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東周時期的蠶桑生產區(qū)域探析

2013-11-19 03:43:54余婷婷
絲綢 2013年1期
關鍵詞:絲織品蠶桑

余婷婷

(中國絲綢博物館,杭州310002)

東周包括春秋和戰(zhàn)國,中國作為蠶桑起源地,蠶絲織造技術在這一時期突飛猛進,本文從史料研究的角度,梳理蠶桑生產情況,以窺見當時蠶絲業(yè)生產區(qū)域的擴大和發(fā)展,為進一步研究蠶桑在中國古代農業(yè)、科技和日常生活等方面的使用情況提供史料佐證。

1 經典文獻分析

成書于戰(zhàn)國時期的《尚書·禹貢》將當時中國定為九州,并記載了各州出產貢物的傳說,其中當然也包括蠶絲品?!队碡暋分刑岬降倪M貢絲織品有兗(今河北省東南部、山東省西北部和河南省的東北部)、青(東至海而西至泰山,今山東的東部一帶)、徐(今山東省東南部和江蘇省的北部)、揚(北起淮水,東南到海濱,在今江蘇和安徽兩省淮水以南,兼有浙江、江西兩省的土地)、荊(今之漢江以南,南漳以西,衡山北,包括今兩湖,兩廣部分,以及河南,貴州一帶)、豫(今河南省的大部分,兼有山東省的西部和安徽省的北部)6個州(圖1)[1],這6個州大體相當于現今的關中和華東一帶。

圖1 禹貢九州圖中的蠶絲生產區(qū)域Fig.1 Silkworm production regions in the Yu Gong Jiu Zhou map

東周的另一部經典《詩經》描寫種桑養(yǎng)蠶的詩句不勝枚舉,其所記載的各種植物中,“桑”出現的次數最多,超過主要的糧食作物“黍稷”,詩中描寫廣泛種桑的地區(qū)主要在今山西、山東、河南、陜西?!蹲髠鳌贰妒酚洝返任墨I,也提及在今陜西、山西、河北、河南、山東等黃河中下游地區(qū),東周時蠶桑業(yè)已相當普遍,而長江流域的蜀國、楚國、吳國和越國也都有蠶桑、絲織業(yè)。

2 東周主要蠶桑產區(qū)

2.1 齊 魯

齊魯之地是開發(fā)最早的蠶桑絲織生產區(qū)之一,《史記·貨殖列傳》稱當時的齊魯“宜桑麻”,以臨淄為中心的齊魯地區(qū)生產“冰紈、綺繡、純麗”等高檔精細的絲織品,其產量之盛,不僅能夠充分自給,使國內“人民多文采布帛”,而且還大量輸出,暢銷各地,所謂“冠帶衣履天下”[2],就是指各國人民身上穿的都有齊魯出產的絲織品。

另據《禹貢》記載,古青州貢“檿絲”,青州的地理范圍大體即今日的山東半島,“檿絲”是一種“山蠶之絲”,借指琴弦、弦樂?!稜栄拧め屇尽吩?“檿桑,山桑。”“檿絲”,是蠶食檿桑,所得絲韌,中琴瑟弦也。蠶食檿桑葉所吐的絲可供織作,制琴弦最佳,《禹貢》:“萊夷作牧,厥篚檿絲。”宋代梅堯臣《魚琴賦》:“徽以黃金,絃以檿絲,音和律調,乃升堂室。”說明當時的青州繳納檿絲是為了用來做琴瑟?!队碡暋分杏痔岬健搬奉敖z”,指的是先秦時泰山周圍盛產的蠶絲及絲織品,并通過汶水、濟水運送到全國各地。《禹貢》還記載徐州貢“玄纖縞”,古徐州的地理范圍在今山東半島南部和江蘇省北部,其地所貢的“玄纖縞”是一種“赤而有黑色,以為之袞,所以祭也”[3]的黑紅而細的絲織品。春秋時期,齊魯之地的蠶桑絲織業(yè)得到了官府的重視和扶持,使得齊國絲織品,如“齊(濟)陰之縑”“亢父之縑”均為當時的絲綢名產。

