枚 立
日期:2012年1月8日
地點:蘇州工藝美術職業(yè)技術學院美術館
時間:13:45—16:00
王稼句: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社的起始,應該從當時的“行會”開始,行會是“胚胎期”,后來國體改革,在行會的基礎上,成立了年畫社。所以,年畫社做志要放到社會背景中去做。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社的正式成立,是做志的歷史時限,從正式成立到截止時間要研究定奪,并與蘇州市史志相聯通。
志一般不說事,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社的社志可以將“事”相聯,與“非遺”相聯。修志一定牽涉到人,以前說“生不立志”,在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社的社志修編中,也要界定“過去”的人與“現在”的人的位置。
在編撰計劃中,已經把訪談——口述歷史——“活史”作為一個內容,這是一個很好的設想,通過訪談還原史實。在訪談中,主題要設計得當,技藝、社會體制、人物、變遷、風物都要有細致的敘述和發(fā)掘。我記得蘇州桃花塢在1960—1961年期間,是有一些錄音的,如果能找到,可收入光盤,應是極其珍貴的資料。
現在做桃花塢的史料,從保護與繼承來說都是“恰逢其時”的好事,如果把正史、口述、影像等整合在一起,就開拓了修志的一條新路,有望能獲得編志的獎項。
王祖德: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社的歷史是一部曲折與艱難的歷史。我親歷了這段歷史,最早從廖家巷口開始,只有三戶人家,兩上兩下,后來搬到閶門城門口,只有三個門面,再后來又搬到藝圃……1962年是蘇州桃花塢的全盛期,后來一直顛簸起伏。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社最遭罪的是上世紀七十年代,人員遣散,各奔東西,三雕并一雕:玉雕、漆雕、木雕(版畫)合并。一直到歸入工藝美院,才安定下來。我們開始進入穩(wěn)定的狀態(tài),開始有計劃地做了一系列工作。我主持了新傳人班的教學工作。現在成立桃花塢社友會,對老人馬、老史料做進一步的采訪整理,再出版社志,真正感到是在做深入的工作,是對歷史負責、對中國非物質文化遺存負責的好事。我要投入精力來做社友會的事,和大家一起擔當起歷史的責任。
1995年參加新加坡春到河畔迎新年活動
桃花塢舊址
桃花塢舊址
桃花塢木刻年畫社搬入桃花塢大街196號
桃花塢舊址
周新月:我父親當時在“對私改造辦公室”工作,看到了桃花塢的年畫版子,想給蘇州博物館,博物館不要,后來劃撥給了揚州廣陵。為追憶此事,我父親寫過一個短篇。
年畫是民藝,缺史料記載,現在可以做口述記載和各種探究收集。我曾看到鄭振鐸在版畫史中有記載,對了解桃花塢年畫當時的價格有參考價值,當時“15文可買兩張年畫”,等于吃碗澆頭面。而在蘇州評彈中有唱詞“10塊瓦片5塊磚”,評彈唱詞在蘇州電臺有錄音,可作尋訪。我說這個片段是想說明在史料的收集中,要旁證互通,需要有專業(yè)的人員,需要有對蘇州歷史文化有深度研究的人員來參與。
還有,康熙、乾隆的桃花塢年畫與蘇州刻書一定有關系,當時版畫與刻書的資料我已找到,明代萬歷年間,民間文化繁盛,刻書與刻畫的關系值得研究,會發(fā)掘出許多有價值的東西。
凌君武:我現在負責蘇州桃花塢博物館的工作,對桃花塢的史實很關注,我曾從版畫的角度,有緣在蘇州工藝美院的學報創(chuàng)刊號上發(fā)表過關于桃花塢的文章,我覺得蘇州桃花塢年畫在中國版畫史上有重要地位,年畫有很悠久的歷史,它在城市里與市民、文人有特殊的聯系,不同于“民間”版畫的體系。如與楊柳青年畫比較,能清楚地看出這種區(qū)分。桃花塢年畫的這種特點與它的精致,與它的開放,與它刻印工藝的改良有關。
