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文峰,薛臥龍,王學通,陳 莉
(河北大學,河北保定 071002)
無線電力傳輸技術主要有三種:電磁感應技術、微波技術、耦合諧振技術。利用電磁感應技術可在近距離傳輸較大的電能而且效率較高,但是這種方法的傳輸距離只在1厘米之內(nèi),極大地限制了其發(fā)展。采用微波技術能夠?qū)崿F(xiàn)遠距離電能無線傳輸,但是這種技術在能量傳輸過程中,要求發(fā)射器必須對準接收器,受方向性限制,且損耗大,效率低。2007年,MIT的科學家利用耦合諧振技術實現(xiàn)了中等距離的無線電力傳輸,使無線電能傳輸取得了突破性進展[1-5]。
現(xiàn)階段,關于耦合諧振無線電力傳輸?shù)睦碚摵蛯嶒炑芯勘容^欠缺,只對耦合式無線電能傳輸進行了理論與實驗分析[6-10],但是發(fā)射模塊與接受模塊的電路模型至今沒有比較完整的理論支撐及系統(tǒng)參數(shù)。本文以線圈為發(fā)射天線模型,分析無線電能傳輸?shù)陌l(fā)射功率源與發(fā)射線圈之間的關系,提出提高發(fā)射效率的線圈設計方法,得到實際線圈與發(fā)射功率之間的關系,為下一步諧振耦合無線能量傳輸?shù)拈]環(huán)控制研究提供了借鑒依據(jù)。
非接觸式無線能量傳輸利用電磁感應原理實現(xiàn)能量傳遞,而諧振耦合無線電能傳輸是非接觸式無線能量傳輸?shù)囊环N特例,其特別之處在于:用于諧振耦合能量無線傳輸?shù)?個線圈發(fā)生諧振,即線圈本身與補償電容的高頻等效電路發(fā)生諧振,而諧振時大部分能量沿諧振路徑傳遞。諧振耦合電能無線傳輸裝置如圖1所示,一個完整的諧振耦合無線電能傳輸系統(tǒng),包括發(fā)射電磁的發(fā)射回路,與接受電磁的接收回路,而本文主要討論的內(nèi)容為發(fā)射模塊。
圖1 諧振耦合電能傳輸原理圖
平面矩形的傳輸效率較高[11],本文選擇平面正方形圓倒角線圈作為研究對象,如圖2(a)單匝矩形線圈的電感為:
圖2 線圈的模型
μ0為空氣的磁導率。
多匝線圈的電感為每匝線圈的自感和匝間互感的總和,平面螺旋結(jié)構如圖2(b)可以用同心線圈的方式代替,如圖2(c)所示,相鄰導線中心之間距離約等于線徑w。假定電流所在匝的系數(shù)為p+1,另一任意線圈匝的系數(shù)為q+1,所以第(p+1)匝線圈和第(q+1)匝線圈直接的互感為:
式(2)中:
本文采取的是平面正方形倒角線圈,單匝線圈模型如圖2(d)所示,其中邊長為2a,已知為單匝磁通量,B為磁通密度,S為單匝線圈面積,h為倒角邊長度,N為匝數(shù),i為電流。沒有倒角時:
倒角部分磁通量:
其中B(x,y)由如圖3所示得到。
圖3中導線在點B(x,y)產(chǎn)生的磁通密度為:
圖3 單根導線
由對稱原理可得線圈在點B(x,y)處的磁通密度計算公式:
得出:
用2a-x,2a-y代換x,y得出B(2a-x,2a-y)進而得到Φ和Φ'的表達式。
發(fā)射級電路主要采用S9014構成的振蕩電路與MRF1550構成的功率放大電路組成。振蕩電路采用電容反饋式振蕩電路,設其輸出阻抗為R0',已知正方形倒角線圈的諧振負載阻抗:
其中C0為線圈的諧振補償電容,R為線圈的直流阻抗。在得知振蕩電路的輸出阻抗與線圈的諧振阻抗的情況下,可根據(jù)ADS軟件進行負載匹配設計功率放大電路,進而得到整體電路,完成實驗目的。
由L4、C6和C9所構成的選頻網(wǎng)絡的品質(zhì)因數(shù)(其中R為諧振回路的等效電阻)遠大于1時,振蕩頻率:
對于中等距離諧振耦合的無線輸電系統(tǒng),其最佳自諧振頻率一般1~50 MHz,由公式(13)可知:調(diào)節(jié)L1、C4和C5可得到實驗需求的頻率。R2和R3與三極管構成非線性限制波形幅值,故R2和R3采用滑阻,調(diào)節(jié)波形。整體電路圖如圖4所示。
圖4 整體電路圖
其中功率放大部分 L2、L3、C7、C8、R5和 C10構成輸入級阻抗匹配電路,C9、C13、L6和L7構成與線圈阻抗匹配電路。
實驗測量得線圈的電感值8.3μH,與理論計算值9.3μH比較,證明在允許實驗誤差的條件下,理論推導值可作為以后實驗的參考與指導。
本文采用10 MHz諧振工作頻率,由圖5可得在誤差允許條件下,振蕩頻率為9.993 60 MHz,空載振蕩幅值最大值Vmax為1.2 V的信號源。R2和R3阻值的變化可調(diào)節(jié)放大管的偏置,從而改變放大管的工作區(qū)域,最后得到有效值為7.2 V,輸出阻抗為180 Ω的振蕩電路。對信號源加負載,得出輸出功率與負載值的變化,測試結(jié)果如圖6。
圖5 振蕩信號源波形
MRF1550NT1型N溝道MOSFETS,其典型工作參數(shù):截止頻率175 MHz,偏壓12.5 V,最大輸出功率50 W,輸出功率增益14.5 dB,效率55%。