2.2 豳 秦

豳秦之地是周人的起家之地,相當于今陜西省一帶,是周王朝直接統治的地區(qū),蠶桑生產發(fā)展亦較早,而當地暖濕的氣候環(huán)境也非常適宜桑蠶的生長。這一帶的蠶桑絲織業(yè)生產情況可從《詩經》窺見一斑,《詩經》中反映蠶桑生產篇章最長的當屬《豳風·七月》,該詩描述的是今天陜西省旬邑和彬縣一帶女奴們采桑育蠶和染布制衣的全過程:“春日載陽,有鳴倉庚,女執(zhí)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4]?!痹娋涿枥L了采桑路上春陽明媚、黃鶯宛轉,婦女拎著桑筐走上小路去摘嫩桑的圖景,說明蠶已在室內飼養(yǎng)。

室內養(yǎng)蠶需要采集桑葉,《豳風·鴟鴣》中“徹彼桑土”和《秦風·車鄰》中“阪有?!钡仍娋洌颊摷爱敃r陜西一帶大規(guī)模種植桑樹。關于桑樹的品種,《詩經》也有提及“蠶月條桑,取彼斧斨,以伐遠揚,猗彼女?!?,敘述了在三月里婦女們拿著斧子修剪桑枝的狀況,老枝太長,全都剪去,留下嫩枝,以待成長,從中可知當時的桑樹大多為喬木桑。同時,也出現了一種低矮的桑樹——女桑,“女桑”一詞最早出現于《豳風·七月》的“猗彼女?!敝?,《爾雅·釋木》:“女桑,桋桑?!薄睹妭鳌?“女桑,荑桑也。”鄭箋:“女桑,少枝長條不枝落者,束而采之。”《朱熹集傳》:“女桑,小桑也?!?/p>

2.3 衛(wèi) 魏

衛(wèi)魏之地相當于現在河南省的北部和河北省的南部,包括今山西、河南、河北一帶,蠶業(yè)發(fā)展較早。《禹貢》記載,豫州貢“纖纊”,豫州的地理范圍大體就在今河南省及湖北的荊山以北,“纖纊”是一種細綿,“纊是新綿,纖是細”[5]?!队碡暋酚终f兗州“桑土既蠶”,意思是兗州境內氣候地理條件適宜的地方都已經開始栽桑養(yǎng)蠶了,《禹貢》記載的兗州在河濟之間,正為衛(wèi)國所在地,時稱衛(wèi)(濮陽)、陶(定陶),為中原重要商業(yè)都會,這個地區(qū)向國家繳納的絲織品主要是精工織作的紋綺,如“厥貢漆絲,厥篚織文”,意思是古兗州一帶的百姓用竹筐裝絲織品作為貢品,其中的“織文”就是一種錦綺,而且不只一種顏色,宋蔡沈《集傳》:“織而有文,錦綺之屬也,以非一色,故以織文總之?!贝送?,“縞衣綦巾”(《鄭風·出其東門》)和“綠兮絲兮,女所治兮”(《邶風·綠衣》),說明除了紡織工藝達到較高水平,也具備了一定水平的紡織染色技術?!缎l(wèi)風·氓》:“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表明東周時期,生絲和絲織品也已在市場上流通交易。

大規(guī)模的養(yǎng)蠶,必有大規(guī)模的種桑?!对娊洝分兴峒暗男l(wèi)(河南濮陽)、鄘(河南汲縣北、新鄉(xiāng)西北一帶)、鄭(陜西華縣以東)、魏(山西省運城地區(qū)芮城縣境)等均屬于這一地區(qū)。《衛(wèi)風·氓》“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描述了桑葉茂盛的情形?!段猴L·十畝之間》中“十畝之間兮,桑者閑閑兮,行與子逝兮”描述了桑園之大、桑樹之多和女子們采桑歸來時悠閑快樂的情景,也是很好的例證。還有《鄘風·桑中》:“……美孟姜矣。斯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泵枋隽嗽诮窈幽鲜〖晨h東北的鄘國一名女子與衛(wèi)國一名男子在桑林中幽會的情景,可見此地桑樹成林。又如“說于桑田”(《鄘風·定之方中》)、“將仲子兮,無踰我墻,無折我樹?!?《鄭風·將仲子》)等詩句,反映了當時不但有大面積的桑林、桑田,人們也在宅屋旁和園圃中種植桑樹。

