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鵬
自制中藥燒傷解毒膏治療87例燒傷患者療效分析
姚鵬
目的 探討自制中藥燒傷解毒膏治療87例燒傷患者療效。方法 147例燒傷患者隨機分為兩組, 觀察組87例, 對照組60例, 觀察組采用自制中藥燒傷解毒膏治療, 對照組采用濕潤燒傷膏治療。兩組患者的總療效, 換藥時疼痛評分, 細菌培養(yǎng)率被比較。結果 觀察組治愈80例, 治愈率92%, 對照組治愈50例, 治愈率83.3%,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換藥時疼痛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用藥10 d后觀察組細菌培養(yǎng)陽性者有3例(3.4%), 對照組細菌培養(yǎng)陽性者有4例(6.7%),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自制中藥燒傷解毒膏對燒傷患者療效顯著。
燒傷;中藥;療效
在燒傷治療的全過程中始終貫穿燒傷創(chuàng)面的處理, 因此,對創(chuàng)面的處理是燒傷醫(yī)生研究的熱點, 對創(chuàng)面敷料目前國內(nèi)外做了大量的研究, 相繼出現(xiàn)了各種各樣的創(chuàng)面敷料。濟南消防醫(yī)院采用自制中藥燒傷解毒膏治療了87例燒傷患者療效顯著, 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09年8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燒傷患者147例作為研究對象, 燒傷面積以四肢軀干暴露部位為主, 燒傷面積參照燒傷治療學中國九分法, 燒傷分度采用國際上慣用的三度四分法, 均為Ⅱ度燒傷患者, 所有患者按照數(shù)字表法隨機分為兩組, 觀察組87例, 其中男性45例,女性42例, 年齡14~75歲, 平均年齡(39.6±9.2)歲, 燒傷原因:火燒傷42例, 蒸汽燙傷20例, 爆炸傷6例, 化學燒傷19例。對照組60例, 其中男性32例, 女性28例, 年齡14~72歲, 平均年齡(38.4±8.7)歲, 燒傷原因:火燒傷29例, 蒸汽燙傷14例,爆炸傷4例, 化學燒傷13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燒傷原因、燒傷面積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5), 具有可比性。
1.2 燒傷解毒膏的制作 組成大黃、黃連、黃柏、紫草、冰片、白蠟、蜂蠟、麻油等。放入麻油內(nèi)大黃、黃芩、黃連、紫草浸漬1周, 置于銅鍋內(nèi)麻油藥加熱熬煉, 同時輕入鍋底銅勺不停攪動, 蒸發(fā)藥中水份, 撈出碳化藥渣, 過濾藥液靜置。將醫(yī)用的白蠟、蜂蠟放入適宜熱度的藥液化開溶解, 放入研成細粉的冰片, 不停攪拌, 待藥液涼冷后, 再行攪拌均勻諸藥即得軟膏。
1.3 治療方法 根據(jù)患者年齡、燒傷面積大小, 適量補液,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抗生素預防性應用, 加強營養(yǎng), 增加熱量。先用生理鹽水及0.1%新潔爾滅或雙氧水沖洗, 污物清除后, 選用注射器對水皰者抽出水泡內(nèi)的液體??傻臀患羝戚^大水皰放出積液, 皰皮進行保留;予以剪除游離或皺折成堆的腐皮。用碘伏溶液再次流毒。感染或有腐肉創(chuàng)面, 膿痂及壞死組織先進行清除。1 h內(nèi)入院的化學燒傷患者, 用大量的清水清洗, 濕敷更換0.5 h, 用無菌干紗布在清創(chuàng)后粘干創(chuàng)面水分。清創(chuàng)創(chuàng)面后, 對照組采用濕潤燒傷膏, 觀察組采用燒傷解毒膏在創(chuàng)面上均勻涂抹, 要貼敷平坦外敷創(chuàng)面,防止折疊, 不留死腔, 充分引流創(chuàng)面分泌物, 無菌棉墊外在加入稍加壓包扎, 為防止創(chuàng)面受壓, 松緊度要適中。在敷料更換時, 若見紗布干燥, 壓之無分泌物溢出, 并且與創(chuàng)面緊貼, 則表示局部創(chuàng)面接近愈合, 無感染, 不必揭去, 只需對外敷料更換后包扎。分泌物清除時, 不能用力擦拭, 應盡量用于紗布蘸創(chuàng)面, 防止破壞創(chuàng)面。所有患者徹底清創(chuàng)換藥每5 d進行1次, 從創(chuàng)面用咽拭子沾取適量分泌物進行細菌培養(yǎng)。
1.4 療效標準 參照全國高等學校教材《外科學》第七版判定。治愈:創(chuàng)面壓之無痛、干燥、無滲出。淺二度創(chuàng)面1-2周內(nèi)愈合, 靠上皮層再生;深二度創(chuàng)面需時3~4周愈合, 靠增殖真皮層上皮使上皮小島形成, 融合修復。
1.5 換藥時疼痛評分 評分標準采用VAS疼痛標準。0分:無痛;3分以下:疼痛輕微, 患者能忍受;4~6分:疼痛并影響睡眠, 患者尚能忍受;7~10分:疼痛強烈, 患者對疼痛難忍。
1.6 創(chuàng)面細菌培養(yǎng) 以患者入院后第1次換藥作為0 h計時,創(chuàng)面清創(chuàng)換藥10 d后進行時, 以無菌咽拭子對創(chuàng)面分泌物蘸取適量, 細菌培養(yǎng)立即送檢。
1.7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1.5統(tǒng)計軟件對所有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整理與分析, 計數(shù)資料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 計量資料進行正態(tài)性檢驗, 正態(tài)分布的數(shù)據(jù)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 偏態(tài)分布數(shù)據(jù)比較前經(jīng)變量轉換為正態(tài), 用中位數(shù)與四分位數(shù)間距表示, 兩樣本均數(shù)比較的t檢驗采用成組設計。檢驗水準定為α=0.05, 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總療效的比較 觀察組治愈80例, 治愈率92%,對照組治愈50例, 治愈率83.3%,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
2.2 兩組換藥時疼痛評分的比較 經(jīng)比較, 觀察組換藥時疼痛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見表1。
表1 兩組換藥時疼痛評分的比較
