職業(yè)教育社、中華兒童教育社、中國社會教育社等。到了一定的階段,教育學術落后的弊端成為發(fā)展教育的一大障礙,故而又產生了教育學會,專門從事教育的學術研究。教育會、教育社、教育學會在本國興學進程中,依次出現,三者構成了當時的教育研究體系,是本國選擇“第三條道路”進行教育建設的主要力量。
這一條道路,凝結了無數教育學者和關心、愛護教育事業(yè)人的心血,當然,也經歷了許許多多的坎坷,正如道路本身一樣,有著各式各樣的“路障”。走中國式的“第三條道路”來發(fā)展教育,原本為無奈之下的權宜之計,卻有意料之外的收獲,那就是符合國情,調動了人們的積極性。今日之中國,依然還很不富裕,普及教育的追求也未更改,教育學術研究水平依然需要加以提高,歷史的經驗值得加以關注。
需要附帶說明的是,本文所言“第三條道路”,是指貧窮之中國,官方無力發(fā)展教育,但又不得不發(fā)展,而民眾缺少訓練,又不能像英美一樣將教育作為民間自營、地方自治之事業(yè),故而不得不采用“官民合作”的方式來發(fā)展,進而期望能夠實現其普及。故而這里的“第三條道路”,并非政治經濟理念中的介于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之間的那種“第三條道路”。
注 釋:
①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代漢語詞典》(修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年,第475頁。
②③④盛宣懷:《擬設天津中西學堂稟》,康有為:《請開學校折》,張之洞:《勸學篇·設學第三》,載陳學恂主編:《中國近代教育文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73,108-110,247頁。
⑤朱壽朋編,張靜廬等校點:《光緒朝東華錄》(第四冊),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第4602頁。
⑥⑧⑨陳學恂主編:《中國近代教育大事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第111,119,136頁。
⑦?????????陳學恂主編:《中國近代教育史教學參考資料》(上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年,第 513,742,754,765,742-743,742,533,532,534,534 頁。
⑩???????朱有瓛主編:《中國近代學制史料》(第二輯上冊),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7 年,第 107,110-111,113,139-140,142,139-140,107,110 頁。
?梁漱溟:《談中國憲政問題》,中國文化書院學術委員會編:《梁漱溟全集》(第六卷),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94頁。
???故宮博物院明清檔案部:《清末籌備立憲檔案史料》(上冊),北京:中華書局,1979 年,第 29,44,44 頁。
??學部總務司編:《學部奏咨輯要》(影印本),臺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9年,第1-2,53-54頁。
?舒新城編:《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上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第357頁。
????故宮博物院明清檔案部:《清末籌備立憲檔案史料》(下冊),北京:中華書局,1979 年,第979,980,980,961 頁。
?朱彬撰、饒欽榮點校:《禮記訓纂》(下冊),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第545頁。
?“先富后教”,或曰“富然后教”,出自《論語·子路》,原文為:“子適衛(wèi),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p>
??黎翔鳳撰,梁蓮華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 年,第 924,2 頁。
??楊伯峻:《孟子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10 年,第 16,114 頁。
?劉向撰,向宗魯校證:《說苑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第73頁。
?高時良:《中國古典教育理論體系:孔子教育語義集解》,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49-50頁。
??程樹德撰:《論語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 年,第 907,907-908 頁。
?有研究認為這段簡單的對話,蘊含著夫子寶貴的治國思想,即“先使百姓富裕,再讓百姓受教育?!?李德民:《孔子語錄集解》,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2008年,第279頁)另有研究認為“庶”、“富”、“教”治國三要素存有“先后順序”,“‘庶’與‘富’是實施教育的先決條件,只有在庶與富的基礎上開展教育,才會取得社會成效?!?林永強:《論孔子的“先富后教”思想的時代性及其現實意義》,《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3期。
?李旭編著:《孔子:執(zhí)著人生》,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1993年,第144頁;另李旭著:《孔子直解》,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03年,第219頁。
?張元濟:《貧困之教育》,《教育周報》第37期,1914年4月1日。
[51]朱有瓛等編:《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匯編·教育行政機構及教育團體》,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55-260頁。
[52]范源濂:《教師之大任》,璩鑫圭等編:《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匯編·教育思想》,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73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