2.4 荊 楚

在《春秋》各《傳》的記載中,“荊”即“楚”,《楚辭》和《詩經》中的“荊楚”也是同義詞疊稱,作為部族、國稱的“荊”“楚”,在各類文獻中都是名異實同?!队碡暋分星G州所指的區(qū)域范圍是北起湖北荊山,南至湖南衡山,當時大體仍處于“蠻夷”所居的“荒服”之列,但在東周時期,當地已有絲織品的上貢,如《禹貢》記載,荊州貢“玄纖”,是一種黑色與淺紅色相間的絲織品,可見其蠶桑絲織業(yè)水平較之其他地區(qū)更為發(fā)達。另,當時荊楚地區(qū)種桑養(yǎng)蠶日益普及,《史記·吳太伯世家》載“楚邊邑卑梁氏之處女與吳邊邑之女爭?!?,說的是楚國與吳國交界地區(qū)的兩個女子因為爭桑葉而發(fā)生爭執(zhí),《呂氏春秋·察微》也記載了此事:“楚之邊邑曰卑梁,其處女與吳之邊邑處女桑于境上,戲而傷卑梁之處女[6]?!闭f明當地種桑養(yǎng)蠶已是人們生產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2.5 巴 蜀

巴蜀地區(qū)主要在今四川省境內,其地的蠶桑絲織業(yè)有著悠久的歷史,《釋文》和《玉篇》里說“蜀”是“桑中蟲”,亦即蠶蟲,相傳蜀國先王蠶叢氏“教民蠶?!?,并率領部族從岷山到成都居住,以蠶桑興邦,因而古蜀國也有“蠶叢”之稱。到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以成都為中心的古蜀國便以“布帛金銀”之豐饒而聞名于天下。當時司馬錯勸秦惠王(公元前337年―前311年在位)伐蜀時即指出:“其國富饒,得其布帛金銀,足給軍用[7]?!碑敃r巴蜀地區(qū)的蠶桑絲織品充盈,足以供應給秦國軍用。

東周時期,巴蜀地區(qū)最著名的產品是蜀錦,其生產不僅滿足當地的需求,同時還是重要的貿易品。在戰(zhàn)國初期,巴蜀地區(qū)形成了一條民間國際通商之道,以成都為中心,從蜀地至身毒國(在今印度地區(qū)),開展與邊遠少數民族的貿易往來,用四川的鹽、絲織品換取來自云貴高原和緬甸北部的珠寶、玉器、瑪瑙、琥珀、象牙等物品,所以這條道路又被稱為“蜀布之路”。它對四川與南亞諸國的聯系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這是當時巴蜀地區(qū)蠶桑絲織業(yè)帶動對外貿易的重要例證。

2.6 吳 越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吳國、越國都屬于揚州的范圍。《禹貢》寫道:“淮、海惟揚州?!奔磳ⅰ皳P州”的范圍限定為淮河以南、南海以北的廣大地域?!队碡暋酚涊d揚州“厥篚織貝”,漢代學者鄭玄說:“貝,錦名也,《詩》云:‘成是貝錦’。凡為織錦者,先染其絲而織之,即成文矣?!编嵭忉?,“篚”是盛放絲織品的竹器,而“織貝”是一種錦的名稱,即在織制之前先將絲染色,然后再按照“貝”的色彩花紋織成錦帛。