我們以前曾片面地從創(chuàng)作版畫的需求出發(fā),要推翻一些老東西,現在看起來是需要繼承的東西更多,是要在原有起點上走得更遠。
借此機會,我代表蘇州桃花塢博物館非常感謝蘇州工藝美院為蘇州桃花塢年畫培養(yǎng)了新的傳人,這些新傳人在蘇州桃花塢年畫的傳承發(fā)展上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
2004.6.23桃花塢新聞發(fā)布會
2005“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全國研討會
2006年馮驥才訪問我院
2006年南通大學代表來院參觀調研(桃花塢年畫工作室)
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進高校展之天津美術學院
張朋川:蘇州桃花塢年畫要修志,我覺得修志的“上限”與“下限”要設好。這樣做起來就比較清晰。還應該有一個框架,可分為文字志、圖像志、人物志、工藝志,加上影像、文本就會有一個很齊全的、很有特色的史料集出來。
對于工藝上的技藝傳承要細化,有些技法要認真研究,從工具的打造、復制做起,從以前的印制工藝看,好像在色料中要加漿糊,還有套版的定位方法,每個重要細節(jié)盡量完整地存留下來,很具體,很關鍵。工藝、工具細節(jié)要記載錄入,就體現了文化,體現了特色。
對于開發(fā)蘇州桃花塢新品,可以有三個方向:
1、原本的好東西,高精尖的,我記得有《三百六十行》的圖,就可以改造做高精尖的產品,少做或不做泛泛的東西。
2、將蘇州桃花塢的元素進行創(chuàng)新,工藝美院已經作了很好的探索,已經取得了成果。
3、利用蘇州桃花塢元素,再進行力度大的創(chuàng)新,與世界的流行趨勢相接,讓大家喜聞樂見,不能老三篇。我收集到一些德國的浮雕、木雕,就比我們現在的東西要好,他們關注人們的需要。所以要關注市場,關注人們的生活與心理需求,才能做好新品的開發(fā)與創(chuàng)新。
褚銘:60年代初,蘇州文化局曾組織實施三省年畫調研,是對蘇州桃花塢年畫的熱銷地區(qū)進行的調研,一定會有調查報告。我記得段東戰(zhàn)、楊云青、陳德奎等都參與了,還有其他人也參與的,現在可抓緊時間進行訪問,收集珍貴的資料。還有要重點采訪凌虛老先生,他肯定有記錄。我記得連續(xù)出去過幾次,每次十幾天,內容豐實,是一個很值得研究的案例。
賀野也要重點采訪,1950—1951年,他組織了紀念太平天國100周年的創(chuàng)作活動。1956—1957年,又組織新年畫創(chuàng)作,吳木特地創(chuàng)作了“慶豐收”的年畫稿,都是十分珍貴的史料。
我是1963年初到蘇州桃花塢年畫社的,一共有7年,也先后創(chuàng)作過5、6件作品。
周偉明:從畫的角度講,當時在創(chuàng)作中有的吸納桃花塢因素多,有的吸收少。但總體上都在或多或少地繼承了桃花塢的傳統(tǒng)。在改古版、翻刻古版的過程中,會有一些變異。一些畫家描稿,會修改原有的畫稿,有的就過分一點,直接把自己的習慣放進去,最典型的就是把原有畫稿的手指按照自己的愛好改成“蘭花指”,是翻刻古版時很容易出現的情況。我們在繼續(xù)翻刻的時候,要注意這個分寸,力求原汁原味。
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進高校展之南京藝術學院
蘇州市副市長朱永新陪同江蘇省副省長金中青參觀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社