2.3 兩組分泌物細菌培養(yǎng)比較 用藥10 d后觀察組細菌培養(yǎng)陽性者有3例(3.4%), 對照組細菌培養(yǎng)陽性者有4例(6.7%),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燒傷乃火毒為患, 古人稱之為“火瘡”或“湯燙瘡”,屬中醫(yī)學“瘡瘍”的范疇。本病的主要病機在于熱毒熾盛,局部血瘀內(nèi)阻, 經(jīng)絡滯塞。故在治療上應以清熱解毒涼血,活血化瘀通絡為大法。在治療時首先正確認識燒傷的特點和規(guī)律, 有利于提高療效[1]。在燒傷創(chuàng)面中濕潤燒傷膏是目前使用較廣泛的燒傷外用藥, 較強的收斂作用, 使用已有50多年歷史。但由于疼痛刺激早期產(chǎn)生, 微動脈引起收縮,產(chǎn)生不良的微循環(huán), 造成酸性代謝產(chǎn)物大量產(chǎn)生, 積聚蛋白水解酶, 致使組織進行性壞死并加深燒傷創(chuàng)面, 以后貝殼狀褐色硬痂逐漸形成。創(chuàng)面上形成的痂殼對有害物質的引流產(chǎn)生阻礙, 是細菌生長的培養(yǎng)基, 因此是創(chuàng)面感染的重要原因, 帶來了治療上的困難[2]。本研究主要觀察自制燒傷解毒膏的療效。
膏劑適用于各種燒傷創(chuàng)面, 其富有粘性, 患處外敷后,既可消炎止痛, 又可避免外來刺激和細菌感染, 局部血液循環(huán)可以得到改善, 有利于創(chuàng)面組織的修復和再生。大黃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收斂止血、活血化瘀等功效。黃連、黃柏清熱利濕解毒, 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 黃連、黃柏含有小檗鹼[3], 均有明顯抑制綠膿桿菌、葡萄球菌的作用。在機體內(nèi)外均可對白細胞的吞噬功能得到加強, 殺傷金黃色葡萄球菌。故能起到預防燒燙傷“感染關”的作用。方中紫草清熱解毒, 涼血止血?,F(xiàn)代研究表明[4]:紫草含紫草素、乙酰紫草等成分, 有明顯的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等作用, 并能使微血管的通透性得到降低, 明顯的拮抗炎癥急性滲出, 因此有止痛、消炎、收斂、促進上皮生長的效應。冰片性微寒, 有清熱止痛、防腐止癢、開竅醒神等作用, 能夠促進皮膚藥物的吸收, 外用燒傷可以增強藥效, 加強生肌療效。醫(yī)用白蠟具有止血定痛、斂瘡生肌、潤膚;蜂蠟在起到良好固定劑的同時, 具有潤膚止痛、收斂生肌(久潰不斂)的功用;麻油味甘, 性微寒, 具有消癰腫、止痛生肌、補皮裂等功用, 創(chuàng)造了創(chuàng)面修復、早期愈合的有利條件[5]。本研究顯示, 觀察組治愈80例, 治愈率92%, 對照組治愈50例, 治愈率83.3%, 兩組比較差異(P<0.05)。觀察組換藥時疼痛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用藥10天后觀察組細菌培養(yǎng)陽性者有3例(3.4%), 對照組細菌培養(yǎng)陽性者有4例(6.7%), 兩組比較差異 (P<0.05)。
因此, 對于所有燒燙傷患者使用本藥不僅具有明顯止痛效果, 創(chuàng)面的滲出液可以明顯減少, 并且具有明顯的抗菌作用。同時該燒傷膏具有藥材易得, 價格低廉, 制作簡單, 使用方便, 療效顯著的優(yōu)點。
[1] 高華.濕潤燒傷膏對燙傷大鼠炎癥反應與創(chuàng)面愈合的影響.中國燒傷創(chuàng)瘍雜志, 2010, 22(1):11.
[2] 許亞芬.中藥外用治療燒傷的研究進展.江蘇中醫(yī)藥, 2008,40(12):112-113.
[3] 朱蓉.自制燒傷中藥藥膏治療燒燙傷的臨床觀察.中國中醫(yī)藥咨詢.2011,3(21):147.
[4] 李若志, 李利平, 李州華, 等.中藥燒傷敷料治療燒傷435例療效分析.南華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08,36(6):834-835
[5] 江蘇新醫(yī)學院.中藥大辭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5.
The outcomes of burns detoxification paste on treatment of 87 cases of burn patient
YAO peng
The Jinan Fire Hospital, Jinan 250021,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outcomes of burns detoxification paste on treatment of 87 cases of burn patient.Methods 147 patients with bur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obsrvation group(n=87 cases) and the control group(n=60 cases).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through burns detoxification paste,while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MEBO.The total effect,dressing pain score and bacterial culture rate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compared.Results Observation group 80 cases were cured, the cure rate was 92% and in the control group 50 cases were cured, the cure rate was 83.3%, difference of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P<0.05).Observation group dressing pain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After 10 days the observation group bacteria culture was positive in 3 patients (3.4%), positive bacterial culture in the control group 4 patients (6.7%), the two groups having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Conclusions burns detoxification paste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Burn;tradi tional medicine;Effect
250021 山東省濟南消防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