吳越氣候溫和,土質肥沃,蠶桑絲綢生產興盛,種桑養(yǎng)蠶和制絲織帛成為農家的重要生產內容,自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史書還記載,春秋以后,吳越兩國經常有紛爭。周敬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年),吳王夫差率軍攻打越國,越軍戰(zhàn)敗,越王勾踐被俘至吳國都城,勞役三年。勾踐期滿返越后,臥薪嘗膽,發(fā)憤圖強,終于在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滅了吳國。在力圖復國的20年中,勾踐采納了謀臣范蠡和文種的建議——“省賦斂,勸農桑”,將發(fā)展農桑作為增強國力的重要舉措。

3 結語

東周時期蠶桑的生產和使用范圍有明顯擴大,東周時代的黃河流域和長江下游地區(qū),以及部分內陸地區(qū)都生產絲織品,蠶桑不僅已成為農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且在工藝上已達到較高水平。除了仍然利用野生桑葉外,人工種植逐漸增多。對蠶桑在東周這一重要歷史時期生產區(qū)域的研究,一方面可以研究中國古代紡織原料品種分布及其應用狀況,另一方面也是進一步開展紡織文物保護工作的前提,為文物保護工作提供依據和參考,為紡織品文物的鑒定保護提供一定的史料依據。

[1]艾南英.禹貢圖注:叢書集成初編[M].北京:商務印書館,1936.AI Nanying.Explanatory Text of Yu Gong[M]Beijing:Commercial Press,1936.

[2]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82.SIMA Qian.Historical Records[M].Beijing:Zhonghua Book Company,1982.

[3]蔡沈.書經集傳[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CAI Shen.Confucian Classics and Commentaries on Them[M].Shanhai:Shanhai Ancient Books Press,1987.

[4]袁愈荌,唐莫堯.詩經全譯[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1:203-204.YUAN Yu'an,TANG Moyao.The Translation of Poetry[M].Guiyang:Guizhou People Press,1981:203-204.

[5]孔安國,孔穎達,黃懷信.尚書正義:十三經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99.KONG Guo'an,KONG Yingda,HUANG Huaiyi.Book of History[M].Shanghai:Shanhai Ancient Books Press,2007:199.

[6]張雙棣.呂氏春秋譯注[M].修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ZHANG Shuangli.Lü's Spring and Autumn[M].Beijing:Beijing University Press,2011.

[7]常璩.華陽國志譯注[M].汪啟明,趙靜,譯注.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7.CHANG Qu.Records of Huayang Kingdom[M].WANG Qiming, ZHAO Qing Annotation.Chengdu:Chengdu University Press,2007.

猜你喜歡
絲織品蠶桑
清代寺廟用絲織品種類、用途略論——以布達拉宮絲織品為例
南部縣蠶桑多業(yè)態(tài)發(fā)展探索
儀隴蠶桑園區(qū)化發(fā)展思考
普格縣蠶桑產業(yè)扶貧的實踐與成效
蠶桑產業(yè) 富民增收
新疆尼雅遺址95MNⅠM1:43的纖維和染料分析所見中西交流
敦煌研究(2020年2期)2020-06-15 05:49:37
血糖生成指數研究與蠶桑綜合利用
高縣蠶桑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
石黃顏料著色熟絹耐熱老化研究
絲綢(2019年10期)2019-01-09 07:04:26
“一帶一路”下陜西地域文化絲織品圖案設計
今傳媒(2018年7期)2018-09-27 06:50:16
望谟县| 高邮市| 洛隆县| 南部县| 保靖县| 南宫市| 山阳县| 阿鲁科尔沁旗| 河津市| 韶关市| 兴业县| 汉中市| 靖州| 西乡县| 浦北县| 都昌县| 扬中市| 湾仔区| 峨眉山市| 海淀区| 昂仁县| 偃师市| 集贤县| 易门县| 辽阳市| 林周县| 明水县| 礼泉县| 上杭县| 宜宾县| 甘孜| 永嘉县| 始兴县| 黔西县| 温泉县| 常熟市| 太和县| 南陵县| 济宁市| 宜都市| 孟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