為了找到能夠在已定工作頻段但不具備最佳并聯(lián)電容的晶體管上設計具有最優(yōu)性能指標的AB類放大器方法,利用ADS軟件,應用負載牽引方法,在不同輸出功率、不同負載數(shù)據(jù)的條件下,找出已定頻率條件下的最優(yōu)值,這種方法的優(yōu)點是靈活性高,根據(jù)計算機仿真找出最佳源阻抗與負載阻抗。在偏置電壓VDD=15 V,VGG=2.4 V信號源輸入3.8 dBm(2.4 mW)的工作條件下得出如圖7所示的輸出史密斯圓圖,在功放輸入,輸出分別匹配的情況下取其中較小值。
圖6 輸出功率與負載關系圖
圖7 最大輸出功率史密斯圓
最佳負載阻抗為ZL=0.637+j0.775(此阻抗為歸一化阻抗,負載阻抗設為50 Ω)。最大功率為41.34 dBm。根據(jù)得出,最大功率滿足實驗要求。最佳負載阻抗為ZL=4.112-j2.023(此阻抗為歸一化阻抗,源阻抗設為180 Ω)。最大功率為42.22 dBm,即為16.67 W,與負載最大功率相比可取其中較小值13.614 W。
基于耦合諧振無線電能傳輸是近年來研究的熱點話題,本文通過對線圈和功能電路的分析,設計出工作在10 MHz頻率下的發(fā)射模塊,通過驗證,在諧振頻率下,根據(jù)線圈諧振阻抗可匹配出發(fā)射功率為13.614 W的發(fā)射電路,證明了此設計模塊可為后期無線電能傳輸?shù)难芯孔龀隼碚摵蛯嶋H的借鑒。
[1]Hirai J J,Kim T W,Kawamura A.Wireless transmission of power and information for cableless linear motor drive[J].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ics Power,2000,15(1):21-27.
[2]Esser A,Skudelny H C.A new approach to power sup?plies for robots[J].IEEE Tra-nsactions on Applica?tions Industry,1999,27(5):871-875.
[3]Manolatou C,Khan M J,F(xiàn)an Shanhui,et al.Coupling of modes analysis of resonant channel add-drop filters[J].IEEE Journal of Quantum Electronics,1999,35(9):1322-1331.
[4]Tsang M,Psaltis D.Theory of resonantl-y enhanced near-field imaging[J].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2007,15(19):11959-11970.
[5]Solja i M,Kurs A,Karalis A,et al.Wireless power transfer via strongly coupled magnetic r esonances[J].Science-express,2009,112(6):1-10.
[6]博文珍,張波,丘東元,等.自諧振線圈耦合式電能無線傳輸?shù)淖畲笮史治雠c設計[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9,29(18):21-26.
[7]博文珍,張波,丘東元.基于諧振耦合的電能無線傳輸系統(tǒng)設計[J].機電工程,2011,28(6):746-749.
[8]Andre Kurs,Robert Moffatt,Marin Soljacic.Simultane?ous mid-range power transfer to multiple devices[J].American Institute of Physics,2010,96(4):10-14.
[9]李陽,楊慶新,閆卓,等.磁耦合諧振式無線電能傳輸系統(tǒng)的頻率特性[J].電機與控制學報,2012,16(7):7-11.
[10]李陽,楊慶新,陳海燕,等.無線電能傳輸系統(tǒng)中影響傳輸功率和效率的因素分析[J].電工電能新技術,2012,31(3):31-34.
[11]Jan Pannier,Dries Hendrickx,F(xiàn)rederik Petré,et al.Wrielesspowerteansferforindustrialapplications through steongly coupled magnetic resonances[J].2009,29(18):21-26.
[12]武中華,李文堯.矩形線圈自感的精確表達式[J].物探化探計算技術,2011,33(5):51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