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進高校展之四川美術學院
天津美術學院南北年畫研討會
金中青副省長在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社與藝人進行交流
桃花塢木刻年畫社新址落成典禮
朱年:蘇州桃花塢年畫,我是十分關注的。我曾經做過一個課題,是“吳文化與現代化”的題目,當時我選定了蘇州桃花塢。當我到桃花塢做調研時,深感到“曾經的輝煌,現今的困境”。我曾經做過一個政協(xié)提案,對桃花塢年畫的生存發(fā)展提出了對策。后來,在蘇州科技局又做了一個課題,都是針對桃花塢的。
我的這些課題、提案都圍繞一個主題,就是進一步加大對桃花塢的保護力度,呼吁籌建“年畫院”,讓桃花塢走入文化市場,進入蘇州高校,進入課程;開發(fā)旅游產品,重塑品牌,配合聲光電,重新陳列設計;搜集歌謠、寓言、口彩、吉語,出版民俗的系列畫冊等等。
現在要修社志,確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它的內容要簡潔、明了;裝飾性的語言盡量不用,主要是淵源、沿革、體制、架構、生產經營、技術人才、文化內容、發(fā)展規(guī)劃,志的形式要創(chuàng)新,值得大家一起探索和開發(fā)。社會化成果的推廣要進入高端的層面,要進行全國的展示與宣傳,打出市場,形成自我發(fā)展與良性循環(huán)的造血機制。
顧志軍:我一直在蘇州桃花塢年畫的崗位上沒有轉移。這么多年,我有這么一個體會:桃花塢是版畫,是中國版畫的祖宗,但我們美術界或院?,F在學習的版畫學科的卻認為版畫是從西方傳來的,這是一個很有探討意思的課題。
我與桃花塢結緣這么多年,感覺桃花塢的傳承要姓“版”,要從版畫的角度而不能僅局限于工藝美術的范疇來研究。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講,藝術是桃花塢的“魂”,要為以后怎么走尋找新路,工藝美院要探出一條路來。
房志達:桃花塢從解放到現在,出了好多書,但是整個寫蘇州桃花塢年畫歷史的書中看不到桃花塢年畫社的書。如果我們不出這本社志,就對不起蘇州桃花塢的前輩與功臣。出這本社志,目的就是要看看這一段歷史,透過歷史來再看今天。以前我們刻過的陳老蓮水滸葉子,如果不寫社志,可能就沒有人知道了。所以要留下東西,留下給后人有用的東西。我想說的是,新傳人要珍惜和看清歷史,為蘇州桃花塢年畫做點好的作品出來,要做貢獻,不要混日子,不要轉業(yè)。
錢錦華:我在桃花塢工作的時間不算短,從1987年開始到桃花塢,與桃花塢的關系,經歷了從不感興趣到稍感興趣,再到很感興趣?;叵氘敵酰覀儺敃r是沒人沒錢沒市場,來蘇州工藝美院以后,得到了學院的大力支撐和全面的保護,繼承創(chuàng)新已有很大的起色。首先是人,在人才的培養(yǎng)上,學院一屆接一屆培養(yǎng)了許多新傳人,解決了傳承中最關鍵的問題。現在成立社友會,再修社志,確實是實實在在而功德無量的好事。
周清:從02年開始,由王祖德主持做了傳人培養(yǎng),后來又做了很多衍生產品的研發(fā)和開拓。我們還與法國合作,做了桃花塢的主題教學,并形成了相對成熟的教法與學法。后來又延續(xù)到首飾裝飾等產品,從而成立了相關的專業(yè)方向。
華黎靜:我是最新的桃花塢人,所以確實要竭盡全力地為蘇州桃花塢做事。因為一件好事要好好來做,并且要花精力來做,才能做好。蘇州桃花塢年畫要真正做到與社會期待的水準還有很大的差距,希望社會各界要繼續(xù)支撐我們,支持我們,使我們做得更好。
張仃
第一屆年畫傳承班
傳人培養(yǎng)
傳人培養(yǎng)
戲出桃塢——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精品展